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大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首次住房选择倾向

2022-05-30王洋马艳琼张虹鸥岳晓丽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王洋 马艳琼 张虹鸥 岳晓丽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23所高校436名即将毕业的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次住房选择倾向性特征。具体研究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住房租购选择倾向、住房价格或租金承受能力、居住选择时的要素取舍、住房面积选择倾向和居住地选择倾向。结果表明:高校应届毕业生以租房为主,对房价或房租的承受能力相对偏低,在居住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选择“好位置”,青睐居住在30~70平方米的小户型或经济型面积的住房中,倾向于住在“上班方便”“有地铁、出行方便”和“消费及日常生活便利”的居住地。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首次住房选择;居住选择;居住调查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22)05-0006-07 收稿日期:2022-04-31

作者简介:王洋,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马艳琼,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本科生。

张虹鸥,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岳晓丽,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空间视角下广州市外来人口租房的区位选择特征与机制”(41871150)研究成果;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专项资金项目“宜居环境视角下高学历人才区位选择的特征与机制研究”(2020GDASYL-20200104001)研究成果。

1 引言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学历人才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抢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留住和吸引高校应届毕业生成为“抢人才”的最重要路径。与此同时,我国特大城市(也包括超大城市,下同)居住成本高,住房压力大。住房问题已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是否留在或进入该城市生活就业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特大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次住房选择倾向特征,有利于为相关城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吸引人才政策和安居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内部的住房选择是城市地理学关注的经典问题,居民住房选择涉及到租购、住房类型和居住区位选择等方面。其逻辑可总结为居民自身特征(人口统计学、家庭生命周期/住房生涯、生活方式偏好、心理因素等)与住房特征(例如建筑特征、便利性、区位、环境)的匹配,并受到住房市场(如价格、租金、住房供需情况)和制度因素的调节(Knox,2014;王洋,2019;Andani et al,2020;Winke,2021;王洋等,2022)。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住房选择机制同样遵循此逻辑,但由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刚刚就业,多数毕业生在收入水平、职位等级、财富积累、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劣势(杨芳和林苑雯,2015),因而其住房选择倾向与本地普通居民具有一定差别,有其自身特点。例如,吴双霞等(2012)对福州的案例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租房区位是倾向于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离就业地较近的区域;赵卫华(2018)对北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研究表明,住房压力已成为其居留意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贾春梅等(2019)研究了南京市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需求,认为租赁市场是实现新就業大学生居住的重要途径,新就业大学生以合租为主,人均住房面积低,住房支出压力大,居民满意度低。但总体上,对我国特大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次住房选择倾向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亟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广州是我国的“一线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高校众多,每年有大量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留在广州工作。因此,本文以广州为例,通过对广州23所高校的436名即将毕业的高校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进而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次住房选择中的租购选择倾向、价格或租金承受能力、居住选择时的要素取舍、住房面积选择倾向和居住地选择倾向等特征。这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我国特大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次住房倾向,为相应城市制定更为合理的住房政策,进而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提供案例参考和决策支撑。

2 问卷与数据

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广州市高学历人才居住区位选择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基本特征、住房的租购选择倾向、居住选择倾向等方面的26个问题。该调查问卷由王洋于2021年7月设计,并于2021年11月4日-2021年12月16日期间委托广州方舟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开展调查。该问卷的调查对象包括了广州市436名即将毕业并且拟留在广州市工作的高校在读学生,涵盖了如下23所高校(按拼音音序排序):广东白云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大学、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华商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中山大学。对于有多个校区的高校,也基本都有覆盖。这些学生的学历(拟取得,下同)以本科为主,占93.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6.9%。预计从事工作的年收入区间中,主要集中在10~15万元(占比27.3%)和5~10万元(占比22.2%)。

3 高校应届毕业生住房租购选择倾向及其承受能力

3.1 住房租购选择倾向

通过调查,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后预计租房的比例高达72.0%,其中,因在广州无房而需要租房的比例占55.5%,在广州有房产但需要租房的比例为16.5%。由此可见,租房是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解决居住问题的首选方式。打算购买住房的比例为20.9%,其中,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为12.6%,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为8.3%。通过单位分房和自建住房解决居住问题的占比很少,分别为3.7%和2.5% (见图1)。

3.2 住房租金承受能力

通过对问卷中“如果毕业后需要租房,您能承受的月租金是?”问题的结果分析(见图2)表明,能够承受月租金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比例很少,占9.2%,其中,能够承受月租金5000元以上的仅占1.2%。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占90.8%)的月租金承受能力低于3000元。其中,仅能承受1000元以下月租金的毕业生占比也达到了32.2%。由此可见,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房租支付能力较低,使其租房选择受限,只能租住在区位较差或住房条件较差的住房中。

3.3 住房价格承受能力

通过对问卷中“如果您打算毕业后购房,您最可能购买的(能承受的)住房价格是?”的回答结果分析(见图3)表明,超过一半(55.8%)的毕业生对住房总价的承受能力在150万元/套以下。根据禧泰数据“城市房网”(http://gz.cityhouse.cn/)的统计显示,2022年5月28日广州市在售二手房均价518万元/套,这表明150万元在广州的购房选择面非常窄,难以选择到满意的住房,也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在广州存在首次购房压力。体现出高校毕业生房价承受力和现实房价的巨大差距。能够承受300万元/套以上房价的毕业生比例仅占18.5%,其中,500万元/套以上仅占5.5%,显示出仅有极少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住房购买力能够达到城市二手房的在售均价。

4 高校应届毕业生居住选择倾向

4.1 居住选择时的要素取舍

参考王洋等构建的城市居民住房选择“不可能三角”理论(王洋等,2022),居民居住选择时,“好房子、好位置、低成本”的三个要素不可能同时满足,居民只能同时满足其中两项或者一项。问卷中请毕业生在住房选择时对“房子大、房子新”“房子的位置好”“居住成本(房价、租金)低”三个方面中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进行选择。结果表明,43.6%的毕业生最看重“居住成本(房价、租金)低”的因素,占比最高;其次为“房子的位置好”,占比35.8%,而选择“房子大、房子新”的仅占20.6%。由此可见,高校应届毕业生首次居住选择时以成本控制为主要导向的人数比例最多。

上述三要素的组合,往往可形成四种居住选择导向:一是选择住在位置差(距市中心远),但房子面积大/房子新的住房中;二是选择住在位置好(距市中心近),但房子面积小/房子旧的住房中;三是选择住在位置好(距市中心近),同时房子面积大/房子新的住房中,价格高也无所谓;四是为了节约开支而选择住在位置差(距市中心远),同时面积小/房子旧的住房中。其中,前两种导向是在承担适宜的居住成本前提下,在“好房子”和“好位置”中能够满足其中一项,这是我国特大城市大多数人的选择思路。而第三种倾向是以“住的舒服”(同时满足好房子和好位置)为导向,而不在乎居住成本。第四种倾向是以节约成本为导向而忍受“差房子”和“差位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见图4)表明,接近一半的毕业生(49.3%)倾向于选择住在位置好(距市中心近),但房子面积小/房子旧的住房中,这体现出位置为核心导向的居住选择倾向;另有约三分之一(33.9%)的毕业生选择住在位置差(距市中心远),但房子面积大/房子新的住房中。上述两类倾向占比总和为83.2%,说明大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居住选择时,需要对“好房子”和“好位置”做出取舍,并负担适当的居住成本(既不过高、又不过低)。而选择“住在位置好(距市中心近),同时房子面积大/房子新的住房中,价格高也无所谓”的毕业生比例为13.8%,遠低于前两种居住选择导向;而单纯为了节约成本而忍受“差房子+差位置”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3.0%。这说明,尽管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控制居住成本,但也不会单纯为了节约开支而忍受极差的房子,这与低收入阶层或贫困阶层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前述“好房子、好位置、低成本”的单项选择中,选择低成本的毕业生比例最高(43.6%),但其选择低成本的前提绝不是忍受“差房子+差位置”,而是尽量能在“好房子”和“好位置”中满足一项。这体现出这些毕业生在居住成本和居住效用中的“尽量平衡”心态。

4.2 住房面积选择倾向

通过整理问卷中“毕业后,您倾向于住房的建筑面积大概是?”的回答结果(见图5)表明,50~70平方米的经济型面积住房最受高校应届毕业生青睐,选择比例达到37.4%,30~5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也较受欢迎,选择比例为33.9%。上述两类面积区间的选择比例总计达71.3%,表明30~7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是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选择。而选择70~100平方米的毕业生占比为17.0%,100平方米以上仅占比2.1%,说明选择较大面积住房的毕业生比例较低。另外,选择住在30平方米以下的毕业生占比仅9.6%,说明愿意忍受拥挤住房的毕业生比例也不高。

4.3 居住地选择倾向

对居住地的选择实际上是对住房的便利性、小区环境和居住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和取舍。问卷中的选项涉及10种(见图6),涵盖就业、就学、消费和日常生活、出行、小区环境、小区居民、母校居住粘性等多个方面。由于毕业生在居住选择时往往会同时考虑到几种因素,因此本项问题为多选题。结果表明,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居住地选择时,最重要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上班方便”“有地铁、出行方便”“消费及日常生活便利”,选择占比分别为75.9%、66.8%、57.5%。这说明便利性是毕业生居住地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工作和日常出行的便利性,说明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居住地选择时以“工作导向”为主;选择“小区居住环境好”和“小区居民层次高素质好”的比例分别为49.7%和32.5%,表明小区环境特征也是一部分毕业生居住地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靠近大型购物中心/商场”(占比24.1%)、“孩子上学方便”(占比21.8%)和“有名校教育”(占比7.0%)这3项因素受到毕业生关注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也和毕业生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有关。选择“尽管不太方便,但房价或租金低”的毕业生比例仅11.1%,说明多数毕业生仍对居住地的便利性有一定要求,而不会为了单纯节约开支忽略居住便利性。而选择“距离原来的母校近,习惯住母校附近了”的毕业生仅占比2.1%,说明母校位置对毕业生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很小,母校对毕业生基本不存在“居住粘性”。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对广州市436名即将毕业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可基本判断出当前我国特大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次住房选择倾向特点。主要体现为:以租房为主,对房价或房租的承受能力相对偏低,在居住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选择“好位置”,青睐居住在30~70平方米的小户型或经济型面积的住房中,倾向于住在“上班方便”“有地铁、出行方便”和“消费及日常生活便利”的居住地。

基于该结论,我国特大城市应更加关注高校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需求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保障政策以满足该群体的居住需求:第一,提供更多便利性较好、距离就业中心就近、出行方便、面积适宜、价格合理的人才住房、政策性长租公寓或共有产权房,并优先提供给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租住或购买;第二,新建商品住房时按一定比例配建政策性租赁住房,在优越区位适当增加配建比例,缓解优势区位的租房市场供需矛盾,进而提供更多优越位置的政策性可租赁房源供高校毕业生选择;第三,制定相应支持政策,鼓励单位和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原地或就近为新就业员工提供过渡型宿舍,满足高校毕业生的过渡型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1.Knox P,Pinch S.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2014

2.王洋.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空间视角下.中国房地产.2019.27

3.Andani I G A,Puello L L P,Geurs K. Exploring the role of toll road construction on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 in the Jakarta–Bandung Region.Case Studies on Transport Policy.2020.8 (2)

4.Winke T.Housing affordability sets us apart: The effect of rising housing prices on relocation behaviour. Urban Studies.2021.58 (12)

5.王洋 岳曉丽 张虹鸥.广州都市区租房户的空间分异与居住选择倾向.地理研究.2022.41 (2)

6.杨芳 林苑雯.“蚁族”居住生态及其住房保障模式的建构——基于广州的实证分析.改革与开放.2015.09

7.吴双霞 祁新华 罗栋燊.蚁族城市租住区位规律研究——以福州市为例.人文地理.2012.27 (4)

8.赵卫华.居住压力与居留意愿——基于北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调研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8.02

9.贾春梅 刘金 周萌.新就业大学生居住需求考量:以南京市为例.市场周刊.2019.08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
试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
基于创业教育角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浅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分析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