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是完成“作业”的主体
2022-05-30陆永芬
陆永芬
案例中,嘉嘉的“作业”由于家长认为“很无聊,没意思”以及家长没有时间而没能完成。从案例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嘉嘉是个大班孩子,而且平时在班里各方面能力都是较为突出的,我认为,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合适的,那么嘉嘉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而无需依赖家长。
如果是我给孩子布置类似的“作业”,我一定会先在幼儿园里开展相关的活动,在孩子们积累了关于标志、方位等的认知经验之后,让孩子们和同伴一起玩藏宝游戏,一起交流和分享经验。如果孩子们在充分体验之后对藏宝游戏仍然兴趣浓厚,我会建议他们回家也去玩一玩。家里的环境和幼儿园是不一样的,孩子会非常有兴趣地把刚刚获得的经验运用在家庭这个场景中,此时,即便家长认为这个活动没意思,孩子们依然会饶有趣味地去探索和尝试,因为这是孩子们自己乐意做的,并不是教师单方面布置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家长说明在孩子完成“作业”时家长需要做怎样的辅助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班级微信群里是向家长说明“作业”要求,而不是给家长布置“作业”。
我认为,画藏宝图的“作业”既然是面向大班孩子的且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这项“作业”的完成并不怎么需要依赖家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与安全相关的问题上进行督促与提醒。比如,孩子如果突发奇想,要把“宝贝”藏到很高的地方或其他有一定危险性的地方,家长这时就需要起到监护作用。第二,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在藏宝图上做一些文字标注。第三,倾听孩子,与孩子分享游戏的快乐。由于是以孩子为主完成“作业”的,家长在陪伴和关注孩子时也可以兼顾自己的事,而且,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爷爷奶奶,甚至是哥哥姐姐,都可以承担这一辅助的职责。
教师在得知嘉嘉没有完成“作业”时,应该问问嘉嘉的想法:你对这个活动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去完成?如果嘉嘉自己很愿意去完成,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嘉嘉想一想:完成这项“作业”有没有什么困难?这项“作业”中哪些是可以自主完成的,哪些需要家人的幫助?还可以鼓励嘉嘉去问一问同伴是如何完成的。
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对“作业”进行反馈,比如,把孩子们在集体中的分享和交流以及孩子的感受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作业”的重视,也看到孩子在这个活动中获得的发展。我想,这也是让家长乐意继续参与家园共育的动力,因为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尊重,并且从孩子的发展上获得了回报。
(本栏目本期图片由江苏南京市世纪星幼儿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