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2-05-30彭云峰
彭云峰
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通过说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价值,深入了解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现状,分析导致学生创新意识较差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有效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对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以便在其步入社会以后,能够更快适应,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化学的实验性特征非常明显,学生通过学习和操作不同的实验,结合一些现象,便于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并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价值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认知与自学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具体进行化学知识学习时,学生拥有个人的想法与观点,为此,教师应該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令其形成科学的学习理念,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借助此项教学举措,能够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对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可谓非常有益。
(二)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激发,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太过固定、死板,不够灵活,显然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规定,不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受到时代进步的影响,改进与优化教学方案十分关键,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1]。
二、导致学生创新意识较差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思维惰性现象明显
由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个性非常突出,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面对此种状况,加大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十分关键。然而,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进行时,依然将教师作为主导,并且忽视了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没有训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思维惰性,无法系统分析和探究相关问题,影响既定教学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信息处理方面能力较弱
一般而言,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在学习相关化学知识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信息处理能力较弱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学生主要以应付考试为主,只会重点学习并掌握主要的知识点,然而,缺少系统化的学习与研究,学生在具体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真正亲自操作化学实验设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妨碍其思维的发展,也降低了实际的学习效率,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2]。
(三)深受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
传统高中化学教学进行的过程当中,均为教师进行主导,没有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当进行化学知识讲授时,教师只会围绕教材当中的内容,为学生进行详细解析。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却呈现出太过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给予其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实际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说明个人的观点与想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和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注点仅为考试的成绩,以教会学生正确解答方法为主,却没有使其思维得到锻炼。除此之外,学生的课堂与课余时间均以做题目为主,造成学生难有时间探究与分析一些更感兴趣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畏惧教师权威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其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性更加显著,很多学生对此十分畏惧,不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难以表达出个人的看法。长此以往,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做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严重影响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工作开展,降低了整体的教学工作效率与成效。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时,基于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需要教师从改变教学手段与方式入手,体现出教学工作的创新性优势,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科学运用各种教学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借助此项教学措施,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与学习机会,激发出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主动、积极学习,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非常有益。与此同时,也达到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整体效率得以提升,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感受,为其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比如,教师为学生讲授人教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课程内容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第一,为学生创设出以下教学情境:“大家知道把空气变成粮食的人吗?谁知道那个人是谁?其采用了何种原理实现的呢?”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到氮气方面的知识。第二,为学生设计出如下相关问题,引发其深入进行思考:(1)大家谁还知道氮气其他的用途呢?(2)以前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时,涉及酸雨,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形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呢?(3)氮的氧化物便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是汽车尾气大量排放、硝酸厂排放的废气所导致。谁能谈谈二氧化氮的危害有哪些呢?(4)如何进行防治呢?然后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第三,教师最后进行教学总结如下:进行防治时,一方面,可以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速度,并且优化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另一方面,改进与优化煤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利用此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了解到此种气体属于无色无味类别的气体,并且在空气中占据大多数体积,不但难溶于水,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化学反应以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作为基础。把空气变为粮食,通过运用氮气反应,有效合成氨。并且掌握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学会进行防治,真正做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使其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活动
通常情况下,因为化学课程的实验性特征非常显著,所以,具体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时,需要为学生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活动,以便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从当前的情况而言,很多学校的化学实验开展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场地和设备,造成学生无法完成既定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学习的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局限。所以,基于改变此种情况的目的,有关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具体的状况,为学生设计出各种类型的实验活动。在此过程当中,一方面,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参与,并且实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观看化学实验现象以后,可以深入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比如,教师为学生讲授人教版高中化学“喷泉实验”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知道氨极易溶于水,结合此性质,可以设计成如下有趣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教师选择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关实验仪器,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喷泉实验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内充满氨气,使用带有玻璃管、胶头滴管的橡胶塞子塞紧瓶口。然后倒置烧瓶,让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内。接着打开弹簧夹,挤压胶頭滴管,使水进入烧瓶中。随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时描述看到的现象,并且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准确描述现象:在烧杯中的溶液从玻璃管进入烧杯,形成喷泉,瓶内的液体呈红色。并得出结论: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问题作业:氨有哪些用途呢?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准确回答,并且最终明确如下几方面用途:(1)氨属于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硝酸的重要原料;(2)液氨能够当作制冷剂。可见,经过以上的学习与分析,能够开动学生的脑筋,深入思考并联想,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灵活掌握和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现阶段,得益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使教学手段与学习方法的数量均不断增多。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而言,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成效的目的,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形式,以便充分发挥出其良好的功效和作用。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真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师为学生讲授人教版高中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金属材料,所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xx家正在准备装修窗户,能使用的材料包括木材、钢铁,以及铝合金等,请大家调查各种材料性能、价格以及利弊情况,然后进行分析,选出最适合的材料,并且说明理由。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其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提示:选材应该参考用途、外观、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水对选材的作用、耐腐蚀性等化学性质、价格,以及维修难度等。与此同时,要求学生针对是否会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问题,结合搜集到的材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合金的特征与性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入了解各种金属材料的用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习信心。
(四)将化学思想融入教学中
为了使高中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有关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将化学思维培养引入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促使学生的思维逻辑变得更加科学、严谨。换言之,在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较为牢固的前提下,更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相应的创意意识,引导并帮助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有关教师应该融入化学思想,并且借助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能够深入明确化学反应的具体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鉴于高中化学教材当中包含的知识点十分繁多,学生如何合理应用变得十分困难,可谓一项挑战。如此,有助于使学生高效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学会处理一些实际的问题。
比如,教师为学生讲授人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以,只有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才能有利于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人体衰老的图片和视频:当人体细胞遭受攻击以后,如同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锈一样,此过程称之为氧化。生命衰老与病变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氧化速度超过还原速度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反应的本质可以看作化合价的变化,出现电子转移的现象。当提升氧化价态以后,发生的反应便属于氧化反应。当氧化价态下降以后,发生的反应便属于还原反应。使学生接触并学习化学反应,掌握其共性特征,接着归纳出置换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结论,深究其原因,由于出现了金属元素的价差变化情况。而复分解反应均非氧化还原反应。存在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对一类反应价态变化的掌握之后,能够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最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人认为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其创新意识,学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而言,应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规定,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明确当前教学工作的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入全新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发散其思维,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同时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增强个人的实践技能,真正引导学生做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饶永祥.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高考,2021(26):103-104.
[2]闫丽霞.从灌溉式教学到自主创新的转变: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8(55):175.
[3]叶春燕.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8(5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