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必要性及方法

2022-05-30陆秀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必要性高中英语

陆秀珍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也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等进行深入解读,回答What、Why、How等问题,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维度的考查要求,促使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文本解读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在分析文本解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中的一个文本为例,展示两位教师的文本解读案例,总结出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6-0025-03

2020年广西高考英语一本线对应分为近十年最低。笔者对所任课班级的参加完2020年高考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反映出以下事实:考生复习的时间够长,平时针对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在高考中,阅读理解对许多考生来说仍然是难题;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英语书面表达题要求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剧情改编,但是接受调查的53.06%的学生表示不记得高中课本的内容;学生普遍觉得高考阅读理解题很难,特别是涉及主旨大意、文章结构和推理判断的题,得分率很低。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是不是平时笔者在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所侧重的方面与高考所考查的阅读能力侧重点有差异?是不是笔者平时在阅读教学前进行的语篇文本解读存在不足?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为了寻求答案,笔者开展了本文相关研究。

一、文本概念的界定

文本有很多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方向对文本有不同的界定。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需要对文本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将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和历年高考真题所使用的文本各选一部分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文本解读的必要性

(一)文本解读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对语言(词汇和结构)和信息(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细节)进行表层的理解,而且要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关注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了解文本中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进而鉴赏语言文化(葛炳芳,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倡教师围绕主题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通过语篇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文章结构掌握语言知识。

(二)文本解读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实到考试评价中,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能够促进高中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的、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目前,广西所使用的高考全国Ⅲ卷多方面体现了这个评价体系的精神。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单纯让学生寻求文章主旨大意,进行脱离语境的词汇讲解,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文本解读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项基本功。教师需要根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及其提倡的评价方式,改变平时备课和教学的思路。

(三)文本解读是解决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词汇和语法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引导学生学习词汇背后的文化概念、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王蔷,2017)。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语言知识和语篇意义分离会导致学生仅能读懂语篇词句的表面含义,不懂文章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很好地领悟语篇背后的文化,思维方式受限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教师对教学所用语篇的理解、分析和应用,是有效实施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王蔷  等,2019)。只有当教师对语篇解读的角度发生变化,教学观念和教学设计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阅读教学才会真正从语言教学走向语篇教学,实现整体阅读教学。

三、如何进行文本解读

阅读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包括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从传统的bottom-up到top-down的阅读教学设计理念的改变,体现出阅读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的成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已经专业化。与文本解读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吴晓兰(2019)对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文本解读进行了探究。魏调平(2020)提出可对文本进行陌生化解读和教师专业化解读。王蔷等(2019)提出语篇研读包括对语篇的主题、内容、作者意图、写作手法、语言修辞等进行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对语篇的深入解读需要教师首先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問题;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的问题;语篇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该关注文本属于哪个主题。课标指出,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主题语境。教师如果能分析文本属哪类主题,自然能从单元的角度关注文本的内容,重视主题意义的分析,深挖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避免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此外,教师应该关注文本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的结构,其语言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弄清了文本类型,就更容易分析文本的结构和语言,分析其如何体现文本主题。这样,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会围绕文本整体内容展开,继而推动学生文本分析能力的提升。

四、文本解读案例分析

下面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部分的一个文本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文本大概的内容是一群科学家通过收集莫高窟的照片来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下面引用两位教师对该文本的解读进行分析。

【教师A文本解读】

What:文章讲述了一群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起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故事,介绍了莫高窟的重要文化地位,阐述了科学家保护莫高窟的重要意义。

Why: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唤起人们保护莫高窟文化的意识。

How:文章是新闻报道类的文体,开头段介绍了科学家的工作内容,中间部分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地位,结尾部分介绍了科学家保护莫高窟文化的意义。

评析: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看,虽然教师A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但是解读过于粗糙,只是涉及文本内容、写作目的、文体类型等,并没有分析文本所属的主题,没有立足于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分析,没有深挖文本的育人价值、结构和语言特色。这样的文本解读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找不准重点,陷入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即提几个问题,解释一些词的用法,脱离语境地进行碎片化教学。

【教师B文本解读】

What:文章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化遗产,通过针对听、说、读、看、写的文本,介绍了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文化遗产带来了威胁,呼吁人們通过自己的行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篇文章是Reading for Writing 部分的文本。文章的标题概括了全文的主旨——通过数码图像保护文化。文中用了两幅图片,第一幅是莫高窟的壁画,第二幅是莫高窟的外观。文章第一段介绍了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一群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努力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赏识度。科学家用的方法是拍摄和收集莫高窟的数字图像。第二段介绍了莫高窟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即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站,同时也是很多国家历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仍有很多游客来参观莫高窟。美国甚至在盖蒂博物馆复制了莫高窟的几个洞窟来供人们欣赏。第三段介绍这些科学家通过在网上发布这些照片,希望更多的人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产生兴趣,也希望进一步教育人们懂得欣赏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Why: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类的文章,通对一群科学家保护莫高窟的真实报道,告诉读者欣赏和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文章叙述翔实,有说服力。

How:本文是新闻报道类的文章,结构是标题—主体—结语。标题“Promoting Culture Through Digital Images”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文章开头说明时间和地点的斜体字是新闻稿件的标志性语言。文章第一段介绍了Who(a group of researchers and scientists)、What(working together)、Why(to help increase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of Chinas ancient cultural heritage)。第二段介绍了莫高窟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三段说明了科学家们保护莫高窟的目的,用了两个不定式短语——to promote even wider interest和to further educate people 来解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章结尾还直接引用了一位项目研究者的话,这样符合文体的语言风格,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也更能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强化本单元的育人功能。

评析:教师B围绕单元主题语境——人与自然,围绕单元的主题意义和育人价值——保护文化遗产来进行文本解读,全面分析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详细解读了文本的写作类型——新闻报道,写作结构——“标题—主体—结语”,语言特点以及主题意义——呼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保护文化遗产。教师B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分析,领悟了文本的育人价值,真正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进行了文本解读。

五、文本解读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本解读要立足于单元整体

很多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只是对文本进行孤立分析,没有立足于单元整体。这样的文本解读会导致教师对每个文本都孤立地进行碎片化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时脱离语境,不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

(二)文本解读要服务于教学

整体来看,文本解读会受到教师个人语言知识、职业素养、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前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具有科学性、高效性的前提条件。文本解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文本解读要最终落实到课堂,服务于教学,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文本解读是对英语教师在综合能力方面的挑战。文本解读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站在较高的层面,从多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深入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  王蔷,钱小芳,周敏.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40-47,92.

[4]  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1-16.

[5]  葛炳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2):94-98.

[6]  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2017(2):19-23.

[7]  魏调平.教师教学文本解读的目的、过程与层次[J].课程教学研究,2020(12):85-89.

[8]  吴晓兰.指向高阶思维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教学探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9(5),80-85,109.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必要性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