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早提倡“中外合资”
2022-05-30裘影萍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3期
早在100多年前,郑观应(1842-1922)就提出了“中外合资”的主张。郑观应不但是近代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也是爱国民族工商业家。他曾充当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在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商办粤汉铁路公司等担任高级职务,投资兴办了不少贸易、金融、航运、工矿等企业。其主要著作《盛世危言》,曾对中国思想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面对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划分“势力范围”的高潮,郑观应认为中国要御外侮只有奋发自强,而要自強就必须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在经营近代工商业的实践中,他提出了“中外合资”的主张。
面对当时企业由官办或官督商办所导致的种种弊端,郑观应大胆地提出了改官办或官督商办为商办的主张。早在福建船厂刚建成的时候,郑观应就看出了官办船厂的缺陷,于是他主张“改官造为商造”,具体地说就是“归轮船招商局与洋人合股承办”,郑观应在他的《盛世危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华洋合股”,这便是“中外合资”的最早提出。对于“华洋合股”的主权问题,郑观应曾多次讲“主权操之在我”。但在当时国力、财力落后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虽说郑观应提出的“华洋合办”在当时并没有成为现实,但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中波远洋航运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中国与波兰合资建立的远洋航运公司。1980年4月10日,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批准成立。首批被批准的中外合资企业还有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饭店、北京长城饭店、天津王朝葡萄酒公司等。(摘自《文史博览》 裘影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