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车女孩”黄凤:扛着生活走了20年

2022-05-30尤歌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2年7期
关键词:板车爸爸

尤歌

为爸爸扛起这个家

黄凤的名字是爸爸取的,希望她能像凤凰一样,飞出山窝,展翅翱翔。但她这只凤鸟还未离巢,就历经风雨。她的故事,要从20年前的一场意外事故说起,那年,小黄凤只有5岁。

2002年,黄凤在外打工的爸爸黄志仁从脚手架上意外摔落,造成颈椎损伤截瘫在床,脖子以下全无知觉。在医院治疗了三个月,奇迹并没有出现,家人不得不把黄志仁拉回安徽省五河县的农村老家休养。爸爸倒下了,这个家的天崩塌了下来,5岁的黄凤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但令她更加无助的是,狂风之后即将迎来暴雨。妈妈在照顾了爸爸一年时间后,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终于令她崩溃,远走他乡。七十多岁的奶奶整日以泪洗面,哭坏了双眼,几近失明。这个家的风雨从此向着幼小的黄凤身上倾斜,她的童年突然快进,被命运这只看不见的手,猝然推向生活的潮头浪尖。

无数个早晨和傍晚,当同龄人正在爸爸妈妈怀抱里撒娇嬉闹时,黄凤却在为照顾奶奶和爸爸的饮食起居而忙碌着。够不着灶台,她就站在小板凳上洗菜、煮饭;农活不够熟练,就跟着村里人学着干;给爸爸翻身力气不够,她就头拱肩扛、用牙齿咬着爸爸的衣服拉拽,还要给爸爸每天两次擦洗、按摩……

这些还不是最難的。

都说世间“除了生死无大事”,但对黄志仁来说,却是“人生除死,皆是大事”。接连而来的打击摧垮了他的精神和意志,扛起家庭重担的幼女令他心疼自责,他想放弃自己的生命,让自己解脱,也让女儿解脱。被困在病床上的黄志仁,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只有绝食,他不吃不喝也不说话,面对女儿和母亲的痛哭哀求,他紧闭着双眼,心痛绝望到无以复加。

爸爸在,家就还在。“爸爸不吃饭,我也陪着他一起不吃饭,整整三天,我们俩一口饭都没吃。”黄凤回忆说。也许是心疼女儿饿肚子,也许是舍不得丢下女儿一个人,最终黄志仁想开了。“爸爸看着我,痛哭不止,我们俩就一起哭,哭好了,我就给他喂面条,他终于又开始吃饭了。”

不放弃救治爸爸的希望

爸爸被困在床上20年,黄凤又何尝不是被困住的那个人呢?但她从来没觉得爸爸是累赘,面对生活中所有的“难以想象”与“出乎意料”,她常常一个人独自崩溃,又一个人悄悄自愈。

最艰苦的日子里,黄凤给了爸爸最温暖的陪伴和最细心的照顾。她学会了给爸爸剪头发、冲洗尿管,冬日冰凉刺骨的水里洗净爸爸弄脏的厚衣裳;她会趴在爸爸的床边,一边写作业一边讲外面的万千世界,却对自己遭受的委屈闭口不言;她也没放弃任何可以救治爸爸的希望……

2008年3月,听村里人说上海有家医院可以治爸爸的病,黄凤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找人用铁皮焊接了床架,再装上4个小轱辘,就做成了一张能移动的简易板床——她要推着爸爸去上海乞讨看病。带着家里仅有的27元钱和自己蒸的一大袋馒头,11岁的黄凤带着奶奶、推着爸爸,一家三代踏上了艰辛的问诊之路。

从村里到县城就有几十公里路,他们清晨出发,到了县城已是日落黄昏。黄凤的双肩被拉板床的布绳勒出一大片青紫,两只脚也磨出了好几个血泡,可她没在爸爸面前掉一滴泪、喊一声疼。一个好心的大巴车司机免了他们的车费,把他们带到了上海。

3月的上海寒风刺骨,黄凤推着爸爸边乞讨边寻医,带来的馒头吃完了,只好到沿街餐馆讨来残羹剩饭果腹,夜里就睡在天桥下或地下通道里。然而,希望的泡影很快破灭,寻访了几家医院后,医生们都给出了相似的答案:“你爸爸瘫痪的时间太长,神经性细胞已经坏死,我们无法医治。”第一次寻医无功而返。

爸爸劝慰女儿:“凤啊,爸这个病治不好就算了。”可黄凤没有就此放弃。2010年4月,她在央视一档节目上看到北京武警总医院能治疗爸爸这样的患者,立即拉着爸爸第二次出发了。北京武警总医院听说了黄凤的故事,破例将她的爸爸收治住院。

医生为黄志仁检查身体时,非常惊讶:“长期瘫痪卧床的患者极易出现褥疮、肺部感染、下肢血液栓塞等并发症,但黄志仁的身上没有过一处褥疮,内脏、血液检查结果都正常,说明黄凤对爸爸照顾得特别好。”

黄志仁前后接受了七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他终于能正常排汗了,胳膊和腿有了知觉,也能小幅度活动了,还可以坐在轮椅上出去晒晒太阳。虽然按照目前的医疗条件,爸爸只能恢复到这种程度,但对黄凤来说,能够帮助爸爸缓解病痛已是相当知足。

生活原本阴霾的天空裂开了一条缝,微弱的光亮终于照射进来。黄凤开心地笑了。

勇敢奔赴自己的山海

苦难是会让人更加坚强的阶梯。命运的狂风暴雨没有让黄凤抱怨不公、颓废生长,反而令她以努力、乐观和勇敢蜕变出羽翼振翅翱翔,也感染和鼓舞着更多身处不幸的人。

黄凤几次推着板车“带父求医”的孝行壮举,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板车女孩”,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家捐钱捐衣,资助黄凤上学。地方政府也为黄凤和家人办理了低保和大病医疗,还给他们申请了一套廉租房。2011年,黄凤荣获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以她的事迹为原型的电影《女儿》感动无数网友,广播连续剧《板车女孩》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广播剧类奖。

“遇见那么多有爱的帮扶,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也是从那时起,这个“淋过雨”的女孩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当一名白衣天使,更好地护理爸爸,也为他人“撑起一把伞”。

2017年,她考取了淮南市一所大学的护理专业。在学校里她刻苦学习,锻炼技能,先后获得2018年度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2018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20年的守护,让黄凤更加明白亲情可贵,拼尽全力也要守护在爸爸身边。2020年毕业季,她放弃了学校推荐去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习的机会,回到五河县五和医院工作。今年,她积极服从院内调岗安排,到神经内科做了一名住院部病房护士。在这里,陪护的家属们都夸黄凤是给患者翻身、清理最利索的护士,但没人知道的是,她已经把这项技能练了20年。

熬过了隆冬严寒,就不再惧怕雨雪风霜。坚强乐观的黄凤最喜欢的一首歌是《隐形的翅膀》,“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如今的黄凤,将带着自己的隐形翅膀,继续奔赴那场属于她自己的山海。

猜你喜欢

板车爸爸
跟着母亲去摆摊
悠悠板车情
板车
我和爸爸
爸爸
喷气的板车
爸爸冷不冷
父亲的板车
可怜的爸爸
那一次,我与爱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