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不能自觉遵守规则时,怎么办?
2022-05-30王昌胜
中考第一天,突然收到区局领导的反馈,说我校有几名学生将手机带进了考点(不是考场)。这是之前就给学生和家长明文强调过的不被允许的行为,可仍然有几名学生未按规定执行。
往年的中考,也是考生到各自报考的高中考点考试,均是标准化的考场,所以不必反复强调考试纪律。而今年可能是因为疫情原因,中考的组织发生了变化,所有学生都在区内中考,不得跨区。这样一来,我们区高中学校少,高考考场数量不够,自然要用到很多其他非高考考场,也就是说技防能力不足。因此,为了阻断电子设备进考场,统一要求手机不能带进考点。对于这个规定,很多人不理解,但在技防条件不完备的前提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是第一年由区里组织中考,区局领导尤为重视,反复强调,担心出纰漏。学校也尤为重视,在得知要求之后,可以说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开家长会传达;开班会宣讲;让每一名学生分别签订了承诺书;对于选择家长送考的学生,请家长签订了电子承诺书;对于选择在校住宿并集体送考的学生,在上下车前进行金属探测……
即使这样,我校一千一百多名考生中,仍有五名学生将手机带进了考点,存放在了考场外。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求、承诺、签字居然都不起作用。
经过排查,这五名学生全部是家长送考的学生,没有一位是学校送考的。问其缘由,大多反馈:担心考完出来没有手机联系不方便。
为了方便联系接送,居然不遵守考点的要求和自己的承诺。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细致,还是教育诚信出现了问题?
经过集体反思,我们认识到,前期我们做的工作已经够细致了。一千一百多人,有四五人出现问题,也不能说是大问题,更不能说教育诚信出现了问题。不过,这让我们意识到,企图用签订承诺书的方式,让所有家长和学生都能遵守规则,这个愿望并不现实。任何规则,仅靠个人的自觉来执行,是有缺陷的,至少这个制度是不完善的。
试想,如果我们这样规定:所有学生,无论是选择学校集体乘车还是家长接送,都要在考点门前分班集合,由班主任逐一检查后统一进场,需要带手机的孩子,由班主任代为保管,出考点找班主任领取。这样,即可杜绝带手机进考点的现象。有带手机需求的孩子也可以被满足。
所以,制度的执行,仅靠个人的觉悟是不够的,需要靠机制和流程。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梯子不用的时候横着放。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为了防止其不用时倒下误伤工人,便立牌警示:“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来,一位专家前来洽谈合作,留意到了梯子和旁邊的提示牌,建议将提示牌修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同样九个字,都是强调安全生产,但是转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内涵和效果便迥然不同:前者仅仅是提醒,而后者则是彻底排除了梯子倒下砸人的隐患。
对于不能带手机进考点,我们之前所做的宣讲、班会、签字、承诺等工作,都属于提醒,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属于重复的无效劳动,折腾了老师、学生和家长,收效也不明显。
其实,我们只需要做到这两点:一是告知家长和学生要求;二是在考点门前集合检查后统一进即可。
“向管理要效益”,这句话值得反复琢磨。
责任编辑/周小益
王昌胜
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公益项目”培养对象,首批“荆楚教育名家”;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小学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我们工作室”负责人;现兼任神农架林区创新实验学校质量促进中心主任,湖北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