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涵盖三个层面
2022-05-30胡东辉
胡东辉
摘要:“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涵盖三个层面: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依据课程目标,规划单元作业;立足核心素养,设计课文作业;强化双基训练,落实课时作业。只有真正有效的作业,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的“双减”目标。
关键词:单元教学目标;单元作业;课文作业;课时作业
“双减”背景下,要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巩固新中考改革成果,提高语文作业的设计水平十分重要。那么,初中语文作业应该如何设计?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涵盖三个层面。
一、依据课程目标,规划单元作业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列出了8项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阅读、写作和表达交流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三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教师要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确定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作业内容。
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能使教师在单元教学中拟定更加科学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在系统、全面的训练与学习中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单元作业规划应从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出发,教师应充分研读教材,深入分析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重视单元导语,解读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特点,分析课后练习的训练重点,把握单元教学任务、要求与教学重难点,厘清教学思路,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语言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制订单元作业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定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部分,单元作业可采用同样的结构进行整体规划(见下页表1、表2)。
以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四篇课文以及写作任务,这些都围绕“美景”这一主题展开。因此,在规划单元作业时,教师要聚焦阅读和赏析写景抒情类作品,增加语言积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積累中体验和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作业的结构,避免碎片化。
二、立足核心素养,设计课文作业
2015年3月,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培育学科素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其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稳步提升。教师应当认识到,要想全面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就应具备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和长周期性等基本特征。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而要想落实语言的运用,教师就应重视语言建构。例如在《春》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学习修辞、增加课外阅读等方面逐渐增加语言积累,为语言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意境高远,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书画结合的作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思维导图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此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意境美,促进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补充文章相关资料,包括时代背景、经典作品等,从而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在一篇课文的教学或一堂课的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到某一课,教师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与侧重点,在教学中可能会突出侧重四个维度中的某一方面。笔者以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春》为例(见表3)。
三、强化双基训练,落实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是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巩固知识、体现教情与学情的重要环节。对课时作业的布置,教师要在单元整体规划、课文综合设计的统筹下,紧扣教材,面向基础,针对学情,分层设计,力求内容新颖,形式灵活,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笔者再以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春》为例(见表4)。
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在课时作业的布置上存在超量的问题,对课时作业不研究、不精选、不归类、不创新,只是机械重复地布置教材或课外辅导材料上的习题,导致作业形式呆板、作业类型重复、作业内容偏难,课时作业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在精心设计作业方面下功夫,通过对教材或教辅材料中的试题加以选编、改编,也可自主设计原创试题,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语文作业。
课时作业的设计既要突出基础性,以确保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又要强化典型性,有效促进知识迁移,还要增强探究性,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整合、发现探究,自主建构语文知识,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深化对文本的认知。
具体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情分层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达成基础目标;探索性作业面向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达成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情设计课时作业,除了适当地控制作业数量,还要考虑语文学科的知识迁移,遵循认知规律,设置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预习作业对于打造高效率的课堂非常有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为教师的课堂讲授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动力。课后作业可以精准反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成效, 为教师制订下一步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预习作业是课堂教学有效完成的前提和保障。
作业设计应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师应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为出发点,把单元看成一个学习整体,把作业当成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坚持素养导向,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教材单元编制意图以及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和语文学习实际需求,完成“单元—课文—课时”的作业体系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津津.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J].中学语文,2022(3).
[2]曾艳娟,吴健勇.单元统整任务驱动“支架”助力——“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1).
[3]王彤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22(1).
[4]王学男,赵江山.“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多维视野和优化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5]余昆仑.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如何有效落实[J].人民教育,2021(Z1).
[6]王漫.语文单元教学的前世今生[J].语文教学通讯,2022(Z2).
[7]吴欣歆.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业发展功能的实现[J].中学语文教学,2022(1).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