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景观营造的诗境内涵
2022-05-30朱程宾何煦
朱程宾 何煦
摘 要:乡村是景观与诗意的融合,有着独特的景观模式。乡村景观营造应该是由整体到局部,即“村域、村庄、空间”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文化、生境、生产、生活”四个要素,这些共同构成整体,即“四位一体”诗境内涵。乡村景观规划应该综合从这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景观营造给乡村带来新的生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景观;诗境;要素
文化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颁布,确保了这一战略落实落地,为指导它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浙江省努力擦亮“诗画浙江”“文化浙江”[1]金名片,“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的提出,为新时代浙江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诗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夯实乡村的文化内涵,而且彰显乡村的诗性魅力,让乡村成为诗意的栖居。
乡村是景观与诗意的融合。受到地理位置、山川溪流和历史人文等多重因素影响,构建了景观的发展模式。其人与环境相互依存,造就乡村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乡村景观。从诗画中可以看出乡村景观的审美意境,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复得返自然。”诗中描绘了人、空间与自然的审美空间意境。周维权先生探讨园林中的诗画情趣,将诗画艺术融入园林中,诗意境界以特定的意象出现在园林中[2]。所以,乡村是“诗”与“景”的交融。
事实上,乡村景观也在现实的发展中面临着困境,其传统的乡村审美发生了改变。在传统时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是诗意生活的表现,其审美视角下的乡村人居环境逐步出现分化。具体可以分为:其一,文化作为景观营造的核心要义,存在文化失语现象。现代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文化脉络被割裂,景观中文化表现不足。其二,人文主体审美意识被淡化,以文人主导乡村审美主体转变为政府为主导。其三,村民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差序格局关系被破坏,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3],造就景观的精神审美得不到满足。其四,景观营造的诗境话语被弱化。景观注重“诗境”的营造,其渗透在园林、建筑、空间等层面。本文将以“诗境”景观为视角,探究现代乡村景观营造的诗境内涵。
一、文化性景观
文化性景观又是人文性景观,“文化”对乡村景观内涵而言,即指乡村生境、生产、生活中的诗境内涵。在地理、社会、经济、民俗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文精神,堪比乡村文明的灵魂。当然,中国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也是乡土性的社会,人们离不开土地,形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其文化景观是当地人为生活在大地适应的显现[4],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色。
几千年来,乡村景观紧紧围绕着乡土文化,表现形式有语言、风俗、民艺、绘画、建筑风格、历史典故等。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人文精神综合构成乡村景观意象,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自然、人工、非物质。通过村落风貌、景观、空间(院落、祠堂、戏台、民居)来呈现。既有环境景观形态(建筑、空间、田园)的要素,又有村落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有人文精神传承,这些才可以共同构成乡村景观。
因此,乡村文化性景观是“生境、生产、生活、文化”的灵魂。文化对空间进行内涵的深化。在现代乡村景观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其提供重要的依据,也表明文化是乡村营造诗境景观的必要前提。
二、生境性景观
生境是指诗境理念营造思想下建立景观规划策略,强调自然诗意和规划风水观念,同时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的生境从“村域——村庄——空间”来认识,村域层面是山、水、林、田、湖、村的景观空间观。乡村聚落空间上的呈现形态各不相同,有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山区聚落多受到地形的影响,随着地形高线的高低错落分布。如婺源篁岭,村内建筑位于半山腰,是典型的传统山地村落。
乡村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绿色、休闲的生活环境。陈威认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自然、人工、非物质。人们对于乡村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构成的景观审美意象,依靠景观中的建筑、山水、庭院、公共空间、绿化来呈现。
生境决定乡村意象性及可读性。凯文·林奇(Kevin Lynch)将城市规划意象中分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5],乡村的景观生境也包含这五点。空间形态通过单元组合,形成平面形态基底景观。乡村聚落意象有山体、池塘、农田、民居、道路、戏台、宗祠、水口等。为此,通过浙江的诸葛八卦村、新叶村、班竹村三个典型歷史文化村落,进行乡村意象梳理(如表1)。
可以看出,在村域层面,乡村意象对应上文讲到的山水交融、风水观念作为乡村生境先行条件。而村庄层面,乡村意象在村口、建筑、广场、庭院呈现有序地展开。乡村的格局景观分布具有共同的特点,但在具体呈现上又有区别。
三、生产性景观
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长期以农业为主导,“民以食为天”表达对土地的寄托,农业生产维系了生活所需。生产是生境、生活、文化的物质基础,是诗境景观持续的动力。费孝通在《江村经济》调查中,认识到农业是这个村子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有三分之二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6]。生产景观对审美、文化、生态等要素用物质来呈现,唤起对乡村文明的记忆。对产业的重视,在诗境景观成为关键。同时,景观设计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设计不仅是满足我们功利主义需求的方式,而且创造财富的来源[7]。因此,产业作为乡村景观的动力,成为乡村景观营造重要的一环,将产业景观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发挥出来,体验到乡村产业的魅力。
生产性景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又同乡土文化相结合,更具特色。产业类型可分为第一、二、三产业;根据用地可分为农耕用地、产业用地、林业用地等。村落当中的生产景观有建筑、生产场地(农田、果园、菜园、晾场)、水利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还包括庭院经济作物及手工生产活动。乡村产业依托区位、市场、政策、景区等优势,使经济生产在新时代景观营造中创造价值。
(一)以名人文化带动生产性景观为主导发展模式。义乌市分水塘村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故里,村落以“红色信仰之源”为主题定位开展规划,以红色名人文化带动乡村景观建设。在大力倡导爱国主义教育研学的红色文化产业中,打造了陈望道故居、望道邮局、宣誓广场等景点。2018年,参观人数达10.5万人次,干部群众和学生宣誓、党课学习760余次。并依托本地特色,同时引入义乌红糖、糕点、中草药等产品,打造农家乐、民宿产业,绘制出生产性詩意的乡村景观新画卷。
(二)以诗画田园带动生产性景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义乌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打造了薰衣草庄园、乡村振兴学院、民宿产业。何斯路村在新的生产模式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建筑风貌粉墙黛瓦,庭院景观一户一景,呈现产业兴旺的诗意乡村。
乡村生产性景观作为“生境、生产、生活、文化”的经济基础,把地方资源作为条件,结合特色转型的开发,打造产业新景观。以生态承载力为基、关注产业特色和创造诗画田园美景[8],打造可持续性的规划景观空间,发挥村落景观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形成主体产业文化的规模效应,让产业带动乡村景观发展,让人们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产业图景。
四、生活性景观
生活性景观是乡村群体相互交流、增强凝聚力,以及聚落精神文化的载体景观。乡村生活性景观的形态可分为带状、团状、环状、分散等。在村庄的层面上,包括街巷网络、组团,以及公共节点等要素,由村民自发组织和自愿参加融入这些生活性景观中。日本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一书,认为交往空间在行为活动下形成。乡村的生活方式有别于城市,一年四季以阶段性农忙劳作、其余的空余时间在景观中上演,充斥着闲暇生活,有着闲情雅趣且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因此,公共空间是满足村民交流、学习、娱乐、生活需要的重要的场所。
乡村公共空间类型多样,如祠堂、戏台、文化礼堂、街巷、村委、长廊、池塘等。在任何景观中,最基本的政治要素就是边界,根据空间的行为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空间,这些共同构成了乡村中生活景观。日常生活空间是人们每天都要拥有的空间场所,如村口、广场、晒场、溪边等场所。人际交往空间主要有茶馆、长廊、凉亭、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商店、学校等空间,承载的是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活动,是乡村聚落整体环境的有效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9]。社会活动空间是节庆礼仪活动的空间,如戏台、祠堂、庙宇等。这些空间在村落中具有精神象征意义,多用于宗族节庆、祭祀活动,而且村民发起组织并参与其中,有着固定的时间性。下面是三个村落中的生活性景观场所(如表2)。
五、结语
乡村生活性景观是“生境、生产、生活、文化”的集中体现。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在生活空间得到精神的满足,对景观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性景观打造尤为重要。通过乡村景观营造的内容梳理,界定了乡村景观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指导乡村诗境的营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J].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25、26):4-34.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17.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3.
[4]杰克逊.发现乡土景观[M].俞孔坚,陈义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95.
[5]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7-60.
[6]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8-120.
[7]赫斯科特.设计与价值创造[M].尹航,张黎,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2.
[8]施俊天.江南诗性文化:浙江乡村建设的灵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2-34.
[9]陈凌广,陈子坤.祠堂载体设计之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活化更新设计的案例透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4):91-98.
作者简介:
朱程宾,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乡村景观、艺术设计。
何煦,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