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是何人
2022-05-30郑学富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3期
“牛人”一词古已有之,只是意思不同。周朝的“牛人”是一种官职。《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载:“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这里的“牛人”是朝廷掌管饲养国家之牛的官员。周朝之所以设置养牛的官员,是因为那时候牛在生产、交通、祭祀等方面占有主导地位。《礼记·王制第五》说:“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牢”指关养牛羊的栏圈。祭祀时并用牛、羊、豖三牲的叫做“大牢”(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只有天子大祀社稷時才能用牛牲,并且要求毛色纯正光泽,不得有病,不得逆毛,不得磕碰破皮,等等。
明代有的地方还称佃户为“牛人”。在李自成围攻开封时,曾参与守城的李光壂后来著有《守汴日志》,其中说:“齐承差家牛人王才,醉后向火,延烧草屋三间。”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续钞·牛人牛兵》中解释说:“汴人谓佃户为牛人。”
(摘自《文史博览》郑学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