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30汤永红胡迎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汤永红 胡迎燕

[摘 要]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全面广泛地影响着全国高校,高等农业院校也亟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格养成,培养新时代的农业人才。文章立足于农业院校的优势特点,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从新时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能力素养等方面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进行了探讨,以期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发挥协同互补的效应。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这就是说,我国大学所有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每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三观都有一定的作用。目前,课程思政的概念已逐渐渗透于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者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把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基于此,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就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授课范围广。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它承载着很多文化内容,学生通过英语可接触很多西方文化,学生心中必然会有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故而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重建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进行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世界文明史上灿烂的篇章,值得我们传承和创新。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不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史和农俗文化。因此,研究如何在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如何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并学会用英语介绍和讲述农业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近年来,各高校都努力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精品课程;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优化,这些都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其教师团队早在2015年就主动尝试编写介绍中国农业史和世界农业史的英语读本,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以农业为特色的网络在线课程——“英语话农史·成语篇”和“英语话农史·华夏篇”,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中国农业文明的高质量英语学习材料,还增强了学生“爱农知农服务于农”的素养,也能为国家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农业人才。

二、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一)明确新时代教学目标,加强思政理念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从而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的发展需求。学校要加快英语教育的发展,推进英语教育的现代化,办好社会需要的英语教育,努力为我国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还应该融入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学生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三观。教师必须明确新时代的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思政意识,这样才能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引领学生。

(二)充分利用并拓展教学内容

1. 在主题导入中融入思政元素。大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有一个主题,一般在讲解课文之前通过话题讨论导入文章的主题,从而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体验与交流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和主题相关的初步认识,为深入掌握文章内容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人,要精心设计话题讨论活动,由易到难,适时地将价值观引领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融入话题讨论中。

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以下简称《教程》)第四册第四单元课文Achieving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ism 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在主题导入中,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如大自然对于人类有多重要,人与自然该怎么相处,环境保护是以大自然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等。在此,教师可结合语言学习特点,巧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给学生以提示,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不仅让学生锻炼了口语和翻译能力,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在将来以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为己任,从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内容“實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主义”的学习了。再如,《教程》第四册第五单元课文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是关于文化差异的文章。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很多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如文字、书法、音乐、建筑,以及各种思想和民俗节日等。在主题导入中,教师可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表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辨,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列举出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是生活方式上的、语言上的、价值观念上的或传统文化上的。通过比较活动,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产生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2. 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政元素。英语课程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重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逻辑和作者思想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课文的词汇、语句到篇章意义层面对思政元素进行不同程度的挖掘。

在学生进行词汇训练时,教师可以举出一些有思政内容的例句来巩固学生的词汇,如在教学integrity这个词时,可如此举例来讲解“正直诚实”之意:We shall select officials on the basis of both integrity and ability, with priority given to integrity, and on the basis of merit regardless of background. 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在语篇理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课堂教学活动对他们进行德育的引领。《教程》里的课文包含很多思政教育的元素,如人生理想、道德诚信、意志品质、金钱观、工作观、爱情观等,这些课文用不同方式生动形象地讲明了某个方面的道理,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比如,《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Spend or save—The studentsdilemma讨论了花钱还是存钱的两难困境,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主题讨论或辩论:花钱好还是存钱好?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能逐渐明白花钱和存钱的利弊,從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3. 结合农业优势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除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还应根据农业院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适当增加和拓展教学内容。例如,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可结合中华悠久的农耕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加强中国农耕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农业文化交流的能力。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外语教师团队编写的《中国农业史》和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网络在线课程“英语话农史”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方面优质的学习材料。此读本和慕课围绕着农业的起源、农业工具、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水利设施及农时农俗和中外农业交流等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了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材料中还列举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民间风俗习惯,慕课中更是图文结合、声情共茂。比如,在农业的起源里,学生能了解到农业的祖先神农和嫘祖的故事;二十四节气的学习让当代不甚了解农时农俗的大学生明白“一场秋雨一场寒”“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瑞雪兆丰年”的含义,并了解立春时咬春、鞭牛的风俗以及秋分时立蛋和粘雀嘴的习惯。再如,在中外农业交流中,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人物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为中外农业交流做出的重大贡献,使学生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此外,江西农业大学还积极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以“用英语讲述中国农耕文明故事”为主题的微视频大赛,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传播中华文明的意识,同时利用学校的农业优势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提高教师思政教育教学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除了要明确新时代的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如明确新时代思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等,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真正地爱听、爱看、爱学。

首先,教师要明白新时代思政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高校教师要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所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遵从我们的教育本心,践行高尚师德,努力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敬业、守业、乐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其次,教师要学会运用新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不言而喻,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可以将生动的视频内容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授课知识模块化、形象化。这样学生既可以系统全面地学习,又可以碎片化、目标化地学习,这符合当代学子的学习习惯,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有能力运用新时代教学手段,如微课、慕课和各种网络资源应用程序,系统化设计课程,将知识碎片化、问题化、趣味化,以生动的课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要不断更新与信息化教学配套的教学方法。目前,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大家采用。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把有益、有趣的在线教学内容和线下演讲、讨论等互动式教学的实体课堂结合起来,既能发挥线上方便、快捷、灵活的自主学习优势,又能发挥线下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尽快掌握新时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同时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可以结合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补充中国传统的农耕农俗文化。同时,教师应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政教学能力,努力探索符合农业院校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拥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宏.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案例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20(21):74-75.

[2]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4-85.

[3]莫春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J].新丝路,2021(3): 90-91.

[4]柴芸.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3(9):75-78.

[5]张茜.简析“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J].外语教育技术,2021,5(10):169-170.

[6]黄冰,曹仕燕.师范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途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5):58-59.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