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思考

2022-05-30郭传礼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

郭传礼

摘   要: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为落实双减政策,保证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切入,探索作业的分层设计的有效途径。从分层作业概述,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依据及其策略等几个角度展开讨论,认为分层作业设计能够更好地契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初中物理作业;作业分层设计;双减

前言

物理研究物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多样的体现。所以,学好物理知识需要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要充分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往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主要瞄准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对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帮助不大,而且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分层作业则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匹配,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较好地完成作业来提高他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感受到的作业压力也会明显减轻,值得认真研究。

1  分层作业概述

所谓“分层作业”,就是为学生设计和分配不同层次的作业。在作业的分层设计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内容的兴趣,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初中是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初期,可能在物理知识学习上的差异还不是非常明显,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1 ]。只要教师能够注意对学生观察和分析,必然有所发现。随后,教师就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分层作业的布置,摒弃传统的作业布置习惯。

按照以往的习惯,教师通常会选择给学生布置中等难度的作业,确保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属于一种折中选择。但是,对于部分能力不足的学生,中等难度仍然会让他们觉得作业太难,缺少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成长需要,家长在发现作业过于轻松后可能会选择课外辅导机构来促进学生的成长。这与双减政策的要求背道而驰,学生增加负担。分层作业的意义就在于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作业獲得应有的成长,学生建立信心,家长可以放心,负担能够下降。

2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

具体来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实际负担的降低和学生兴趣的提升。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分层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组织应用知识,在作业的设计下逐步前进,完成巩固与发展。对于物理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出现难题会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推动他们获得个性化的成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这些对自己的好处,而且都不会觉得作业难度过高或过低,学习兴趣更高了。

其次,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相对于其他同学难度更高的作业,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去解决,但他们能够意识到这是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教师认为自己的确能够有效完成这些作业;而能力较弱的学生,会发现教师并没有放弃自己,不是随便设计一份自己无法完成的作业,而是完全符合自己的能力层次,还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推动自己循序渐进地成长[ 2 ] 。这同样是一种巨大的激励。由此,作业带给学生的精神压力也会大为减轻。

3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依据

3.1  根据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需要依据。一般情况下,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出发,会将学生的能力等情况作为依据。但是,初中生刚刚进入系统化的物理知识学习,他们在物理课程上的能力差距可能还不是非常明显,有时其差距尚达不到需要对作业分层的程度。所以,教师还需要将教学内容作为重要的分层依据。比如一些难度较低,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能够较好理解的物理概念,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也就很难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分层。而根据教学内容,作业的难度就应该低一些,不要转弯抹角,太过复杂。

而且,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整体编排来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也是非常必要的。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可以发现初中物理教材上每一章的难度水平是不同的。当学生遇到困难的章节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给学生的作业难度太大,学生的思维容易受阻,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进而降低学习兴趣,感受到较大的压力[ 3 ] 。而且很可能当时全班同学都有类似的感受。这时就要从难度较低的作业切入,作业本身进行分层布置,引导学生逐步前进,更有利于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促进学生的发展。

3.2  根据学生情况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必然要将学生的情况作为基本依据。而在考虑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还可以分为一些不同的元素。比如,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提前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评估,然后在所用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因为如果作业需要学生花费很长时间完成,与双减政策的目的相悖,那么就说明这样的作业不适合学生的情况,要进行调整;反之,如果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完成,他们的负担固然降低了,但也可能说明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不够,所以也要重新加以审视和调整。

教师也可以首先通过布置有一定自由度的作业,先观察学生在面对同样难度的作业时是否能够全部完成,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然后再对作业进行调整,展开分层设计和布置。而除了时间因素之外,教师也可以出于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判断来设计分层作业。比如学生习惯于从理论的角度思考问题,忽视实践,那么作业中就要有更多的实践成分,可以布置家庭物理小实验;反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时常比较模糊,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多从现象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4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4.1  瞄准学生自主完成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首先,要瞄准学生自主完成。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自主完成并不等于独立完成。学生通过网络渠道互相交流,共同探索,同样属于自主完成,只要教师和家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问题的“标准答案”。如果为了降低作业负担而放开对学生的要求,不再追求学生的自主完成,作业就会沦为一种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业设计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得学生愿意去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依赖外界的直接帮助。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等光学知识时,对于平时比较擅长观察生活,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作业要尽可能从生活现象的角度切入,比如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利用了上述光学知识,产生了什么效果,然后再揭示问题。这样他们可以更快进入状态,能够被作业内容所吸引,展开认真的思考,最终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作业并获得抽象概括能力的提升。反之,对于另外一些习惯于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但是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促进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生活,将理论知识的理解作为切入点。

4.2  瞄准学生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上,大部分教师所关注的是物理知识的传授,所以作业往往对学生核心素养成长的作用不大。但是,现在的教学工作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再加上双减政策的影响,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取得更大程度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以无限度加大学生的压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为代价[ 4 ] 。所以,分层作业除了要考虑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要,也要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多加考虑,要充分发挥出初中物理学科的特殊作用。

例如,在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时,科学思维素养较差的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质量的概念,但对于密度的理解则比较差,思维能力不足以将科学概念和他们头脑中构建起的直观想象很好地联系起来。为了满足学生在科学思维素养成长方面的需求,教师应该组织这部分学生回去之后利用不同的物体展开探究物质密度的科学小实验,然后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这些在微观层面上的状态,理解为什么看起来都是比较致密的事物,密度会有那么大的差异。有了亲身体验和直观素材,作业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会更有意义。

4.3  瞄准需要创新形式

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除了要在难度上有精心的准备之外,还要创新作业的形式。如上文的例子中,有的学生需要进行家庭物理小实验来实现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有的学生则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认识生活。这就是作业形式上的明显差异。而且,作业分层设计本身也可以创新形式。比如学生根据能力层次结组,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较低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己小组的作业后,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加入到其他的小组中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或者通过网络途径旁听其他小组完成作业的过程。

丰富的形式能够让初中物理分层作业体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因为学生参与到难度更高的作业中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他们也不会感到额外的作业负担,同时他们又能在这样的主动参与中得到能力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仍以上文提到的光学知识为例,学生在完成家庭实验探究并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认识之后,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入其他小组,跟着其他同学思考从理论角度出发,光学知识还有哪些应用价值,可能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在不同的作业形式中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4.4  瞄准实际客观评价

作为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评价应发挥作用,客观反映学生是否在分层作业设计下取得了应有的成长和进步。必须认识到,分层作业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让学生之间的差距一直保持下去,而是以更加适合所有学生的方式促进共同进步,拉近彼此距离。所以,能力层次较低的学生应该“小步快跑”,不能总是停留在基础的层次上。如果教师发现了这种徘徊不前的情况,那么即使学生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本层次的作业,也要在评价中点名,必要时应适当地批评学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为此,教师应该建立起动态化的作业评价模式。從动态的视角判断学生经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后,取得了哪些成长,是否已经能够完成难度更高的作业,以及他们实际上有没有主动选择去完成难度更高的作业。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就要同时考虑作业本身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 5 ] 。另外,教师还应该开放学生对作业和教师的评价,比如有的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更高难度的作业中是因为担心受到教师的批评,认为教师平时过于严厉,这种情况就应该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展现出来,教师要虚心听取并加以改正。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是可行的,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利于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推动学生的成长发展。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可行的分层作业布置策略,并在分层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创新,师生双方实现在作业分层基础上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健. 分层作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初中课程资源, 2019(8).

[2] 崔忠元.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方式初探[J]. 初中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2).

[3] 翁建锋. 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践探析[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4).

[4] 邵万斌.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21).

[5] 王赟. 初中物理布置作业优化策略的思考[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1).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物理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