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看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2-05-30梁艳莲刘怿黄华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天井岭南江南

梁艳莲 刘怿 黄华明

摘 要:对江南和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二者之间气候与建筑的辩证关系,探讨建筑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地域性空间形态,及其对于当代建筑的需求创造性转化的地域特征和生态价值,研究地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江南建筑;岭南建筑;空间形态;地域文化;当代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南粤古村落‘活态保护模式研究”(19YJC760067)阶段性成果。

地域文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文明由其有形的建筑因素和无形的人文因素构成。纵观现代建筑的发展史,建筑中的地域文化逐渐被多元现代文化所替代,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出现同质化现象,忽视了建筑本土文化的传承,使得建筑的地域性特色出现了缺失的危机。面对现阶段建筑同质化的现象,传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传承逐渐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传统建筑中的文化价值。江南与岭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两个重要发展地区,其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呈现出的多元文化格局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彰显地域性建筑魅力的表现形式,以开放性吸收和表现创造给予了当代建筑借鉴于传统而推陈出新的新样式参考。同时,其适应自然的空间营造经验和生态智慧也为现代建筑生态理念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无论是对地域元素的挖掘、对本土文化的重塑、对民族建筑的创新,还是对生态技术的积极探索,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给予设计创作的切入点更加鲜明。因此,探讨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来说很有必要。

一、江南与岭南气候的差异性

江南和岭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史上最具特色的两大地区,代表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江南与岭南都属于南方地区,却拥有不同的地域环境。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岭南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炎热潮湿且多台风。江南水网丰富,建筑多依水而建,因此空气湿气重;岭南相比于江南而言,夏季炎热多雨,建筑为排湿散热多采取密集式的方式而建。因地区气候的差异性和相对性,江南和岭南建筑的形式为适应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秩序。其中,二者皆要具有建筑防雨、防热、防潮、通风的物理功能,但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和装饰上却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二者的对比,呈现出来的是人对地域性气候的合理有效驾驭。

二、江南与岭南建筑空间形态的地域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的特征体现,包括气候层面、建筑层面和文化层面。建筑层面和文化层面皆因自然环境与人而生,因人要适应自然而创造了建筑,才有了群体生活和社会环境,从而形成了地方文化。因此,建筑作为自然与人之间的媒介,在地方滋生文化的过程中占据重要成分。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聚落是最典型的文化传承载体[1]。那么,形成聚落的建筑则成为重要的传承因素。地域文化与地域气候、人文理念和建筑形态等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方土地的地域性、独特性和文化性。因此,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是适应地域气候而形成的文化产物,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递进作用。

(一)江南与岭南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类型

地理环境决定了建筑形式的独特性。江南的水系发达,建筑布局多以水为主,围绕水而向四周扩散。江南典型的建筑群布局以横巷为主、纵巷为辅,呈现为“房—街—河—街—房”的面河式形式和“房—河—房—街—房—河—房”的背河式形式。室内空间布局多为“口”字型、“凹”字型、“日”字型、“H”型,主要由敞厅、避弄、天井、廊道和庭院所组成。岭南地区由于炎热多雨,建筑必须具有防潮、防雨、防热和通风的物理功能。为此,建筑群布局以梳式布局和密集式布局为主,且多在屋前设置大池塘,以横巷和纵巷的作用引导风,从而起到通风降温的效果。室内空间布局多为一开间和三开间的形式,主要由敞厅、冷巷、天井和庭院所组成。岭南建筑为适应自然而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逻辑,从而衍生出“敞廳—冷巷—天井”“敞厅—冷巷—天井—庭院”等多种形式。江南与岭南传统建筑的内部环境为适应自然在院内皆设天井,采取外封闭、内开放的空间形态。无论是江南建筑的天井和避弄,还是岭南建筑的天井和冷巷,皆为建筑空间形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担任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联系的渠道,同时也是建筑生态系统中的通风口和出风口。

(二)江南与岭南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第一,巷弄空间的连接性。江南与岭南不少建筑设多进式空间,或由多个单元组成更大的封闭式院落空间。在各组院落之间,以避弄或冷巷相连,在满足院落交通方便需求的同时,还为封闭式的内部空间与开敞式的外部空间创造联系,便于将外界的光线和风引入内部空间中,形成静态元素接收动态元素的诱导路径。并且,院落空间与天井的缓冲空间相结合,可形成合理且有效的进出风口,从而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

第二,廊式空间的独特性。由于江南地区多雨,建筑多设檐廊、走廊和回廊,一般在商业建筑中,多为上楼下廊、前廊后屋的表现方式。在商铺门前和天井中多设檐廊,由天井至后门贯穿了前门与后门的通行。而岭南的商业建筑是外廊空间连廊连柱,形成立面完整统一的形式,在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二者不仅实现了通行的方便,还为人们遮风挡雨,以此形成了交往和纳凉的空间。

第三,水系空间的复合性。江南地区由于水系丰富,其“房—街—河—街—房”的建筑形式为建筑的内部空间构建了相互递进的复合空间。房前以街相隔有河道,或房后有河道,形成了面河式或背河式的空间形态。河道的间隔设置以其多重空间的复合性,为建筑的前后部空间通风采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岭南不同于江南水网的纵横交错,其水系空间仍以梳式布局的纵巷为规划秩序,辅助内部的天井空间,形成有效的诱导路径。因此,岭南的水网密度和水系空间的复合性整体低于江南,但基于相似的地理环境,两地水系空间均以水道为聚落内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2]。

第四,天井空间的过渡性。建筑为减少西晒,扩大朝向好的区域而加大进深,且防潮防火建筑较为封闭,外部几乎不开窗,因此建筑多呈现封闭的状态。江南建筑以天井形成建筑“中厅—檐廊—天井—檐廊—廳”的过渡空间,岭南建筑则构成“厅—冷巷—天井—冷巷—厅”的过渡空间。天井的采用使大进深的建筑尽可能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平衡建筑不同区域所产生的空间差异性。这种满足气候适应性的空间布局思维在追求低技术、低成本的发展潮流中,无疑为建筑与自然之间寻求了新的参考因素,为现代建筑的生态语境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向。

三、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中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

研究传统建筑的意义在于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对传统建筑技术进行发扬[3]。因此,对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地域性特征,如何取其精华并以现代建筑的生态理念为基础进行合理的、理性的创造性转化,是研究传统建筑空间形态当代价值的核心所在。

(一)建筑空间形态的创造性转化

传统建筑空间形态有其特定的空间语境,提炼出的原型在新的空间中运用需要完成一定的形态转换[4]。转换,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符合现代建筑生态理念的方式将其转化的一种创造性设计。其中,天井和冷巷作为重要的提取因素,其创造性和协调性是地域文化反映在建筑空间形态上的营造特征。因此,取传统建筑之精华,并将其合理运用到现代建筑的空间营造中,是重塑地域文化的新形式和新的发展路向。首先,结合现代建筑的生态发展理念,在建筑空间的营造中保留中庭主导的特性,即天井的主导性。中庭作为天井创造设计的新形式,在现代建筑的构筑中可实现由内部引导向四周扩散的形态特性。其次,由冷巷和避弄创造性转化而成的廊道空间可形成内部循环,借助廊道空间形成外界与内部的缓冲区域,以此创建人与自然的延伸空间,从而强调建筑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媒介的作用。

强调建筑的媒介作用,即从建筑与自然的适应性向空间与人的转换,实际上是赋予建筑空间形态构成新的参考因素,构建空间的结构秩序。空间构成要素的重点提取并转换,是在创造性的设计转化中实现传统建筑空间营造智慧的继承和发展,是基于建筑本身的地域文化意味进行的深入挖掘[5]。创造性的设计转化是建筑为适应自然发展,并以人为基本考虑因素而创造的设计方式。因此,实现建筑空间形态的创造性转化,实际上是构建空间形态与人的互动关系。不同的空间组合可创建不同的关系,而不同空间的动态连接则将不同结构的空间进行新的组合[6]。江南与岭南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中的天井、冷巷与避弄,以及廊空间的构成因素,从形式、结构和适应性上对现代建筑的空间营造进行了转换,所呈现出的中庭主导、廊道辅助新形式,为人和自然的互动关系创造了新的空间路径。在实践中,将其植入体型巨大的方块型建筑中,无论是居中式植入,还是错落式植入,都对方块型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了新的空间建构,并以此完成空间环境给予人的生态感知,从而构建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

(二)地域性空间营造的当代价值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不同的建筑文化。地域建筑作为直接反映人与地域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种种作用力互动关系的物质载体[7],不仅仅是一个用于居住的功能实体,更是地域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分布规律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滋养。其空间形态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是建筑适应地域环境的必然结果。城市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和空间环境,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综合表现,其以物质空间形态向人们表达其文化内涵[8]。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阶段中的文化记录载体,充分反映了各个地域建筑发展的自然适应性和人文理念。城市发展既需要建筑发展,营造建筑的新空间形态,又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中的营造智慧和生态特征,从呈现出来的地域文化中准确把握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组织逻辑,并将空间形态中天井和巷弄构件作为基本单位,在满足建筑空间环境生态要求的基础上,创新创造设计新的建筑,赋予建筑空间新形式的文脉体系。通过合理规划和有组织的围合形成的有机建筑空间体系,是建筑空间形态新营造的意义所在。

面对现代建筑生态理念的发展,建筑营造应当实现新的空间组织形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潜能,活用各自特色,形成相对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从而呈现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历史价值。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保留至今,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营造智慧在当代建筑的生态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对现代建筑空间形态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推进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保留与创新发展的融合,是在尊重建筑发展的自身规律上创造新的空间形态,展现新的空间关系,并精准回应地域文化给予建筑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地方个性。在实现传统建筑智慧给予建筑新空间形态发展的可能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提升建筑中每个空间构件自身的本土价值和营造价值。

四、结语

深入挖掘江南与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类型与特征,分析其在地域气候的适应下所呈现出的空间组织关系,以及建筑空间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新建筑中的创造性转化方式,以此探讨地域文化给予建筑空间形态合理规划的全新组织逻辑。同时,在现代建筑生态理念的发展下,探讨建筑空间形态中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特征,综合考虑自然、建筑和人的共生关系,以创造新的空间路径,实现建筑给予人的生态感知。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传统建筑空间形态对于当代建筑生态发展的参考价值,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新的空间形态,以明确地域文化给予建筑的潜在可能性,从而实现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给予当代建筑生态发展的本土价值。

参考文献:

[1]夏登江,黄东升.传统聚落开发与文化传承[J].艺术评论,2016(1):143-146.

[2]施瑛,潘莹.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J].南方建筑,2011(3):70-78.

[3]梅文兵.基于生态理念的岭南民居气候特征研究[J].美术大观,2018(4):96-97.

[4]苑明亮.从“转换”手法开始的传统形态创造性转化探究:以民俗村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为个案的解读[J].艺术工作,2018(4):94-97.

[5]郭君姝.从过去窥向未来:中国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美术大观,2018(7):98-99.

[6]郭旭阳.基于展示主题内涵呈现的展馆空间创新设计[J].艺术工作,2018(4):100-102.

[7]周学鹰,马晓.中国江南水乡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

[8]齐伟民.流逝的时间与连续的空间:天津西开教堂建筑及景观环境设计的解读与思考[J].艺术工作,2017(5):81-83.

作者简介:

梁艳莲,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助教,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生态环境与设计、文化遗产保护。

刘怿,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空间的可持续保护与再利用。

黄华明(通讯作者),硕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生态环境与设计、艺术理论与创作、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天井岭南江南
忆岭南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雨岭南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校园的天井花园
易说岭南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