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尖智慧”劳动教育探索

2022-05-30张键飞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7期
关键词:指尖劳动智慧

张键飞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内在需要。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高尚的劳动品德。我校努力建构“指尖智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科渗透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现课程、课堂、课题互联互动,借助课题研究,促进“五育”融合,形成“学科+劳动”“德育+劳动”特色。

一、构建“指尖智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兼具教育性质和核心素养双重性质的“指尖智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从四方面开展。

1. 科艺创新类

开展科创类劳动实践探索活动,如人工智能、创客STEM等培养创新意识的劳动课程;将美术必修课与社团课程相结合,开设篆刻、版画等文化传承的劳动课程。每年举办科艺劳动节,开展各种活动,旨在锻炼动手能力,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

2. 日常生活劳动类

家务劳动。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探寻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各年级自由确定寒暑假劳动活动主题,通过班级推荐,学校微信公众号展示优秀作品。

职业体验。调动家长资源,开展“我跟爸妈上一天班”职业生活体验,邀请优秀家长代表、专家到校开设大讲堂,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利用社区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职业体验活动。

3. 生产劳动类

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劳动技术学校,学习使用生产工具,掌握耕种等技术,融合生物课程,开发生成劳动课程。例如,通过在校园小农田种植蔬菜、中草药,让学生体验劳动价值,体悟劳动意义,培养劳动兴趣。

4. 服务型劳动类

结合时代特点和纪念日主题,开展具有互动性、公益性的劳动教育。

校务志愿劳动课程。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或由团队、级组提供多功能志愿服务岗位,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在大型活动中负责后勤志愿服务工作。

社区志愿劳动课程。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工疗站、青年服务中心等参加公益志愿劳动服务,让学生通过自身劳动服务他人,获得成长。

二、完善“指尖智慧”学科渗透体系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不同的学习专题,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科融合教学活动,逐步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意义,形成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例如,教师在地理课中渗透“耕读文化”课程,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记录、实践、分享等形式了解耕读文化的内涵。

三、深化“五育”融合提升体系

德育: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劳动教育活动,通过多元劳动实践平台,联合家庭、社区,多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劳动教育。

智育:发挥学科渗透作用,挖掘融合资源,实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劳动育人的深度融合。

体育:探索体育活动中合理设置劳动技能的活动,如利用体育场地的清洁维护及器材维护等进行劳动教育。

美育:充分挖掘劳动教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开展改进、设计劳动工具实践活动,如版画、扎染、皮具制作等。

四、创新“指尖智慧”劳动评价体系

1. 完善评价指标

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五方面内容,纳入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美术、综合实践、生物等学科的学业评价中。以发展性评价指标为主,将学生参与劳动课程学习、劳动活动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

2. 创新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收集整理日常劳动作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写实记录,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佐证材料。

课外評价。寒暑假通过“我是家务小能手”等劳动成果征集和评选活动,以全校师生投票、网络投票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评价,针对综合投票结果和教师评价,为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证书。

活动评价。以劳动为主题,结合“五一”劳动节、中国传统节日和科艺节等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与评比活动。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项研究”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指尖智慧实践探索”(立项编号:GDHY-2020-Z-b01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指尖劳动智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热爱劳动
指尖童话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