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手
2022-05-30张书辰
张书辰
升入中班后,我们班孩子喜欢在螺母区游戏。我在观察和支持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言行,逐步学会放手。下面是发生在螺母区的几个小故事。
烧烤店
开学初,我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到螺母区玩,十分期待他们能用各种孔板、螺母、螺栓等搭建出精彩的作品。孩子们很快投入游戏。没过多久,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卖羊肉串咯!”我循声望去,只见七七和航航蹲在一堆螺栓中间,大声地吆喝着:“大家快来我们的烧烤店买羊肉串!”他们的吆喝声吸引了许多小伙伴,孩子们纷纷跑去买“羊肉串”。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本专注地玩搭建游戏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转移注意了呢?我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
正在组装消防车的优优,一看材料筐里没有螺栓了,就跑到“烧烤店”拿了四个螺栓,他正要往回走时,航航马上大喊道:“喂,你干嘛?这是我们的!”优优便走过来跟我说:“老师,他们把螺栓都拿光了,我们都没有了。”这时,我走到七七和航航身边,对他们说:“你们‘烧烤店囤货太多了,别的小朋友没有螺栓可用了。要知道,你们的‘羊肉串在优优那里可是宝贝,他要用螺栓来组装消防车呢!”听了我的话,七七和航航分了一些螺栓给优优,但接下来,我发现七七和航航的游戏热情没那么高涨了。
我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了反思,表面上,孩子们因为材料的分配出现了纷争,我为化解矛盾出面干预,但實际上,我的话是在告诉七七和航航:游戏是有高低之分的,用螺栓来组装消防车才是高级的游戏,开“烧烤店”则没有多大价值。现在想来,“烧烤店”的游戏体现了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意愿,还体现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其他孩子愿意放下别的游戏来买“羊肉串”,说明“烧烤店”游戏很受欢迎。可我的话让孩子们对自己的游戏行为产生了不自信,他们觉得教师不喜欢自己的游戏行为,从而降低了游戏热情。我的言行说明我与“放手游戏”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烧烤架
“烧烤店”游戏引发了很多孩子的共鸣,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参与游戏。这一天,我惊奇地发现萱萱和姗姗围坐在一个正方形的“炉子”边上,“炉子”里放着几串“羊肉串”,两人正一边摇头晃脑地唱歌,一边用手拨动着“羊肉串”。我凑近一看,这个炉子的搭建非常巧妙。我想起刚才姗姗搭建炉子的步骤,她先计划好搭建的方式和材料的数量,然后把计划记录在纸上,再按照计划进行搭建。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像姗姗那样游戏,有目的、有计划、有行动、有成果,我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游戏分享时,姗姗说:“今天,我和萱萱一起卖‘羊肉串,我很开心,因为有很多小朋友来买‘羊肉串。”萱萱说:“今天我们的‘羊肉串全部卖完了!”萱萱的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其他孩子的呼应声:“我买了‘羊肉串!”这时,我特意指了指大屏幕上姗姗搭建的“烧烤架”照片,说:“你们今天生意这么好,一定是做了很多准备吧?”姗姗点点头,说道:“我做了一个炉子,然后和萱萱一起做了很多‘羊肉串,放在炉子上烤。”我马上接过话,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姗姗是怎么搭建炉子的。”于是,我给大家播放了姗姗搭炉子的视频。
本来我以为第二天游戏时,孩子们会像姗姗一样做计划、搭炉子。结果没有一个孩子像姗姗那样做。孩子们觉得通过买卖游戏与同伴互动最好玩,可我却想要把姗姗搭建炉子的经验推广给他们;烤“羊肉串”、买卖“羊肉串”的视频内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可我却略过了这一内容,直接播放了姗姗搭建炉子的视频。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想控制孩子的游戏。
小蛋糕
时间过得很快,我班孩子在螺母区玩将近一个月了。在这近一个月里,我每天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反思自己的言行,逐渐学会以接纳、欣赏的态度观察、支持幼儿的游戏。这一天,珂珂和妍妍清脆的笑声把我吸引了过去。我看到珂珂正专注地把螺栓一个一个往圆板的孔里插,并笑着说:“这是生日蛋糕!”妍妍迅速站了起来,说:“还需要在上面加一点东西!”说着便跑到材料筐旁拿了两个螺母回来,把其中一个给了珂珂。妍妍拿着螺母在“蛋糕”上左敲敲右敲敲,还哼起了歌:“啦啦啦……”珂珂也学着妍妍的样子在“蛋糕”上加料。突然,珂珂问妍妍:“你想吃巧克力蛋糕吗?”妍妍说:“巧克力我最喜欢了!”珂珂马上去操场边捡了一小块泥巴,放到了木板上,然后认真地用螺母敲、碾、压泥巴,“巧克力碎”做好了,接着她们就把它撒在“蛋糕”上,看上去诱人极了。
这时,同组的灿灿正在旁边搭建大吊车,他搭的大吊车非常精致。这次我没有请珂珂她们去欣赏灿灿搭建的大吊车,更没有让她们去玩搭建游戏,而是蹲在她们身边与她们聊起了做蛋糕的事。
在游戏分享环节,以往比较胆小、腼腆的珂珂自信地讲述了她与妍妍一起做蛋糕的过程,获得了很多小朋友的赞赏。没想到这次做蛋糕的游戏经历改变了珂珂,从此以后,珂珂越来越开朗、自信了。
在观察、支持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只有放手让孩子游戏,我们才能看到游戏中孩子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