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个“职场妈妈”是我人生最幸运的事

2022-05-30kun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2年7期
关键词:爸妈职场陪伴

kun

1       

听说我的职场妈妈,欠我一句“对不起”?呵呵呵,你一定是在逗我……

长了这么大,走了这么远的路,在我四舍五入快30年的人生里,我无数次感慨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而最幸运的,莫过于我有一个“职场妈妈”。

职场妈妈有什么错?职场妈妈为什么要说对不起?为人子女,我反而庆幸,妈妈能选择让她的人生里,不止有我,还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我妈生于1965年,如今年过半百,依然还是个职场妈妈。

生我那年,我妈年方27。彼时她是一名中学女教师,和我爸一样,刚刚大学毕业成为老师没有几年,工作很忙,所以我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但隔代撫养的方式,和教师子女的身份,并没有让我成为“留守儿童”。

不可否认的是,我妈也的确因为工作繁忙,忽略过我。

小时候家里分工很明确,周一到周五由爷爷奶奶照顾我,周五放学爸妈接我去过周末,周日的晚上再把我送回爷爷奶奶家。有好几次我妈都因为工作太忙、下课太晚,将我“忘”在了幼儿园。

那画面现在想想,又惨又好笑: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动画片已经开始播第二遍,身边小朋友都走了,只有我还在。

那么我有因为没看到妈妈而哇哇大哭吗?我没有,我会选一本书坐下来自己看,或者自己画画,然后继续等。

为什么啊?因为我知道妈妈一定会来,这种对妈妈的信任和安全感,让我一点都不担心我妈会不管我。事实也是如此,虽然会迟到,但我妈总会出现在教室门口,带着我最爱吃的冰激凌或面包,接我回家。

长大后,我虽然偶尔拿这件事调侃我妈,但也从不认为她需要因此愧疚或自责。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忽略”“迟到”,我收获了更多独处与自我成长的机会。

回头想想,那时候我正处于学龄初期(3~6岁),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个体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主动性和独立性,获得自主感,建立自信心。而我妈“职场妈妈”的身份,恰好起到了助攻作用。

试想,如果我妈不是职场妈妈,那我可能没机会学习如何独自玩耍,也就很难去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如果我妈不是职场妈妈,那我可能没机会在小小年纪就感受到“独立自主”的力量,获得良好的自主意识,也更难为以后拥有足够的自信打下基础。

而我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有眼界的职场人士,似乎早早就看破了这一点,所以她从不强求自己一定要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从不希冀自己能做“超人妈妈”。

不得不说,为人父母也要避免“自作多情”,很多时候所谓的自责、内疚,都是父母自己把自己推入了怪圈,是父母单方面强求自己要“完美”,觉得一点过错或疏忽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比如我爸妈几乎没去学校给我开过家长会,一方面是因为忙,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师总说我爸妈不用来……再比如我的第一次以及往后每一次舞蹈演出或主持、朗诵、辩论、考试等等,我妈也不是都在场……还比如,我进行很多第一次的尝试,或者收获很多第一次的成功时,我妈也不在场,我妈的确错过了挺多。

但我的职场妈妈,也只是错过了我的某个第一次或某个表演、尝试而已,她又没有错过我的成长、我的人生。所以她不需要内疚,更不需要觉得对不起。

2

《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这样说道: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

这几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它触动我。我现在仅仅是用键盘敲下这几个字,也觉得眼底有泪。

妈妈就是我的守护神啊,本来她只是个普通的神,但因为她是职场妈妈,所以我一直觉得她是那种很厉害的神,有很多隐藏技能的那一种。

你想啊,她又要当妈妈,还要当妻子,还要当老师……这么多身份放在一起,她居然还能有条不紊地把生活过好,把我照顾好,简直不可思议。

我妈是真忙,别看教师一年有两个假期,碰上当班主任或带毕业班,一样忙到昏天黑地。

比如我们家,俩老师,最夸张的是我中考那年,我爸是我的物理老师,每天我们实验班加课到晚上7:30,而我妈那年当班主任,带高三,晚上7:30她已经要在教室开始看学生上晚自习了,所以我们一家三口,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一起吃过晚饭。更惨的是,我妈晚上11:30下自习,她到家的时候,我基本已经睡着了。加上大家周六都要补课,所以大半年时间里,我们一家三口,只有周日的时间在一起,而我又常常因为困,会将这个白天睡过去,导致那段时间,我们彼此陪伴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样的繁忙,在我们家是常态。所以的确有很多时候,比起别人家的妈妈,我妈对我的陪伴和照顾,要少一些。

但你要说,我妈因此欠我一个“对不起”,那我绝对不干。毕竟我妈,也不是故意不陪我的,她也有苦衷啊,我为人子女,看到妈妈的辛苦,体谅、心疼她还来不及,哪顾得上抱怨?

妈妈是我的守护神啊,守护的意义在于:我知道她就在我身后,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无论我走多远、走到哪,妈妈都在那做我的后盾。而这种坚定和陪伴,并不需要她时刻在侧。

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会误解了陪伴的含义,陪伴是一种走心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形式;孩子需要的陪伴,也不是随叫随到、仆人式的照顾,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支持。

我妈就是这样,她给予我的陪伴,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里,让我觉得既不会被打扰,又能够被保护,特别踏实。而我觉得,这恰恰就是职场妈妈的优势,因为是职场妈妈,所有才拥有更多放手的机会;因为是职场妈妈,所以才更能体会独立的重要,以言传身教,传递一种独立的精神。

要知道,我们为人子女,除了能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学到很多,还会从父母的状态中,感受并获得很多。一个认可自身的职场妈妈,传递出来的一定是积极的能量,而这种对自我的肯定、对生活的积极,一定会影响到孩子。

这就是我说有一个职场妈妈很幸运的原因,比起啰里啰唆、唠唠叨叨讲道理的那些妈妈,我的职场妈妈即使一言不发,也能让我学习到很多的人生道理,因为她本身就是行走的教科书。

她神采奕奕讲课的样子,让我相信人一定有机会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她在灯下备课、阅卷的样子,让我知道无论何时都需要努力的要义;她享受生活、坚持自我的样子,让我学会如何做自己;她与父亲恩爱的样子,让我相信爱、学会爱……一切美好的样子,我的职场妈妈全都有,她的事业不仅让她闪光,也让我相信我会闪光。

所以,职场妈妈不需要说“对不起”,职场妈妈应该为自己能成为孩子的正能量而骄傲。

3

我曾经问我妈:“我让你最骄傲的地方是啥?”

我妈想都不想就说:“你有自己的主见,又很独立,能照顾自己,我很骄傲。当然,这主要是我把你养得好。”我真不知道,她怎么就这么爱夸自己。

我的独立,让我妈很骄傲,我自己也很骄傲。

有人说,孩子坚强、独立,是因为父母没有陪在身边;有人说,你这么懂事,一定没人疼吧;還有人说,孩子越来越懂事,父母越来越自责……这都是什么逻辑?我的认知不太能理解这种说法。究竟得对生活有多绝望,有多么不被人疼爱,才会觉得坚强、独立、懂事是一种悲惨啊。你们是不是对这些美好品质,有什么误会?

有很多妈妈,会陷入一种自我纠结和矛盾,她们一边企图包办孩子的大小事宜,一边嫌弃孩子自理能力不够;一边要求孩子独立一点,结果等到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又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心里很失落。

这种纠结在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表现得最明显,明明要去面对未知的是孩子,结果妈妈反而显得很不习惯、忧心忡忡,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每次看到这些妈妈,我就感慨:还好我妈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思想觉悟比较高,早早就克制了自己这种纠结。

她一直以来都秉持着“独立自主”的教育理念,和我爸两个人,对我坚决贯彻“你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我们绝不帮你也绝不干涉你”的方针,将我一路放养。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高考结束那年,送我走的时候,别人家都在上演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的大戏,唯独我爸妈,显得特别喜庆,尤其我妈,一直念叨:“太好了,终于把你送走了。”从那天开始直到今日,我爸妈依然保持着这种喜庆,他们仍旧努力工作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旅行、去露营、去打球、去约会……

看到他们这样,我倒是很高兴,一点都不心酸,甚至有点小骄傲,就像他们以我的坚强、独立为骄傲一样,我也以父母的独立为骄傲,欣慰他们没有因为我,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我也替他们高兴,因为他们的生活里不只有我,还有很多他们觉得重要的东西。而他们如此的状态,也是我的职场爸妈,这么多年来,给予我最宝贵的财富。

是他们的独立、坚韧、自我,让我有勇气做自己,也让我学着不为任何人或事而失去自己。尤其是我的妈妈,这么多年来,她虽然不如别人的妈妈那般无微不至,但她给我的爱只多不少。她可能没时间总是陪着我,我生病她也不一定总能照顾我,但她却不断努力靠近我,看我喜欢的书、了解我喜欢的东西、接触我的朋友,这就够了……

我有时候会思考,父母能帮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

很多父母做了很多,但到最后似乎孩子仍不满足,父母也依然觉得心有遗憾与愧疚。在我独自出门在外的第7个年头里,我想明白了:其实父母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教孩子拥有离开父母的能力;教孩子有能力独立生活,应对生活的苦难;教孩子有勇气去成为那个理想的自己。

以上,我想,我的父母做到了;我的职场妈妈,她做到了。

所以我说,有一个职场妈妈,有一双父母如此,是我人生最幸运的事,没有之一。

猜你喜欢

爸妈职场陪伴
陪伴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爸妈的约法三章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因为爸妈只有你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陪伴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我爱爸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