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乡土研学旅行设计
2022-05-30袁梦露颜伟刘明华牛继强崔越
袁梦露 颜伟 刘明华 牛继强 崔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实践育人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依托绿茶之乡——信阳市的茶文化乡土地理资源,为高中生设计开发了“淮南茶区,溢彩流香”研学旅行,以落实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高中;乡土研学旅行;信阳市;毛尖茶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3-0076-03
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信阳市是著名的绿茶之乡,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同时也造就了信阳毛尖茶的不凡品质。乡土资源作为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信阳市茶文化作为校外课程资源,设计以“淮南茶区,溢彩流香”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以期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升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做有益的探索。
一、信阳市茶文化资源背景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是我国秦岭—大别山—淮河一线上的一座文化古城,也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座城市。信阳市所处区域属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由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挤压碰撞,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主要岩体为变质岩和岩浆岩。信阳市茶叶产区均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区内多低山丘陵,森林密布,昼夜温差大,云雾常年弥漫于山间。该地区的土壤为酸性土,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以“五云两潭一寨”为核心产区的信阳毛尖这一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茶文化历史悠久。信阳人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发展至今,已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唐朝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将信阳归为淮南茶区。北宋时期苏东坡曾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貴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获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从1992年至2021年,信阳市已成功举办了29届茶文化节,有力地促进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信阳的知名度。如今茶产业已成为信阳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信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淮南茶区,溢彩流香”研学旅行设计
(一)设计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乡土地理教学高度重视,在高中地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3个模块中,均体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涵及要旨。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领略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目的。
(二)研学目标
本次研学旅行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种植茶树对当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引导学生珍惜资源,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观。
(三)路线规划
本次研学旅行的路线如下:信阳师范学院—信阳车云山茶场—信阳南湾湖—信阳市博物馆—信阳师范学院(见图1)。
(四)日程安排
8:00在信阳师范学院南湖酒店吃早餐,8:40在南湖酒店集合上车。
9:30在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沁香茶场实地考察信阳毛尖茶树的生长环境,开展采茶体验活动。
11:00集合上车,12:00在南湾湖风景区酒店吃午餐,随后在南湾湖风景区酒店午休。
13:30在南湾湖风景区酒店集合上车。
14:00在信阳市南湾湖茶岛了解信阳毛尖茶的特点及采摘、制作的工序,体验茶叶的揉捻、搓团、烘干等炒制工序。
15:20集合上车。
16:00参观信阳市博物馆,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感受豫楚毛尖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17:00集合上车,17:30到达信阳师范学院。专家针对本次研学旅行进行点评、答疑,学生分享本次研学旅行的收获、感悟,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五)教学内容
1.介绍研学旅行情况,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教学地点:前往信阳车云山茶场途中。
教师活动:说明本次研学旅行内容及时间安排,强调旅途中的安全、纪律问题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利用在手机上提前安装好的测量海拔、温度及湿度的软件(如GPS Status、实时温湿度计等),沿途观测并记录海拔及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认真听教师讲解,利用手机软件沿途观测并记录海拔及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沿途所测数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欣赏淮南茶区风光,探究茶园自然环境
教学地点:信阳车云山沁香茶场。
教师活动:讲解车云山自然地理环境,组织学生使用pH试纸测量茶场土壤酸碱度,引导学生结合所测海拔、温度、湿度及土壤酸碱度,分析适宜毛尖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带领学生观察岩浆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的酸性土壤质地,让学生了解三大类岩石特征,并对土壤进行样本采集;带领学生观察茶树特征,了解茶树的科属;组织学生跟随当地农户体验采茶过程。
学生活动:使用pH试纸测量茶场土壤酸碱度,根据教师讲解的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所测茶场相关数据[海拔高度680m、温度15℃、湿度75%及土壤酸碱度(略)],思考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地理条件并总结记录;认真观察茶场土壤质地及茶树特征,了解三大类岩石特征及茶树的科属,采集土壤样本;积极向农户学习如何采茶,体验采茶过程。
【设计意图】车云山境内群峰挺拔,常年云雾缭绕,是信阳毛尖茶的核心产区之一。通过对车云山茶场的实地考察,学生可近距离观察毛尖茶树的生长环境,从而了解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采茶体验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茶农们劳作的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德。
3.感受淮南茶区精粹,传承豫风楚韵文化
教学地点:信阳南湾湖茶岛。
教师活动:介绍茶岛旅游景点;带领学生观看茶叶的炒制过程,并让小组派代表体验茶叶的揉捻、搓团、烘干等炒制工序;带领学生欣赏茶艺表演,了解茶的礼仪文化、基础茶具及其正确使用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毛尖茶摄影大赛。
学生活动:了解茶岛旅游景点;认真观看茶叶的炒制过程,并积极参与体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茶道的基本知识、基础茶具及正确的泡茶步骤;积极参与摄影大赛,小组成员配合拍摄毛尖茶树。
【设计意图】学生置身于风景如画的茶岛,通过近距离观赏,能够进一步认识信阳毛尖茶的特点以及制茶的工序,感受北国江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亲身参与传统茶文化的体验、展示与互动观赏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喝茶的基本礼仪,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深刻体会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4.了解信阳毛尖茶的历史,领略北国江南风采
教学地点:信阳市博物馆。
教师活动:讲解信阳毛尖茶的历史背景,组织学生观赏博物馆内“茶韵天香”展厅,带领学生了解传统制茶工艺流程。
学生活动:认真听取并记录毛尖茶的历史背景,欣赏博物馆内“茶韵天香”展厅所展示的内容并拍照记录,了解传统制茶工艺流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参观信阳市博物馆,能够了解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及茶叶的采摘、晾晒、杀青、揉捻等传统制茶工艺流程。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学生可感受信阳毛尖茶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从而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爱祖國、爱家乡的情怀。
5.分享研学旅行收获,不断提升自我素养
教学地点:信阳师范学院。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享本次研学旅行的收获与感悟,并指出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系统讲解适宜信阳毛尖茶生长的自然条件及信阳毛尖茶的发展历史,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组织学生对所拍摄的毛尖茶的照片进行评选;说明研学旅行报告的内容及撰写要求。
学生活动:积极踊跃分享本次研学旅行的收获和感悟;认真倾听并记录专家学者和教师的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拍摄的照片,公平公正地进行评选;课下认真完成研学旅行报告。
【设计意图】“感知体验”为本次研学旅行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研讨和探究,让学生在展示研学成果并分享收获与感悟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和知识的迁移运用,最终促使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改进学习方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托具体的真实情境去培养,但在当前的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缺少带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感知学习的机会。研学旅行承袭了我国传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能够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乡土文化的亲近感,调动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探究热情。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是各类中学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乡土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和依恋的地方,其距离近、内容熟、情感亲,已经成为地理教育课程研发的新方向。
本文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出发,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挖掘信阳市乡土素材中的地理内容,设计了“淮南茶区,溢彩流香”研学旅行活动,以期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加深学生对信阳市特色茶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并能够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奎,郭鹏,徐权,等.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15):112-114.
[2] 苏燕萍,郭国金.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地理教学,2020(1):46-47,26.
[3] 杨秋萍,叶茂.历史文化类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以新疆鄯善县吐峪沟村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0):79-81.
[4] 柴玲.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下的中学生乡土研学旅行线路设计: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0(5):83-87.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0-JSJYZD-028);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HNYJS2020JD14);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9GGJS-07)。
[通信作者]颜伟,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电子邮箱:yanwei.jw@x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