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2022-05-30孙树楠
孙树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置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自然单元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学习任务群需要在多个自然单元中落实、推进。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涉及的自然单元有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必修下册第一、五、八单元。这样在每个自然单元中,该如何落实所对应的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目标呢?
一、建立标本联结,确定教学目标
要在自然单元中有效对接相关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进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必然要建立课程标准相关表述与教学文本学习要求之间的联结。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类属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师需要先梳理课标关于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获得以下的教学要点:一是立论方面,观点正确,态度明确,情感真实;二是论据方面,注意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证据能够支持相应的观点;三是方法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能做到表达恰当;四是思考的辩证性方面,能够对文本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进行多角度思考、多元解读;五是论辩品质方面,思路清晰有逻辑性,论辩时有理有据还要有风度、有礼貌;六是比较运用方面,对多个文本在论辩方面的异同进行适当的比较。
借助上述教学要点逐篇解读、分析单元安排学习课文(《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的教学价值,并综合此前相关单元学习要求,形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一是了解本单元课文涉及的文体(疏、书、赋、论)的功用、特点,学习单元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二是把握不同课文作者秉持的观点、主张,感受、学习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精神、品质与胸怀,助力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三是建构思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的知识体系,并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分析论证过程及所用论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四是学习本单元课文论说方法特点,写作议论文。
二、明确教学思路,设置学习项目
根据所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思路,选择哪些教学活动作为单元课文学习的推手。结合本单元课文自身特点,可以采用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三类学习活动贯穿单元教学过程,并充分利用班级微信公众号作为平台,推送与学习目标要求相关的文章,创设社会生活环境。
围绕学习任务群目标,教师为本单元设计的学习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一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本单元课文(《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论说文名篇的特点,学生自主學习,设计表格(栏目为“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厘清段落逻辑”)逐篇呈现初读课文的收获,并将这些收获发送到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分享与交流。二是深入学习,建构思辨类论说文的知识体系。深入学习包括逐篇细读和综合建构两个方面,在逐篇细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的学习积累,摘录文中的经典语句,编拟提纲体现文章的结构与论证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思辨类文章的知识体系。三是完善知识体系建构,迁移运用。让学生将自己建构的思辨类文本知识体系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分享与交流;讨论并形成思辨类文章的写作评价标准,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之后进入思辨类议论文写作,在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对照思辨类文本知识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互评互改;然后再将自己的写作定稿推送到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交流展示。四是拓展学习,总结提升。要求学生为班级微信公众号推送适合本单元拓展阅读的精品思辨类文章,并附自己的阅读体会或鉴赏文字;回顾涉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有关的多个单元内容的学习,总结这一任务群学习的方法、策略与收获。
三、指导实践活动,发展核心能力
在自然单元中对接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需要注意单元内不同课文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学习的抓手,也正是这些差异才体现出不同课文的学习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聚焦自然单元承接学习任务群的重点目标,又要善于在细化学习过程中将学习目标落实落细,这样才能真正在自然单元学习中发展学习任务群突出与强调的核心能力。
在进入自然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问题增加学生思考的力度,如学生梳理出四篇课文的初读收获和尝试建构思辨类文本知识体系后,让学生进行选择:你觉得哪篇课文更适合哪一部分的思辨类文本的知识?促进学生更深入地阅读文本,比较课文的思想主题、行文风格、表达艺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选择相应的材料做证据,使之能够言之成理,实际上这也是体现本单元学习目标的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补充推送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章,为有兴趣的学生选择阅读、讨论、交流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教师注意引导思辨性学习上有优势的学生在呈现学习收获中体现核心能力的发展,以助力其他学生同步发展。
总之,依托自然单元的课文学习,设计、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综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单元的学习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项目,指导实践活动,以真正发挥该学习任务群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