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路径

2022-05-30张向荣

高考·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

张向荣

摘 要: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又是一门德育课。21世纪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作为高考中一门重要学科,政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实际在教学时,往往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这一教育并没能有效地实施起来。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教学部分得以改善与施行,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效地融入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培育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理念渗透;路径

对高中学生而言,其学习压力巨大,教师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中也面临非同一般的压力。为了实现学生及学校的高考目标,政治教学呈现出单一性、机械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注重学生政治课程考试分数,使得课堂教学带有功利性,忽视品德培养,这也导致高中政治课程难以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课外的细微变化,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全面提升[1]。

一、渗透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学的工作计划

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工作任务中明确地指出,我国教育要培养综合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换言之,积极调动学生对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挖掘个别潜在的潜能,针对性进行教育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不仅要传输知识,将德育教育体现在学科中的各个环节,而且要用心观察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才能达到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目的。

(二)尊重时代特性

当今社会时代高速发展,原有的利益格局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个产业、领域息息相关,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其他领域同时发力。现代经济条件优越,为国家培养全能人才奠定了基础。所以,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的实践探索分析

(一)提高德育教学意识

传统教学观念里,学校教师工作职责是传授书本知识、完成教学工作,从而对书本教材颇为重视,再加上高中阶段为高考冲刺,学生普遍存在考重点大学的执念,教师更倾向学科知识,忽视了在现代教育中对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需顺应时代发展,改变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科教学中。

思想政治是一门教育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立德树人巧妙穿插于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观念。在今天,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格的关键途径。例如:在学习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中在高一政治课程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价格并不等于价值,通过日常消费令学生讨论反思,让学生明白错误消费这个坏习惯无形中会对以后人生的影响。提倡合理消费,避免盲目追求高档次消费,树立正确价值观[2]。

(二)立足教材内容,注重拓展和延伸

纵观高中政治教材,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大部分学生未能完全理解掌握。从某种角度来看,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需要充分拓展教材空间,让教材更适合教学。随着数字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与视频等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让高中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教材,将书本中的内容结合生活中实际例子,能更多元化地体现,逐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理论与实际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不仅更深入,更直观加深对课本书籍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领悟。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不仅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思路,还改变了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常用方式,案例教学如果运用恰当,不仅能增添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政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闻中的世界热点、国内热点为例子,共同讨论分析时事政治,加强对学过内容的了解,也对提升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时事新闻,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新闻内容的驱使下,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课外,则以自媒体为主更具体地感受到一个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情,在班群里為话题进行讨论,并对感兴趣的风俗文化进入深层了解。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将立德树人更好地融入。实践中的例子能够令学生和教师有共同话题,引起共鸣,且能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优良品行。

例如:在高中二年级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所体现的正能量精神,比如:互助友爱、知行合一、好学自强、勤俭节约等,将传统美德贯穿日常行为中,进而形成学生习惯成自然的道德意识与良好品行。例如:在学生宿舍中,培养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特别是对经济条不好的同学予以帮助关怀;例如:在校运会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遇到困难团结统一协作;再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家务,或主动细心关心长辈。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肯定,会极大促进学生和积极性。

(四)综合时政新闻热线打造高效课堂

课本内容在教学中不具备时效性,课本内容并不是逐年更新,因此教材部分内容稍显落后。所以,课堂上除了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还可以将最新最热的国际国内新闻与学生进行议题,在热点新闻中,指引学生进行深思,感受国与家的相辅相成。

例如:在高中二年级的政治必修课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中,教师可以将关注的焦点时政进行授课,令学生从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思考社会时事。如,我们要追的明星是在保卫国家中做出卓越贡献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出现任何灾难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的官兵战士,还是每天占据公共资源的娱乐明星。学生由于阅历少,涉世未深,思考问题稍显偏激,教师有责任给予思想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懂得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五)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上所存在的美丑善恶进行评论,而且通过多媒体分析教学典型案例,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与学生对社会中发生的不同事件进行剖析。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观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道德不是永恒的理念,但是一种观念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品德思想观念。

例如:在高中一年级的政治必修2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一课时内容用实际例子进行拓展延伸。我國政府的职能是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体现在打击各种走私活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暴力等。还有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当灾难来临时,政府积极组织抗震救灾,危难中彰显人民公仆的本色。比如:在现实社会中常出现的“地摊经济”,存在一些城管的管理以暴力破坏为管理行为,有些以收取费用为管理方式,进而让学生评论这种社会现象,让学生通过阐述自身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对道德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评价这些生活现象,令学生加强对品德的认知,引导学生严以修身,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六)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也能令立德树人这个最根本的任务得以最大限度释放。在高中阶段政治教学中,教师除传授教材书本知识,更应该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社会活动切身体会道德修养与人格培养的体验教育。加深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素质培养。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各类型的社会活动。譬如,用物质和精神作为例子,去消费得到某种物质还是帮助人更令人愉悦。在弘扬和注重精神培养上,教师选择合适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爱心企业的公益活动。教师在德育教育领域延伸和深化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社区活动。如可到各小区做志愿者,利用社会环境因素,让学生亲身经历,潜移默化中思想受到感化。而且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下个人的点滴感悟心得。通过协助社区普法宣传,帮助社区出墙报,到城市绿化带捡垃圾,进行楼道清洁,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等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对面临高考巨大压力的学生来讲,偶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值得提倡的减压方式之一。所以,学校应支持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七)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指引作用,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传输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品德的灌输。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时,应该以自身为榜样,建立起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学生的德育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心理的关怀,教师是一份爱的事业,教书育人过程中,包含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教师与学生应在沟通中加深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作为教师,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要求,宽容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教师应该做到对学生平等对待,不吝赞美,润物无声。因此,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再以自身为榜样,更能准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始终。

(八)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网络与常规教学相比,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网络实现了从黑板和教材的单一性教学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了由单一传授到图文声像并茂的转变;它增加趣味性,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高昂情绪。多媒体网络以图文声像传递教学信息,更能使学生进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中。从而在无形的润物细无声中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例如:课程中“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教学,教师可在教学前后,可组织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多方式搜索,集中以电影解说、故事等其他方法表现出来,在这种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参加进来。对自己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有一个深切的感悟。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各样有关爱国、为国家不惜牺牲一切的故事展呈现于学生脑海,足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荣辱兴衰,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做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

(九)挖掘材料中的德育渗透点

纵观传统的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存在杂、难、偏等问题,在教育科技发展下,旧教材已跟不上时代。新教材内容通过适当地概括总结,挑选各式各样源于学生生活,并且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实质内容。新教材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借助文本对德育进行渗透。阅读是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要加强有对德育内容的阅读,在教学中可适当借助古诗词中爱国情怀进行感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在教学中的渗透。其包含的内容是课程与教学的重点,在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时,教师可发挥本身的广博知识面,延伸至教材中甚少出现的内容,对涉及有德育理念的内容进行拓展讲述。

例如:宗教是一个重要敏感的话题,在《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课中,对宗教的历史知识进化由来篇幅较少,往年高考也无甚考点。因此部分教师对宗教的内容通常一笔带过。自媒体时代,教师和学生可接收的信息是同步的,怎样在宗教这个课题中挖掘德育内容并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搜集宗教的新闻和视频,使学生意识到宗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教师可以从宗教的角度出发,最终落脚在爱国主义教育。

结束语

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变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自身的观念意识不断地跟随时代的脚步,才能够将先进的教学观念有效地实施起来,从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怎么令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愉快吸收,怎样站在学生角度,关注学生思想,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进修,更新知识库,拓宽提高专业知识面,还包括自身道德修养,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引领人,教师更要以自身当好表率,当好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坚持以德育为首,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参考文献

[1]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2):20-23.

[2]潘荣.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思考[J].学苑教育,2017(18):18.

[3]李鹏.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神州(下旬刊),2015(12):96.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
国本家事—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引入时政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中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