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夜越精彩

2022-05-30赵艳华

环境 2022年6期
关键词:电筒农校学农

赵艳华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即广州市中学生学农基地),可谓一代广州中学生的青春坐标。

学校坐落在广州市西北郊,位于广州与佛山交界的南海黄岐泌冲。它创办于1983年,占地30万平方米,校园里有5座山,3个湖,绿化率高达80%。该校是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一个综合性素质教育基地,也是全国七十所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之一。广州市多数中学都开展过的为期一周的学农课程,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来自城市的学生们放下书本,走向田间,走向自然,许多人第一次在这里体验砍柴、锄地、挑粪、间苗、做大锅饭——毫不夸张地说,广州市中学生的青春记忆中,一定有学农基地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学农系列课程,劳动技术学校还开发了许多特色教育课程,这其中就包括谢辅宇老师的“越夜越精彩”系列自然观察课程。十年的拍摄记录,10万字的自然笔记,1万张高清生态图片——这一串让人咋舌的数字背后,是一个科普工作者敲骨吸髓、追根索源的求知欲,是孜孜不倦的探求心,更是十年磨一剑的精益求精之心——所有这些,让“越夜越精彩”课程也越来也精彩,成为受师生们热捧的金牌课程。

今晚,我们就跟随谢老师的脚步,一窥校内小动物们的“夜生活”。

谢老师的夜观装备十分专业:左手大网兜,右手强光手电,身着迷彩服,脚蹬大雨鞋,雄赳赳气昂昂,俨然一个夜行侠客。他的强光手电光线之明亮,仿佛可以直抵月球。于是,这打开的手电,就成了他手中的一把护身长剑——只见他手执长剑,左劈右劈,黑暗被撕开一角,而灯光一灭,被暂时驱赶开的黑暗马上又聚拢来,一切又都归于神秘。

第一站,我们跟随谢老师来到农校的最西边。这是一片小树林,林子里有一条小水沟。刚下过雨,即使是小小的林子,腐烂的树叶气息和潮湿的味道混杂起来,也让人感觉气息荒蛮、危险重重,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中。谢老师请我们熄灭手电,我们嘈嘈杂杂地互相提醒着,站好,灭灯,调整了一下呼吸,浓重的黑暗一下子就把我们包围了。

过了一会儿,无边的黑暗中突然出观几点幽光,它们一明一灭地飘移着,无声又神秘,仿佛是黑暗中的使者。萤火虫!小姑娘们惊喜地叫起来。谢老师解释道,正值四月末,是萤火虫爆发的季节。于是大家静静地看萤火虫。

周围蛙声一片。脸上似乎有蛛丝飘过。脚下咯吱一声,软软地,不知道踩中了什么东西。一片树叶拂过脖颈,让人忍不住感觉脖子一凉。

终于出得树林,我大舒了一口气。而后,谢老师先教大家观察几只呱呱求偶的雄蛙的鸣囊,然后就示意“小点声”,我们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他已经伸出自己的大网兜,哗啦一声,在水沟的杂草丛里捞了一条什么东西上来。

蛇!我们惊呼起来。一条蛇湿淋淋地,昂着头,在网兜里冲突着。谢老师捉住蛇头,向大家展示这神秘的动物。这是一条黄斑渔游蛇,无毒,然而凶猛。雨后蛙多,所以有蛇,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谢老师还补充一句:有蛙的地方就有蛇,有蛇的地方也会有蛙,这一对天敌,相爱相生,也相克相杀。大家壮着胆子,摸摸这条蛇光滑的鳞片,感受一下它凉凉的体温。胆大的,把它缠在手上,感知一下蛇缠人的巨大的力量。即使是这么一条小小的小蛇,握在手中,那种神秘的,源源不断的,无法驯服的野性生命力,也让人惊叹不已。谢老师把蛇放回水沟,它一个猛子扎下去,过了一会儿,又在远处出现,昂着头,傲慢地游弋着,走了。

蛙声仍旧此起彼伏。我们继续跟着谢老师这位夜晚的侠客继续探险。向东走,过菜地,经稻田,看斑腿泛树蛙,看花姬蛙,看花狭口蛙,看花细狭口蛙,看沼蛙,看蜡蝉,看蛙们大团的卵。在稻田边的大水沟边,谢老师又捉到了一条小的黄斑渔游蛇。这条蛇小而敏捷,带着美丽的紫红色花纹,刚入网,就又从谢老师的网兜里倏地钻了出去,在路上丝丝地吐着信子,左冲右突,刷刷刷地腾挪,想突出一条生路。一行人都尖叫着弹开了。谢老师说:不用怕,蛇见到人,比人见到蛇还害怕呢。谢老师又一次把住蛇头,在雪亮的电筒光下,对这神秘而危险的生物,我们怯生生地触摸:这条蛇背部鳞片致密,十分光滑,腹部却又软而空,仅仅拿一下它的尾部,就能感觉到这小小生物的力度。

第三次见蛇,是在白天带学生浇粪水的菜地边池塘里。一行人在池塘边刚刚驻留片刻,谢老师哗啦一声,又从池塘里捞起一条蛇来。这是一条黄边中华水蛇。大家再度惊呼起来——原来在我们日常经过的不起眼的草丛和水沟里,竟有这么多神秘的生物!谢老师告诉我们,水蛇常年生活在水中,主要以鱼类、青蛙和甲壳纲动物为食,白天跟晚上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番科普后,谢老师轻柔地放下水蛇,蛇在池塘里下潜,浮起,悠悠哉哉过自己的“蛇生”去了。

经过校道时,谢老师停下来,电筒指向头顶的大树,巡视一会儿,说:“你们看,树上有一只鸟在休息。”我们举头望去,在密密匝匝的树叶深处,真的有一只白头鹎静静地在树枝上蹲伏着,它把头夹在翅膀里,正睡得酣畅。在我们的电筒光里,它不动,不飞,不惊。我等张口瞪眼,在午夜时分,一起亮起电筒,观看一只鸟儿的酣眠。

过了池塘,谢老师双目炯炯,说要带我们去看一看翠鸟的巢穴。他说:有许多次,我看到翠鸟从湖边飞起,绕个弯,虚晃一下,到这边树林里就不见了,我就想,它的巢穴一定在这里——找了许多天,结果真的给我找到了!我们跟着他,走过一片莽莽榛榛的杂树林,爬上陡滑的山坡,在一处陡峭的山壁上,谢老师转过身来,对大家说:嘘——在里面呢!顺着手电光,我们俯身,眯眼,看到几个圆洞,原来这就是羽色斑斓的普通翠鸟的巢穴。在其中一个又深又直的洞穴里,真的有几只羽毛未丰的雏鸟!有多少次,在农校的水塘边,我们看到翠鸟一掠而过的亮蓝色身影,在师生们眼中,这简直是传说中的神仙鸟儿。没想到,它的警惕性这么高,居然居住在这样隐秘幽深的地方!

夜观快要结束的时候,谢老师的手电划过山坡,突然说:快看,有一个亮点,是个大家伙!我费了半天力气,只看到一大团树藤缠绕成一片,哪有什么亮点?谢老师灭了手电,周围一片漆黑。再亮起来。果然,在那藤蔓的深处,有个亮晶晶的东西,在暗夜里灼灼地发光。他说,这是某个大动物的瞳孔被照亮了。

山静默不动。那厮的瞳孔精光四射。谢老师三步两步窜上去,我们在下面等着,最终也跟了上去。这夜幕下会有什么神奇的大动物呢?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比的白额高脚蛛。

这个晚上,在学生们的请求下,谢老师的夜观课程从晚上8点一直进行到凌晨12点。四个小时的课程,端的是酣畅淋漓。方圆500多亩的农校,有山有水有树有田,生态环境多样,生物多样,确实为谢老师的夜观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农校也是谢老师的家,无论提到任何一处隐秘地点,或任何一种发现,谢老师都兴致勃勃,如数家珍:大山雀飞行技术一流,能垂直降落到自己的窝里;鸟儿也会秀恩爱,两只鸟儿觅食归来后,先不回巢,而是在树枝上先跳一段恩恩爱爱的舞蹈;野蜂引诱蜘蛛,打得火热后,就把蜘蛛扛回家,做成自己家娃的晚餐;花狭口蛙十分贪吃,半夜时分守在蜜蜂箱旁边吃蜜蜂;春夏之交,山坡上可见两条大蛇相互缠绕,舞之蹈之,缠绵悱恻……

那么,为什么要开发夜观课程呢?谢老师说,夜晚和白天共同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在白天只看到了大千世界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我们的“动物邻居们”,就要进行夜观活动。白天非常活跃的动物到了晚上也会有另外一番景象,它们会安静下来,也方便我们实现“它在明处,我在暗处”的暗中观察。而一些白天不容易见到的动物到了晚上也慢慢開始活跃起来,它们可以像白天活动的动物一样完成各种重要活动,如觅食(蜘蛛织网)、求偶(萤火虫发光)、产卵(福寿螺产卵)、羽化(蜻蜓羽化)、抱对(蛙类)、褪皮(螽斯褪皮)等。对于青少年来说,夜观还能够让观察者屏蔽冗杂信息,而专注于电筒光笼罩的那一片范围内,这对专注力和观察力是非常好的训练。同时,夜晚和夜行生物,本身自有它们的神秘和魅力,这对好奇心超强的青少年来说,简直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夜观课程结束,我们挥手跟谢老师告别。这精彩纷呈的四个小时,仿佛醇酒,也仿佛精彩的戏剧,让我们这些观察者个个目醉神迷,不可自拔。夜色正浓,而此时的夜色,跟夜观前的夜色,已经有了质的不同——夜,原来是这么精彩,生动,华丽。

猜你喜欢

电筒农校学农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曙曦自是扶桑始:清末官绅对日本农校考察研究
感恩与报答
甘肃:建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
乡村振兴呼唤“学农爱农”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
自卫防身电筒帮您忙
超环保于电筒,你的手指就是电池
太阳能电筒
临洮农校校园园林景观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