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傲慢与偏见》经久不衰的背后

2022-05-30王欣慰

博览群书 2022年7期
关键词:达西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

王欣慰

随着以视觉为中心的影像文化取得主流地位,越来越多以经典名著作品为剧作蓝本的文化生产,通过原生的文学场景和后置的电影镜头的“联姻”,创造出了一道崭新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跨媒介的文化事件,文学名著进入电影,是将文字投射于银幕之上以影像化的方式加以改编创作。电影《傲慢与偏见》源自奥斯汀的同名小说,这部经典之作于2005年再次被搬上了荧屏,让初始于纸上的爱恋,在光影的映画中触手可及,两种媒介以不同的表现方式,最终达到精神上的殊途同归。

电影《傲慢与偏见》主要围绕着一个出生于乡村中产家庭的女孩伊丽莎白展开,以她对爱情的追求历程为故事核心,讲述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因为各自的傲慢和偏见产生误会,经历一番周折后,二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导演乔·怀特以独特的影视语言叙说,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元素的加持,完美迎合了现代大众的观赏趣味和审美追求。影片对于自由而平等的女性权利的关照,以及对情感与物质并重的婚恋观的倡导,时至今日,仍给受众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启迪。

从文学到电影的承袭:经典艺术精髓的保留

改编作为一种带有强烈互文性特征的艺术实践,是连接两个文本、两种阅读语境的中间环节。小说改编之所以能够过成为电影领域中的现象级文化事件,是因为有叙事性作为坚固桥梁,连接二者进行反复对话。文学作品作为影视改编的源头,其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情节关系、人物形象、美学风格往往会对同名电影奠定基础。

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原著中的人物设定,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与还原。除了在人物造型上贴合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生活背景等,导演充分利用场面描写,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风貌。

电影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保留了两场舞会进行重点叙述,塑造出诸多饱满且真实的人物形象。如:愚昧无知的贝内特太太、狡黠与聪慧的伊丽莎白、温柔善良内敛的简……这些人物不仅仅是一个个独具特性的个体,更是当时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社会的缩影。宾利和达西作为两个外来者,一经入场便吸引了全场人的注意。性格温和、友好绅士的宾利,成为众多女性追猎的目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达西,因不善交际而显露出傲慢和不近人情,引发了伊丽莎白深深的偏见。作为故事中的灵魂人物,达西与伊丽莎白分别代表着上层阶级与中层阶级,二人的傲慢与偏见,来源于当时社会封建的等级观念,经由人物性格的强化,逐渐形成壁垒。电影围绕着傲慢与偏见,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不同等级之间的人们产生的隔阂。

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指的是“将文学语言中的丰富的意涵、无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等转换为具象化的视觉实体,从而实现文学语言的视觉语言化,文学文本的立体化、鲜活化、生动化表达”。小说中多次通过人物之间的多重对话来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电影导演尽可能地贴近原著基调,對于人物对话进行有重点的选取,延续了小说借助讽刺手法来展现和彰显当时英国社会盛行的思想观念。在当时社会环境中,财富是衡量女性婚姻好坏的首要标准。影片一开头,便引出了贝内特夫妇二人在女儿们婚事上产生的分歧。贝内特太太迫切地想要女儿们在短时间内嫁给有钱人,此时,人物较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加上刻薄的语气,突出了贝内特太太虚荣愚钝、贪图名利的性格。借以贝内特先生的反应,将原著中强烈的反讽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对当时功利型婚姻观念的批判和反思。

此外,影片还多次出现具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对话,起到塑造人物形象助推情节发展的作用。例如:具有大男子主义的柯林斯作为整部影片中较为典型的喜剧形象,以为自己拥有了财富和社会地位,就是女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夫婿候选人。在求婚时他对伊丽莎白颐指气使,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断然拒绝。电影在人物语言上加强了戏剧性的反讽构思,无不体现出柯林斯腐旧无知、狂妄自负的特点。此时,电影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的承袭,让文字的逻辑与想象在影像中得到了复活,唤起观众对原著文本阅读的记忆,形成了一种互为映照、互为补充的文化景观。

从小说到电影的创新:视听审美上的重构

从小说转变到电影,需将文学思维转变成视听思维。原著小说《傲慢与偏见》给予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令人心旌摇动。电影导演则按照一定的审美优势和视听手段,以诉诸感官的运动画面再现物质现实,不仅完成了对场景由“虚”入“实”的意象转换,更通过改动小说情节,借助听觉元素外延出了更为宽广的意象空间和艺术力量。

原著中作者简·奥斯汀对景物细节的刻画着墨不多,具体的画面感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进行构建,但这恰恰为电影留下了宽广的改编空间。导演乔·怀特精准地捕捉到了传统英式乡间的社会风貌,对于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场景和田园风光,以及上流社会中奢华建筑选取的恰到好处,使得影片处处充满着浓重的英伦气息,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此时,文字构建出的想象空间,经由影像世界的再次加工,向观众徐徐打开了一幅极具英国风韵的具象的、直观的视觉空间。在保留原著整体风格基调的前提下,导演还将具有现代审美特征的服装道具引入影片,使影片画面能够较好地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除了镜头之下美轮美奂的英国本土化场景,影片在保留和维持原有故事感的同时,对小说中分散的情节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使得故事线索更为紧凑和密集。影片重点围绕伊丽莎白与达西由于彼此的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主要线索展开描写,省去了一些旁枝侧节,以更符合影像化的叙述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故事进行演绎。例如简患感冒这一场景的描绘,小说中需借助医生讲述来描写病情,但在影像画面中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简的病情,因此医生这一角色便拥有了不在场的可能。

电影对小说的创新改编,还表现在听觉世界的构建,借助听觉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波涛汹涌,百转千折的情感历程。影片以黎明拉开序幕,女主人公捧着一本书独自漫步,悠扬而宁静的钢琴声伴着阳光倾泻而下,搭配着恬静淡雅的英国乡村美景,为影片增添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影片开场不久,在第一次舞会悠扬的圆舞曲声中,一对对男女排队成列随着乐曲集体起舞,音乐如同火把一般,点燃了每个人内心的心潮澎湃。第二次舞会上,音乐最初采用了高贵典雅的小提琴独奏,犹如伊丽莎白内心的独白,随着大提琴的加入,仿佛男女主角的心灵对话,尽管没有语言上的沟通,依旧让观众感受到二人之间忐忑不安的情感交流。

比起原著中的场景,导演增设了一场达西雨中告白的情节,巧妙的借助自然界中的音响展现人物的心理。在这一场景中,人物的头发均被雨水打湿,四下除去雨声寂寥无人。达西借着雨声鼓起勇气向伊丽莎白告,但是其言语中却透露出对社会阶层和贵族身份的片面维护,他认为理智与情感上的矛盾令他非常痛苦。面对着达西傲慢的态度与充满矛盾的爱意,伊丽莎白厌恶不已。此时,定音鼓的出现犹如喷薄的情感一泄如注,弦乐与打击乐的合奏气势汹涌,强大的冲击力激起了伊丽莎白内心的愤怒。随着骤雨抽打着地面,二人之间积压已久的傲慢与偏见,在这一刻得到爆发。伊丽莎白毫不留情的拒绝和指责,给达西泼了一盆彻头彻尾的冷水。伴随着雷声轰鸣雨水淅沥,一切都在顷刻间崩塌……最终,告白以争吵结束,二人不欢而散。这一情节堪称全剧戏剧冲突最激烈的戏份之一,也是二人情感上的转折点。达西通过第一次告白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大和鲁莽,两个人的感情也因为这一幕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从小说到电影的传播:精神情感上的时代共鸣

现代电影是文学经典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得以传播和生存的一种必然方式。文学经典的影视化改编重点在于寻找到具有社会普适性的情感共鸣点。尽管《傲慢与偏见》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要追溯到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但故事中的理想爱情故事,依旧是现代人们所追捧的。由此,电影与小说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凝结成了一种“情感共同体”,从而突破了时代的局限性,拥有成为经典的潜质。与此同时,新版《傲慢与偏见》融合了傳统与现代的审美元素,既满足了原著粉的还原愿景,又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播过程中,电影借助媒介平台的延伸,实现了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理想性、持久性的表达。

爱情是《傲慢与偏见》中贯穿小说全篇的重要因素,作者将更多笔墨放在了对人权、爱情和婚姻的探讨上,呈现了四种典型性案例互为对照。伊丽莎白所处的是一个阶级分明的乡村社会,继承制度迫使年轻女性长期处于一种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的状态之中,须通过缔结婚姻来提高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先后两次拒绝了柯林斯先生和达西先生的求婚,她认为婚姻需要有爱情作为前提,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应该是真诚而纯粹的,不应被财富的多寡左右。伊丽莎白对腐朽的婚姻制度的强烈反抗,正是作者简·奥斯汀女性主义婚姻观的体现。

人人都向往爱情,讴歌最纯洁、简单的爱情。因此,恋爱观与婚姻观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尽管简·奥斯汀的时代已经远去,但人们对于美好人生与幸福婚姻的追求依旧不变。与此同时,小说《傲慢与偏见》所传达出的强烈的女性平权思想,以及对当时女性思想解放意识的倡导,与新一代年轻女性的婚姻观不谋而合。电影改编,将原著主题精髓与当下的文化背景相融合,进一步深化诠释,帮助现代女性观众获得独立意识并找到自我。因此,可以发现作品中所传达出的超越时代的婚恋观和人生观,正持续地带给不同时代的人以普适性的启发和正向的精神引导。

传统文学的传播受限于读者的文化背景,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影像艺术,凭借着人类接收视听信息的共通性,收获了更大范围的观众群体。小说经过影像改编,在精神内涵上、叙述方式上呈现出大众化、简单化的传播特点,令观众透过光影产生共鸣并感同身受。

电影作品在改编之初便拥有了一批对原著充满眷恋的观众群体。改编者通过忠实性的保留与继承,赋予影像画面以文学性底蕴,除了吸引原著党的关注以外;更借助影视技术加以创新改编,填补文字视听上的空白,捕捉新观众群体的兴趣。此时,带着小说原著灵魂的电影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一方面,视觉化的《傲慢与偏见》以精致的服装、唯美的镜头,完美复刻原著清新宜人的时代风貌,契合了现代都市人对简单、纯粹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人们在观影时得以忘却现实中繁忙的都市生活,获得暂时性的心理休憩;另一方面,源于生活的电影改编,有着现实的落脚点。影片人物所遇到的问题,例如:长辈的催婚劝嫁,人们追寻爱情中的平等与尊重……即便是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拥有着不会过时的当下性。文学与电影的结合与共生,以视听文本延续着文学作品的生命力,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所传播与接受。此外,随着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受众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弹幕、论坛的方式对名著改编后的电影进行及时性的反馈和评介,赋予了作品以新的内涵和文化意识,从而达到文学、电影与社会的关联与互动。如此一来,经典文本在传承的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活力。

夏衍曾表示一个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好的思想内容,对广大观众有教育意义;其次,要有比较完整紧凑的故事情节;最后,要有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基于以上,可以看出被奉为经典小说的《傲慢与偏见》,饱含着电影剧本所必须具备的若干要素。这部经典名著被不断的改编搬上银幕,之所以在历史的沧桑巨变后依然青春常在,并非是因囿于文本的简单重复,而是以新的艺术形式对原著进行了承袭与重构,借助经典的躯壳阐发新的意义。

名著改编需有文学性的附丽加以影视化的创新,才能使其保持永久的魅力。因此,传统文学和当代电影都要放下“傲慢”与“偏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渠道的传播,以包容和谦虚的态度相互借力,方能创作出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0级硕士。)

猜你喜欢

达西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傲慢与偏见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GC-MS法分析藏药坐珠达西中的化学成分
堤坝Forchheimei型非达西渗流场特性分析
靖边气田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