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模拟题引发的探索与反思
2022-05-30陆琴花
陆琴花
[摘 要]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若能结合班情、学情,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试题进行解题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模拟题;反思;图形翻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4-0007-03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近年的中考数学出现了不少创新试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几何图形试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从而使其发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掌握解题思路,提升解题能力。
一、题目呈现
如图1所示,在△[ABC]中,已知[∠ABC=90]°,且[AB=6],[BC=8],点[M],[N]分别在边[AB],[BC]上,沿着直线[MN]把△[ABC]折叠,点[B]落在点[P]处,如果[AP]∥[BC],且[AP=4],那么[BN=] 。
先来看看常见的解题步骤。如图2,连接[BP]交[MN]于[H],可知[BP]被[MN]垂直平分,得[BP=213],[BH=PH=13]。又[∠BNH=∠ABP], [sin∠BNH=sin∠ABP=APBP=4213=21313],在[Rt△BHN]中[BN=BHsin∠BNH=132]。
二、解法探索
这道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不敢说可以难倒一大片,但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丢分。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且在解题过程中对数学思维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我们分析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如果把△[ABC]沿直线[MN]折叠,点[B]落在点[P]处,那么很显然[MN]垂直平分[BP],欲在[Rt]△[BHN]中求[BN]的长,只需知道[sin∠BNH]即可。又因为[∠BNH=∠ABP],所以[sin∠BNH=sin∠ABP],得[BN=132]。当然也可以用△[BNH]∽△[PBA]对应边成比例[BNPB=BHAP]得到[BN]的长。
解法1:如图3,由[AP]平行且等于[12][BC],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延长[CP],[BA]交于点[K],连接[BP]交[MN]于[H],易得[CK=413]。又因为[∠PBN=∠BCP],所以[cos∠PBN=cos∠BCP],得[BN=132]。
解法2:如圖4,把△[ABC]沿直线[MN]折叠,得出[BN=PN]和[∠PBN=∠BPN],由[AP]∥[BC]得[∠PBN=∠APB],所以[∠BPN=∠APB],再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过[B]点作[BE⊥PN],垂足为[E],易得[EP=AP=4],[BE=AB=6]。根据勾股定理及方程思想设[BN=x],就能列出方程[62+x-42=x2],解得[x=132],即[BN=132]。
解法3:如图5,把[△ABC]沿直线[MN]折叠得出[BN=PN],将求[BN]的长转化为求[PN]的长,这样就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求解。过[N]作[NF⊥AP],垂足为[F],易得[AF=BN],[NF=AB=6],设[BN=x],则[PN=x],[PF=x-4],由此可列出方程[62+x-42=x2],解得[x=132],即[BN=132]。
解法4:把△[ABC]沿直线[MN]折叠,得出[∠MPN=∠B=90°],构造三角形,同解法3添加辅助线,过点[N]作[NF⊥AP],垂足为[F],得出[△MAP∽△PFN],于是[PNPM=NFAP],易得[PM=133],[NF=6],得[BN=132]。
在图形运动类问题中,图形翻折及其性质属于高频考点。从上述4种解法可以看出,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联想和类比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不管解题思路如何多元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图形翻折的性质,即所得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其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由此看来,这一类题的实质是几何计算中求线段长度问题。
三、例题设计
以翻折为背景的中考题并不少见,“图形变换置于三角形或四边形”为常见命题形式,目的是考查翻折性质、全等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性质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活动探究环节,既要让学生搞清楚图形翻折的本质,又要让学生理解数形之间的转化,这才是增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点。
(一)例题设计,看清图形翻折本质
图形翻折的本质有三点:①相互重合的点以折痕为对称轴,连接两重合点的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②相互重合的线段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对称线段;③相互重合的部分是全等的,也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针对这三点,九年级数学复习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
[例1]菱形[ABCD]的边长是1,且[∠B=45°],[AE]为[BC]边上的高,现在把[△ABE]沿[AE]翻折,请根据以上所给条件画图。
这种逆向思维的出题方式,别具一格。这虽说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题多解,但它又不同于以往。教师应围绕图形翻折的本质进行教学,以此为核心和目标,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解题万变不离其宗。通过这种训练,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数形结合,理解数形之间的转化
在复习教学中,要抓住翻折题型的数形转化,并且要指导学生以此为学习突破口,这其中的重点在于“数”和“形”。比如说轴对称、全等、相似形等都是“翻折”中“形”的变化;而线段之间、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则是“翻折”中“数”的变化,这其中的种种联系,就是“翻折”中的“数形转化”。针对这一点,笔者结合班情、学情设计例题。
[例2]矩形[ABCD]的边[AB=1],[AD=2],把矩形[ABCD]折叠,让折痕过点[B],且与边[AD]交于点[M],点[A]翻折到点[E],直线[ME]与边[BC]交于点[P]。(1)当点[M]和点[D]重合,请求出[PC]的长;(2)在求[PC]长度时,发现[MP=BP],随着折痕移动,这两线段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3)假设[AM=x],[PC=y],请写出[x]与[y]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定义域。
数形转化是翻折题型的“不变核心”,通过前面例子的一题多解,我们不难找到“数”与“形”之间的变化和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探索一题多解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的过程,教法不应死板,教师应该结合基本学情而设定,要以“趣”为引,“激情” 导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勤思考,多动脑”和“勤锻炼,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翻折题型的归纳总结,进一步了解了折痕对称轴,明确了线段相等重合,知道了什么是角相等重合、什么是三角形全等重合。通过线段的数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形比例方程及相似比等,完成数形转化,进行问题求解。
四、教学反思
不可否认,“一题多解”是数学学科的奇妙所在,尤其体现在几何教学的过程当中。在一般情况下,通过一题多解,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多元化”数学思维,更多的是学习兴趣及个人“满足感”的获得。从现实角度来看,当“知识”和“兴趣”只能选择某一方时,我们以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通常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兴趣”。由此得出教学反思:相较于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学生更倾向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取。
[例3]把[A4]纸张[ABCD],按照图6所示,依照顺序折叠,使点[A]、点[C]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得到菱形[BEDF],若[BC=6],那么[AB]的长是多少?
在此例教学中,教师若想尝试用“一题多解”的教法,就得多层面、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出设想。但是,“一题多解”应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这是要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的。一题多解的方法虽好,但并不代表一道题必须变着花样地给出多种解答方法才算好。如果片面地追求“唯多是好”,则很容易弄巧成拙,违背教学规律和基本学情,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解题时,可设[DC=x],通过题意得知[BD=2DC=2x],在直角三角形[BDC]中,[2x2-x2=62],解得[x=23]。
由此得出结论,“一题多解”的核心不应该脱离本质,就像例3,不能脱离“图形的折叠及性质”这个本质,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它的考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然后根据考点和难点,系统复习勾股定理和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继而把代数与几何融合学精学透。若有条件,且基本学情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一题多解。
总之,要使学生通过“多解”的过程,获得思维创造上的快乐、个人满足感以及强烈的数学自信心,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学习。
把一道题研究“精”、研究“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教学生把一道题研究“精”、研究“透”,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授人以渔”而不是只在表面下功夫,对于一个数学问题,要教会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不断“探索研究未知”,即通过发散思维善于联系、善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以此获得多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同时也要提倡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进行“我的发言”。要在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揭示知识“迁移”和“产生”的过程,继而引人入胜,使学生大胆尝试,这样才能使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让教师明白学生的见解,进而使教师更加了解学情,进一步给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建议和指导。
[ 参 考 文 獻 ]
[1] 吴宏波. 聚焦新旧知识 有效备战中考:以初三阶段的数学复习教学为例[J]. 学大世界(下旬),2021(6):92-93.
[2] 康雯,马佳.聚焦模型思想 发展核心素养:对中考压轴题“胡不归”模型的思考[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1(12):41-43.
[3] 吴晓红.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4] 罗雪芳.精讲精练,运用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方法[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04-105.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