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叙事视角下的建筑遗产再生

2022-05-30王长庆王绍森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再生叙事改造

王长庆 王绍森

摘要:场所,是在一定长度的时间作用下,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精神感受的特定物质空间。场所叙事,就是将场所营造作为叙事重点,通过场所构建来传递可理解的有价值信息。其基本模式是建立起可识别、有“距离”的“记忆点”,并重点提升“互动频率”,强化“情感激发”。在这一视角下,建筑遗产再生可以采用“传承·融入”“巧借·向新”等策略,达到唤醒历史内涵、提升空间活力的效果。

关键词:场所;叙事;建筑遗产;再生;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22)05-0032-09 收稿日期:2022-04-10

作者简介:王长庆,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博士研究生。

王绍森,通讯作者,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581,52078444)。

场所叙事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陆邵明2012年发表的论文《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作者将场所叙事定义为:“运用叙事的媒介、手段与策略,借助场所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与载体,将城市空间的文脉信息(历史记忆、社会文化等)及其语境呈现出来,从而使得隐形的、片段的城市文化信息较为直观、完整地凸显出来,进而建构使用者与城市场所之间的根植关系。”这一研究和提法较有启发性、开创性,并被许多学者沿用到了建筑改造、城市历史地段更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特色小镇规划以及民宿设计等领域之中。但关于场所叙事始终缺乏较为简明的阐述、分析,其基本策略主要围绕遗存保留、场景塑造、形式植入等设计手法,并未与“叙事”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尝试围绕“建筑遗产再生”,重新探讨场所叙事的基本概念、思维及策略,力求将这一理论和方法做进一步完善。

1 场所叙事概念阐析

1.1 场所

场所是在一定长度的时间作用下,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精神感受的特定物质空间。场所由两个方面的要素组成,一方面是物质,另一方面是精神。物质要素包括场所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精神要素则包括场所相关的人物生活和情感经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场所中的物质要素又可以分解为色彩、材质、触感,包括温度、光线、声音等,而精神要素又可以引申至历史文化、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整体人格等。

在物质层面,场所由空间和路径组成。通常来说,场所由多个空间、多条路径交织串联组成,是一种整体的氛围和场域。单一的空间也可以被称之为场所,因为即使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之中,人的行为通常也是多樣的,并且伴随确定抑或不确定的路径。在精神层面,场所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给使用者以精神感受。好的场所必须能够与使用者之间产生足够高频的良性互动,为使用者留下美好的感受、经历与回忆,方可形成正向的“场所精神”。

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4)在《城市意象》中提出了城市设计五要素理论:标志(landmark)、节点(node)、道路(path)、边界(edge)和区域(district),它们都与场所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甚至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标志,常常是场所中最为关键的“形象代言”,是场所在使用者记忆中的“关键锚点”。节点和道路则往往是使用者与场所进行互动的“抓手”和“渠道”,也是构成方向感的重要组成。边界和区域是划定场所范围的“线条”与“面块”,任何场所都有其范围,并且可以在不同视野和维度下变换尺度和层级。

1.2 场所叙事

场所叙事就是将场所营造作为叙事重点,通过场所构建来传递可理解的有价值信息。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叙事、任何设计都会营造一定的场所。但并非所有的场所营造都能够为听者、使用者所理解,传递出对听者、使用者来说足够有价值的信息。甚至许多叙事和设计并不重视场所的营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场所缺失”,其后果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得叙事如“空中楼阁”,缺乏根基与土壤,对于听者来说不知从何处开始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使得设计“广泛趋同”,在不同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却显现出大同小异、毫无特色的面貌。既然场所由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者构成。那么,场所叙事就需要抓住两个重点——物质与精神。

在物质层面,必须着眼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时代特征与地理方位,从地点所在的自然环境与周边的人工环境入手,寻找能够建立起特色的“记忆点”。所谓记忆点,一来要能够为听者所识别,哪怕听者不能完全准确、清楚地加以解析,也要能够大致感觉到记忆点的存在,此为“可识别”;二来要能够与听者所司空见惯的物质要素尽可能拉开“距离”,让听者“耳目一新”,此为“新鲜感”。值得一提的是,记忆点不需要过多,否则即变成要素的堆砌,容易产生信息过载,影响叙事主线的推进,也容易让听者产生抗拒、畏惧之感和过于沉重的“理解压力”。新鲜感也无需“石破天惊”,甚至可以是听者曾经见到过、了解过的,但必须与听者所身处的日常生活有较大距离,否则很难吸引听者主动靠近。

在精神层面,必须重点考虑“互动频率”和“情感激发”。每个人都需要在与人或物的互动中找到自我存在的证据,因此,如果场所叙事有较强互动性,就能够更快地与使用者建立情感上的连接。如果场所叙事不方便与使用者或听者互动(比如电影、戏剧),那么场所就必须尽可能高频地与叙事中的人物产生互动。因为好的叙事是可以让听者产生代入感的,当听者将自己代入叙事中的人物时,场所与人物的互动就变成了场所与听者之间的互动,同样可以快速建立情感连接。

2 建筑遗产再生中的场所叙事思维

对于建筑遗产再生而言,“记忆点”可以是原本已经存在的“标志物”“节点”,也可以是后期改造过程中自然出现的“路径”“边界”“区域”。

正是因为破败、废弃后的建筑遗产难以和使用者、参观者再继续进行“高频互动”和“情感激发”,其路径、边界、区域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吸引力。但其标志物和节点依然可以使人们联想起那一段历史和岁月。那段岁月与当下相比已经“时过境迁”,其中的“距离”刚好是形成“记忆点”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于曾身处其中的老一辈人来说,这些标志物和节点具有“可识别”性;但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如果不了解相关历史、事件,也未曾在影像资料中见到过类似场景,则难以识别。

因此,建筑遗产再生一方面需要保存好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历史事件的节点、标志物,另一方面则需要在路径、边界、区域上大胆革新,引入具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生机的氛围、构筑、量体。老旧的节点、标志物应尽可能保持原样,体现原汁原味的时空记忆;新建部分则需要形成尽可能现代、前卫、精细的节点和标志元素,以喚起年轻人的场所认同。

3 建筑遗产再生中的场所叙事策略

3.1 传承·融入

传承·融入是指在建筑遗产再生的精神场所层面,在融汇、承接原有特质和能量气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延展和结构再现,运用当代材料和设计手法,以新颖而又不与原有建筑遗产相龃龉的方式,使遗产整体呈现新老交融、焕然一新的活力与面貌。

这种方式适用于历史价值较高,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节点,不可轻易改变其原本气质的场所。这类场所通常具有非常明显的标志性,大多包含已被列为文物或成为社会关注点的重要历史建筑,但由于建成年代较早,或已被废弃、闲置,或急需扩大规模、补充新的功能。

这种类型的场所再生一般会以重要历史建筑作为核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文物,一般只进行修缮,需要从内到外保存其原貌;另一种是针对有改动空间的历史建筑,可能会进行“手术式”改造,但通常也会保持其外观的完整和可识别性,不会做大的改动。

以重要历史建筑为核心的场所类似于叙事中的“主旋律叙事”,其故事结构、发展轨迹和精神内涵较为固定,很难再进行创新和变化。对于听者而言,这种类型下的叙事即使从来没有听过,也大概能猜到其情节模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因此容易呈现出较为刻板、老套的特点。但“主旋律叙事”依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建国大业》等。它们受欢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聚焦于特定人物。捕捉其突出特点以及超出常人的地方,或者完整呈现其成长轨迹、喜怒哀乐,创造丰满、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打造IP,比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

第二,聚焦于特定事件。通过深挖历史资料、联系人物特征、还原时空场景,来丰富叙事细节,营造引人入胜的“真实感”,让听者可以身临其境、代入其中,比如电影《风声》;

第三,聚焦于宏大制作。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高标准的制作团队和演出人员,来实现超越一般作品的规模、品质和信息量,达到“奇观式”效果,比如《长津湖》。

类比到建筑遗产再生,这三种方式分别可以对应:

a.重点烘托场所中的重要历史建筑。保留其从建成至今所有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和岁月痕迹,使观者可以了解其演变过程和过往生活,深入认识一座建筑的“前世今生”;

b.重点完善场所中的场景路径细节。建构完整的探寻过程并置入可参与、可互动、可留念的节点,以及与观者过往所见到过的建筑空间有所不同的细部和体验,不断创造“惊喜”;

c.重点打造场所中的品质气度格局。使得场所本身连同建筑、环境呈现令人震撼的场域能量,可以是隽永的纪念性,也可以是精致的高标准,还可以是恢弘的大胸怀,关键在于“气场”。

比如于1986年12月停产关闭的德国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Zeche Zollverein)。该片区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其原有建筑设施和空间形态。由福斯特改造的红点博物馆(原锅炉房),甚至在外观上看不出明显的更新痕迹,室内空间也充斥着大量的工业设施。

但场所本身并不只注重历史叙事,而是将其与现代生活和新潮设计紧密结合。OMA在对其进行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将核心区域Ⅻ号矿井改造为展览区,Ⅰ、Ⅱ号矿井改造为办公区域,炼焦厂改造为休闲娱乐区域(见图1)。吸引人眼球的井塔(Schachthalle双轴铁塔,被称为“鲁尔区的埃菲尔铁塔”)成为场所一大标志(见图2),原有的钢筑物和煤道则成为联系不同片区的(空中)步行廊道。

昔日洗煤厂改造而成的鲁尔博物馆(Ruhr Museum)由库哈斯设计,其室外新增了一个尺度巨大的自动扶梯,可以把参观者直接送至建筑顶部的入口大厅。扶梯、室内楼梯两侧都应用了红色光带,隐喻“熔流”(见图3)。据称,这座58米长的室外自动扶梯是德国最长的独立自动扶梯,也是游客最喜欢拍照的地方之一。

除此之外,这里每年会举办“工业文化节”,各种音乐会和演出轮番上演。每年还会举办两次“鲁尔现代艺术节”(C.A.R),将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与工业遗产相结合。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了解工业生产流程,夏天还可以在游泳池中戏水、冬天在溜冰场上嬉戏(见图4)。

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场所再生不能仅仅依靠建筑设计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在规划上确立整体而有机的框架体系,应保尽保,留下足够有感染力的叙事基底;另一方面需要引入艺术力量和活动能量,结合休闲娱乐、配套设施,打造多功能、复合式新型遗产场所,把故事讲好。这样才能使建筑遗产和场所更有吸引力,而不是仅仅成为严肃刻板、令人敬而远之的教育基地。

再比如由都市实践创作的北京雨儿胡同杂院改造,在通过有限补偿的方式拆除了部分私搭乱建之后,重新梳理出了符合胡同场所感的路径和空间。由于这里居住的大多是无法承担高房租的低收入人群,所以设计师并没有采用过于现代、富有高级感的新材料和新形式,而是采取杂砖砌筑、旧物件再利用等手法,建构出景墙、棚架和细节(见图5)。

为了避免居民过度侵占公共空间,使改造好的胡同回归杂乱,建筑师借鉴古建筑中的“台明”,通过20~50cm高的小平台,界定出了每一户的领域边界(见图6)。也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居民把美好物件摆放出来,既保留了胡同中的烟火气,又持续美化了公共场所,这是一种结合使用者心理与生活习惯的“社会学”场所叙事思维。

另外,建筑师将现实中杂院中的物质划分为6类属性:实用性、装饰性、趣味性、秩序性、社群性和精神性,并根据功能需要将其分配到路径的不同节点之中,尝试进一步激发居民公共生活,建构共享场所体系。这一做法亦值得借鉴。

3.2 巧借·向新

巧借·向新是指在建筑遗产再生的物质场所层面,在延续、优化整体脉络和场地关系的基础上,保留、修复或适当改造建筑遗产的原有遗存,同时大胆置入富有现代感的体量或标志物,使场所环境在整体上呈现出新旧共存、以新为主的格局和面貌。

这种方式适用于历史价值不是特别高,有较大改造空间的场所。这类场所通常本身不具有比较突出的标志物、节点等“记忆点”,只遗存完整或局部物质实体,能够使人们联想起历史和过往。如果不加以改造,则很难体现出吸引力,通常无人问津,甚至其本身的存在已然对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一定阻碍。

就其再生方式而言,纯粹的修复不足以使其绽放光彩,也没有社会价值上的必要。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形式和功能,为其再生植入“动力引擎”。但原有遗存需要适当保存,否则与拆毁重建无异,整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如果新旧割裂,必然呈现“牵强附会”之感。如何实现和谐的“新旧共生”,就需要“巧借”,巧妙延续遗产本身的生长方式,或利用其物质载体,赋予新的关系和结构。

在叙事中,单纯叙述往事、历史相对而言比较难以唤起听者共鸣,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缺少对那段时空的体悟。即使是同时代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叙事中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也很难迅速进入其故事环境之中。

因此,历史叙事通常会采用三种方式提升吸引力(或者说,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叙述的历史故事通常更具吸引力):

第一种是结合史实基础但放弃纯粹史实讲述。采用生活化风格,深入描写人物心理、动作、性格、对话,以及事件脉络、情节发展,如电视剧《功勋》;

第二种是采用魔幻现实主义。大胆引入想象、幻想,提升叙事张力,用比较新奇的方式吸引读者,如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

第三种是将时空糅合。在夹叙夹议的同时,将人物当时的作为与其若干年后的命运,或者事件发生的场景与其深远的历史影响相对比,带读者“穿越时空”,“鸟瞰”历史发展脉络,增强叙事感染力,如金一南的著作《苦难辉煌》。

类比到建筑遗产再生,这三种方式分别可以对应:

a.情感互动。在物质场所的改造提升中引入能够与使用者互动的细部设计,包括人性化的细节处理,营造温馨、舒适的场景体验;

b.新旧对比。通过多方位、散点式置入新形式、新内容,在场所内将传统与现代并置,甚至使用比较大胆的艺术手法,体现“前卫”的艺术气息,营造“魔幻感”;

c.前沿植入。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或先锋的空间设计,让参访者即使身处老旧建筑场所,也可以体验现代人居环境。

在同一项目中,这三种方式可以交叉使用。但因为场所本身是多个空间、路径的组合,需要保持主线统一,否则可能会使得要素过多。

比如2021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法国建筑师事务所Lacaton & Vassal 2021年完成的项目圣-文森特-德-保罗医院Lelong建筑改造,建筑师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全部体量,并将其作为“基座”,在上部新增了轻盈、透明的现代空间。

项目所在片区包含多栋建筑,总占地约3.4公顷,60%的建筑遗产得到保留。总体规划理念是混合用途、零碳零废物零废水以及开放协作式设计。片区内不仅包含居住社区,还有自由市场、共享空间、日托、学校和体育馆等。预计到2050年可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所有材料可重复使用,雨水完全收集、再利用,而无需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之中。

而Lacaton & Vassal负责的这栋Lelong建筑的更新正是延续了这片场所的整体基调。新加体量形似树林,从原有建筑中自然生长出来,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见图7);功能混合,底层和屋顶设置了丰富的公共空间;内庭院大量种植树木,利于雨水循环(见图8);在造型和尺度上,新旧建筑相对应,形成一个整体。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区内的其他建筑改造虽由不同建筑师操刀,但依然采取了相似的处理方式,即退台式体量、竖线条外观,营造如林木般生长的意象(见图9)。其本身也通过多层种植平台契合片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和“零碳”主题。除此之外,场所内的公共空间和集体空间由设计师、业主、項目发起人、物业经理、巴黎市民通过研讨的方式共同设计并进行微调,片区内还有临时场地供市民交往和孩子玩耍嬉戏(见图10)。这些均体现了上文提到的情感互动、新旧对比和前沿植入理念。

由朱锫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立足“因窑而生,因瓷而盛”的景德镇整体背景和场地周边不同年代建筑交错并置的场所格局,用双曲面拱形作为造型母题,进行了具有当代特征和原创魅力的建筑演绎。双曲截面的拱体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内外均采用新老窑砖混合砌筑,这与当地拆下使用两三年蓄热性能下降的旧窑砖建房的做法相一致,散发出独特的传统韵味。在建筑形成的过程中,长短、尺度略有不同的拱体还可以灵活错动,以应对新遗址的发现(见图11)。

参访者走入博物馆,正如过往烧造瓷器的工匠走入官窑,这种空间体验的“跨时代呼应”可以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而拱体上部无数散落的透光小孔,既可以缓解高大空间的疏离与压迫,又可以让人们联想起早先冬日孩童们怀揣一块压窑砖上学御寒的故事(见图12)。多个氛围相似、疏密有致、内外交织的空间连缀成一整片温暖、自然、散落着惊喜的场所,使得早已远去的御窑遗址和有些陌生的瓷器展品拥有了能够与参访者心意相通的力量。

4 结语

作为建筑遗产再生的一种模式和操作路径,场所叙事有助于唤醒建筑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内涵与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对于集体记忆的延续、社会情感的维系、公共交往的拓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拓展场所叙事思维、彰显场所文脉特色、打造场所传播品牌,则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建筑遗产再生与活化内涵。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叙事学等学科理论成果,以人为核心,多方位、多角度丰富场所叙事表达,构建独具魅力、经久不衰的人居环境与精神载体。

参考文献:

1.陆邵明.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 (03)

2.张凯帆.湖北古窑址建筑场所叙事性重构设计.工业建筑.2021.51 (04)

3.陆邵明.场所叙事及其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认同性建构探索——以上海滨水历史地段更新为例.人文地理.2013.28 (03)

4.姜秀娟 刘素芳.传统村落古河道与场所叙事耦合机制探索——以柏石崖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7.06

5.范勇 李杰 王林申 马明春.基于场所叙事耦合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研究——以邯郸市磁县徐家沟村为例.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 (03)

6.顾大治 张袁 伍晓雅.基于场所叙事的特色小镇“特色街区”规划研究——以徽州祁红小镇为例.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9

7.洪艳铌.场所叙事视角下民宿的空间建构策略研究.雕塑.2022.01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刘抚英.德国埃森“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炼焦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华中建筑.2012.30 (03)

10.唐宇峰.德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经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11.王静 王兰 保罗·布兰克-巴茨.鲁尔区的城市转型:多特蒙德和埃森的经验.国际城市规划.2013.28 (06)

12.蔡永洁 张溱.德国鲁尔区工业遗存的三种转型策略 埃森关税同盟、杜伊斯堡内港和多特蒙德凤凰湖的经验.时代建筑.2019.03

13.王辉.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设计直觉——一种朴素的胡同更新实践观.建筑学报.2020.10

14.朱锫.根源性与当代性——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创作思考.建筑学报.2020.11

图片来源:

图1:唐宇峰.德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经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图2:薛芃.事件驱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策略初探.清华大学.2014

图3、4: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World Heritage Journeys地下欧洲.德国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EB/OL].[2022-03-11].https://visitworldheritage.com/en/eu/zollverein-coal-mine-industrial-complex-germany/b0b631c5-ea55-4717-9141-dcf745ee052d

图5、6:雨儿胡同杂院改造,北京/都市实践. 2022.01.24.https://www.gooood.cn/renovation-of-yuer-hutong -urbanus.htm

图7、8:LACATON & VASS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Hospital Saint-Vincent-de-Paul into housing, Paris [EB/OL].[2022-01-18].https://www.lacatonvassal.com/index.php?idp=112

圖9、10:GUIDING ARCHITECTS.Saint Vincent de Paul in Paris: Sustainable and participatory Urban planning.2020.11.27.https://www.guiding-architects.net/saint-vincent-paul-paris-sustainable-participatory-urban-planning

图11、12: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朱锫建筑事务所.2020.09.21.https://www.archdaily.cn/cn/948088/jing-de-zhen-yu-yao-bo-wu-guan-zhu-pou-jian-zhu-shi-wu-suo?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

猜你喜欢

再生叙事改造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