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园之美(下)

2022-05-3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梆子藏戏豫剧

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片段欣赏

白天劳作之时,乡亲们通常是集中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就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那七仙女的“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悠扬、唱得够味。

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去。

夏夜纳凉之际,生产队的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和小凉床,来到村外菱荷飘香的塘边,不一会儿便自觉不自觉地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背上拍打,拍打蚊虫的同时,也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父辈们对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及其剧目非常熟悉,每每说起,总是津津有味,如临其境。

秋冬的夜晚,虽然人们很少聚集到塘边,但黄梅戏的声浪仍在村子的夜空中流淌。有笛声、二胡声、口琴声、手风琴声,不同的黄梅戏小段在庄子的上空久久环绕,你辨不清它发自哪一家、哪一户、哪一个方向,一时间形成了世界上仅有的乡村自发的黄梅戏交响曲。

……

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

(作者周代进,节选自《故乡的黄梅戏》)

豫 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是中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元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实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也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

●片段欣赏

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儿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

台上的老包唱得十二分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民国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典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

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荒村鄙邑”,夹杂在这些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

(作者王英琦,节选自《看社戏》)

秦 腔

秦腔,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

秦腔成形后,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

●片段欣赏

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

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隔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

直到有一次,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聲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得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

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了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作者陈忠实,节选自《我的秦腔记忆》)

藏 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的起源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有关。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片段欣赏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作者马晨明,节选自《藏戏》)

猜你喜欢

梆子藏戏豫剧
飞雪漫天
藏戏面具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