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启发式教学 构建活力生物课堂

2022-05-30杨顺波

高考·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情境

杨顺波

摘 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综合性很强,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板块也较多,其中就有许多在人类生活当中常见的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细菌、真菌等。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主动探究。本文将结合实例从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生活实际、实验探究及创新思维出发,不断探究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情境;策略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教育模式之一,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中要遵循新课程改革,以及新高考改革对生物教学提出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他们营造适合的学习情境[1]。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打破传统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并增加师生互动频率,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下面笔者就从不同方面谈谈启发式教学在生物课堂应用的看法。

一、兴趣——巧用信息技术,激发探究欲望

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科探究存在较大难度,整体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探究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导致自身出现畏难情绪,因而影响学习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以“光合作用”教学为例,探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开展时,尝试将学生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可以具体感知,借此调动积极性。高中生物教师在与学生合作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操作时,要明确教学目的与进行这个实验的意义所在。可通过不同的方法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程度。考慮到这一实验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进行观察,整个周期有些漫长,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就可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视频,让学生在清楚实验过程后直接观看,加深对各个操作环节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就可以带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运用相关生物知识来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操作,对所学知识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实验操作更多是一些技术性的细节,无形中可以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为后续生物实验更深入地探究夯实基础,充分体现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在引导学生时,作为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课堂与生活的差距,在关键处讲解辅助,避免学科知识将生活问题复杂化,进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此外,实验操作的视频可制作成微课,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下载,方便其随时随地学习,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单单是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更多的是清楚展示教学细节,突出重点,给学生明确要点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其疑惑处或困难处提供及时的帮助,以确保教学顺畅进行。

二、情境——借助问题引导,调动探究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也会采用启发式教学,但常因局限于一个问题的思考、讨论,难以深入[2]。对此,就要从问题下手,优化设计,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从学生角度出发,契合教材,由此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在教学“酶”的知识点时,就可围绕日常生活引导,例如:“快到中午了,我们快吃午饭了,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饥饿?”学生随即表示“感觉到了饿”。这时,教师就可迅速切入:“这种饥饿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吃了早饭之后,这些食物会经过哪些途径?”对这一系列问题,就可先让学生联系经验自主思考,随后开展小组交流,合作解决。一番讨论之后,就可邀请小组代表汇报,将组内想法分享给其他学生。在这一环节当中就可以轻易地引出“酶”这一生物概念与它对人体消化食物的基本功能。随着认知的深入,问题也迎刃而解,人会产生饥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胃蛋白酶和胆汁在消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运用,能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平台,生物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阶梯性,要从简单到难并契合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使其能自主思考,有效提升。

三、生活——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探究效果

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灵动有趣的课堂要依托生活,给学生提供认知支架,让其在熟悉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快乐思考。基于这一目标,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系统并培养他们在学习期间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时,生物教师就可以拿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举例,将细胞比喻成扑克牌,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具化,帮助学生加强对要点的理解,通过这样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以此推动教学,达到预期效果[3]。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两副扑克牌按照相同花色进行配对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完成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就可在每一份牌中取出一份,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刚刚展示的扑克牌,其中每一副就可充当一套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就相当于复制了两副一模一样的扑克牌。至此,学生对这一内容有了具化的了解,逐渐拨开云雾,开始真正融入课堂。这时,就可适当提问:相同花色的牌就好比是有丝分裂中的什么?对此,学生联系经验思考,逐步得出结论:相同花色的牌在配对的过程中就好像两个姐妹染色体连接,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扑克牌就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这样一来,学生对整个分裂过程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对原本抽象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进而突破难点,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善。

生活化情境的开展不仅能促进启发式教学,强化师生间的互动,还能具化知识点,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可感,以此促进认知,使得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确保其有所收获。

四、实验——开展探究活动,培养探究能力

生物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验这一关键环节。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以实验为基础,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其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同时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在开展“检测蛋白质”实验时,就可借助实验辅助启发式教学,让实验成为课堂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深对要点的认知,以此强化巩固。这样一来,就能借助丰富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帮助其轻松巩固学科知识,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先给学生分组,挑选出组长,合理分配小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在试管中滴入2滴样品溶液,之后再加入1滴双缩脲试剂,待摇匀后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在这一操作基础上,就可让学生再次摇匀,随后观察试管中试剂颜色的变化。对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开展小组交流,围绕“试剂颜色的变化”展开思考,初步掌握实验规律。通过这一简单的实验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实验活动规律,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独立思考,都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动向,在关键处加强引导,让其能够积极思考,更好地融入集体,由此增强学习信心,逐渐产生学科探究兴趣。

有效的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借助实验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活跃氛围,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其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学习,获得完整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以此促进实验进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五、创新——丰富教学形式,发展探究思维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这一点,就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探究中获得能力突破,最终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内环境稳态”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其已有经验,就可先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思考平台,随后展开操作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按照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实验,在实践操作中积极与同学分享,就能促进思維发散、碰撞,无形中培养自身创造性思维。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在教室巡视,清楚记录下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指导,并让其自主思考解决,由此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在探究环节,还可借助问题链引导,让学生在持续思考中加深感悟,不断突破认知,实现思维能力的飞跃。在教学“多倍体育种”时,结合教材内容就可设计以下问题:1.秋水仙素为什么能让染色体加倍?2.无籽西瓜是通过哪几种植株的父本和母本形成的?对这两个问题,就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主解决,之后开展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分享交流中促进思维的发散。由此,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中就能潜移默化提高自身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以此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思考,更不能限制学生思考,要保护学生积极性,让其在师生、生生间有充分的交流空间,以此吸收到更全面的观点,逐步实现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科素养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突出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其有自由表达、充分探究的空间,以此实现探究思维的发展。

六、激发——搭建展示平台,彰显学生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就已经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命体不同的本质特征。人类的个性一般是在思想、品质与性格等方面与其他人没有丝毫共同之处,他们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方式就是极为具体的表现形式。而教育的本质便是唤醒学生潜在的个性,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发展。因此,激活学生的个性是构建活力课堂的重要方面。

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个性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这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得以彰显自己个性的机会。更详细地说,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内外学习资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并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生物教师需要为学生规划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与进行自主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给予表扬与激励,增加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不仅如此,课堂讨论作为教师授课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对生物知识的见解,但是生物课堂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有限,导致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话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进行思考与语言组织时也会产生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通过有限的学习资源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办法弥补这种不足,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的质疑精神,并为班内学生设置课堂自由演讲的教育模式。例如:学生在学习微生物相关知识时,生物教师会引入巴斯特的“肉汤腐败”这一实践性生物实验。肉汤煮沸后将其放置于密闭的环境下存放一年之久都不会发生变质,但是肉汤如果与外界空气进行接触,仅仅在一天后就会变质。根据这种现象的观察巴斯特推论得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便可以提出问题:“密封的熟食经过长时间的放置,难道就不会变质吗?”“如果密封的熟食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质,那么为什么生产商还要多此一举在包装袋上写上食品保质期呢?”“空气中的细菌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哪些细菌会影响肉汤变质?”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中产生疑问的地方。生物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课堂演讲,从知识或者是方法阐述等多方面出发,从思想与情感交流等方面展开探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让学生将生物课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同样,教师在该教学课题结束后,也可以结合课题中的相关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与之有所联系的课题内容,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展开相关主题的演讲。通过教师引入巴斯特这一实践性生物实验,可以引发学生根据自身认知和生活经验,对食物变质现象和原因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为学生提供上台演讲及分享的机会,在课堂上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和彰显学生个性,构建活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交流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并且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有机融合。要放下传统教师权威的架子,以更加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生物的课堂氛围,积极落实兴趣导学,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其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松领.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新智慧,2020(16):1.

[2]徐燕.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2):83,86.

[3]孟晓薇,赵亮,陈伟.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194-195.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