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寻

2022-05-30姚晨晖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问题

姚晨晖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20-0104-03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教师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学习效果却并未见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问题

1.1 小组合作分组不科学

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存在着分组比较随意的现象,常常会让学生自愿分组,或者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就近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比较快捷方便,但是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因素.

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足够认识到,科学合理分组产生的教学效果会优于随意分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在很多乡镇学校,一个教师要负责好几个班级,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了解,在教学上更趋向于表面形式,并不真正追求教学效果的提升.由于分组的随意性,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起到互补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教学效果,还影响了课堂纪律,让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1.2 合作学习呈现形式主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呈现出形式主义.

部分教师在讲课时依旧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只有在公开课时才会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主义作风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部分教师虽然也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常常采用这种形式,但是主要是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追求表面的效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没有精心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问题上,呈现出随意性,该展开小组讨论的环节,进行了统一的教学,该统一讲解的地方却又展开了讨论,没有发挥出小组讨论的作用,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的形式.

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提高自身运用科学行进教学方法的能力.

1.3 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开放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环境比较自由活跃,这样课堂的纪律相对松散很多,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有时教师会布置了实验任务,就让学生们分组实验不予理会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比较放松置身事外,在小组任务里滥竽充数,通常小组合作的任务都是由一些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完成的,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本不参与任务讨论和实施;有些学生比较自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发表了也可能因为不正确被否定;有些学生比較强势,再加上学习能力比较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等.这些都就极大地影响了小组合作的效果,使小组合作成了部分学优生的专场,没有发挥出合作的作用.

1.4 合作过程不好把控

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实施的过程不好把控.因为也不确定学生们需要多久才可以完成合作任务,如果留的时间短,讨论不出结果出来;如果留的时间长,又有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如果教师在思路上指点,很容易让学生们的自主探索失去意义;如果不指点,学生们可能久久讨论不出结果来.此外还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合作讨论过程中,发生争吵的现象,小组成员间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争吵,小组与小组间也有可能,会因为争抢实验器材等问题而发生争吵,总之也会有很多意外因素出现,教师们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能力.

1.5 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是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水平和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机制与考核机制,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但是真正教学质量如何,没办法有效的进行衡量.

比如学校会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但这种时候会更多的关注教学的形式,关注教学的气氛,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效果、合作过程,无法有效的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会更加关注小组的完成任务的准确度与速度,对于一些个人比较积极,但是小组效率慢的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其积极性.对于学生在个人基础上的进步,较难显现出来,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参与积极性、学习态度、创新意识方面的评价相对较少.

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对策

2.1 科学合理分组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不同,无法把学生们具体的量化进行分组,但是在分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人尽其才,提升小组的整体能力.

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的态度,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并不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行进教学方法的作用,然后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合作教学的优势.其次教师要花精力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听教师的话,喜欢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掌握班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理的分组.小组的人员控制在4到6人一组,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要相当,这样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竞赛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水平相当可以使竞赛更加公平.每个小组要配置一个学优生,一个学困生,一个纪律员,一个小组长,一个资料员,一个活跃成员.学优生来引领合作思路,纪律员负责维持纪律,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资料员负责收集资料,活跃成员负责带动氛围,发散思维,让每个成员都有任务在身,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增加他们的合作意识.

针对上面小组合作问题中,论述的几种比较典型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让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成员,来负责小组任务的分配;让纪律不好的学生来管小组纪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短板理论,让每个学困生成为小组的代表,在进行比赛或者代表小组回答问题时,都由学困生来代表小组,这样会更大程度的发挥小组的作用,也避免学优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教师要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属于自己的,适用于本班的教学经验.

2.2 避免形式主义

教师要提高自身使用小组合作教学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方式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发挥小组合作的教学优势,而不是只在公开课中用,只用小组合作来丰富教学的形式.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充分掌握教学的内容,提前备课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考虑,对小组合作的问题和合作时机进行合理设计,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把控.

在选择小组合作问题时,选择一些具有讨论价值,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当学生对问题有多种看法时,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思路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当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的时候,也适合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大胆质疑,深入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当学习中遇到开放性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发挥;当学习中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时候,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學习,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联想一下:夏天高温天气,为什么有时向地下洒水,会觉得变凉爽了,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当学生了解了物质的不同状态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列举.

2.3 有效把握合作过程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合作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把控.教师在选择讨论问题时,要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可以通过短时间讨论完成的问题,如果问题比较难,可以分成几个问题,逐步的进行讨论,让讨论的难度递进式上升,避免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一次性讨论,造成合作讨论的时间不好把控.

教师在布置了讨论任务后,要给学生留一些进行思考的时间,根据教学安排,合理设置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对小组讨论的时间进行灵活掌控,如果时间充裕,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如果时间实在不允许,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要巡回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讨论积极性、个人的进步进行观察,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评论中,对学生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并且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最后,还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对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和反思.

2.4 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时,要更加注重小组合作的综合效果,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建设.教师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不光要考虑小组完成任务的速度与准确度,还要对小组成员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进行肯定,对学生个人的努力与进步进行肯定.

而且,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给予简单的评价,还要丰富评价的形式,比如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乃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为此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来引导学生互评,以便学生能够认真的聆听他人的发言,并以手势来表示出对与错,同时采取流利、科学的语言加以评价,促使学生共同去探寻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由此积极的改正与完善,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看到团体的力量,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通过亲身参与讨论与实践,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来延伸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不仅会帮助学生突破所学的物理重难点知识,还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与记忆,以此来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与学习能力,最终在整体上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与实效性的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金星.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7):80-81.

[2] 蔡宗刚.初中物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9(13):180.

[3] 任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1):29-30.

[4] 徐善勇,孙福如.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良现象及对策[J].中学物理,2021,39(10):20-22.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初中物理问题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