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题自然的数学现象教学
2022-05-30曹彬
曹彬
[摘 要] 学生真正会解一道题的标准是解题自然,所以解题自然是解题教学的最终目标. 若学生在解题时出现思维“卡顿”就是解题不自然的体现,此时教师要打开学生的心理桎梏,将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建立联系,以明显的数学现象引出解题思路,才能让学生达到解题自然的目标.
[关键词] 解题自然;数学现象;现象教学
面对思维层次较高的高考压轴题,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有勇气继续思考,而大部分学生解题思路屡屡“卡顿”,这种不自然的解题过程导致其放弃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有的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采用拖着学生走的方式公布解答过程,但学生常常会为过程中的某一步纠结半天,而且一直贯穿始终的最大纠结是:“这一步是怎么想到的?”
用数学眼光观察到的表象就是数学现象,基于数学现象的教学称为数学现象教学[1]. 在解题中学生的思路出现“卡顿”就是因为现象不明显,如何让学生解题自然?可以让现象更为明显,学生通过明显的现象更有效地找到解题思路,达到解题自然的目标.
[?]分析解题过程
真题再现:(2018年全国高考数学Ⅲ卷理科第21题第(2)问)已知函数f(x)=(2+x+ax2)ln(1+x)-2x,若x=0是f(x)的极大值点,求a.
题目分析:这个函数解析式中含有未知数,而且一次求导后分母上也有未知数,唯一可以保证的是分母是正数,求导后可以只研究分子的正负. 题目的已知条件有“x=0是f(x)的极大值点”,可以通过极值点的定义以及求导寻找解题突破口.
题目解答:函数f(x)的定义域为(-1,+∞).
纠结1:x=0是f(x)的极大值点能得到什么结论?
现象1:因为x=0是f(x)的极大值点,所以f′(0)=0,且存在x<0和x>0,使得在区间[x,0)上f′(x)>0,在区间[0,x]上f′(x)<0(如图1所示).
f′(x)=(1+2ax)ln(1+x)+-2=,令g(x)=(1+x+2ax+2ax2)ln(1+x)+ax2-x,在区间[x,0)上g(x)>0,在区间(0,x]上g(x)<0.
纠结2:函数g(x)的解析式似乎比f(x)的解析式更复杂,思路是对还是错?g(x)具有什么性质?
现象2:注意到g(0)=0,由于g(x)>0,g(x)<0,存在x
g′(x)=(1+2a+4ax)ln(1+x)++2ax-1=(1+2a+4ax)ln(1+x)+4ax,令h(x)=(1+2a+4ax)ln(1+x)+4ax.
糾结3:按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可知,h(x)<0,因为不能把未知数a分离,所以解不出a,接下来该怎么办?
现象3:由g(x)的图像可得g′(x)<0,即h(x)<0,又h(0)=0,故x<0时,h(x)为增函数,x>0时,h(x)为减函数,故存在x
解题反思:这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典例,以函数图像作为数学现象推动解题思路的发掘,充分暴露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逐一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这就是自然的解题过程. 当然,如果对函数图像的描述不准确,现象不明显,学生还是会对解题过程疑虑重重.
[?]探索解题自然
当“怎么想到的”成为萦绕在学生头脑中的魔咒时,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怀疑,也是对自身能力体系的拷问,如果在解题教学中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毁灭性打击. 笔者认为,解题教学的出发点是澄清思路和解题自然,而解题自然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本次解题思路是自然的,二是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会自然想到解题思路. 那么,在数学解题现象教学中,如何呈现现象,使解题过程更自然?
1. 打破心理桎梏,“破题”更自然
大多数教师讲解一套模拟试卷的顺序是:先讲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前面的题,再集中力量解决这几种题型的最后一题. 如果学生的数学总体水平不高,从“先易后难”的角度进行思考,这种讲题顺序无可厚非. 事实上,学生的数学总体水平高不高,大多是教师的主观意识确定的,与实际情况经常不吻合. 比如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解不出来的题目学生恰好解出来了,而教师认为在学生“狙击”范围内的题目学生反而做不出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沿着这个思路,大多数教师认为试卷里的最后一题就是难题,这就是教师的主观意识确定的,这在解题教学中是大忌,多次这样的训练会给学生造成最后一题一定是难题的心理桎梏,加上讲解最后一题时大多数学生已经疲惫,可以想象得到讲解最后一题的效果有多么尴尬.
倒推回去,大多是从小学和初中就形成的心理阴影,虽然高中教师无权评价小学或初中的好与坏,但不能让学生的这种心理阴影面积拓宽,那么该如何破解学生心中的难题?答案是打乱讲题顺序,先从学生先入为主贴上标签的难题开始讲解. 当教师把学生认为的难题破解了,学生会觉得“这个难题也不过如此”,一旦学生破解了心中的难题,这个“现象”给其心理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 这种积极作用在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尤为重要,所以建议在复习备考阶段中先复习函数和解析几何两个板块. 当然,每个学生认为的难题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函数题难,有的认为解析几何题难,还有的认为立体几何题难,教师实在没必要给学生大量的心理压力.
2. 联系“已知”和“所求”,理解更自然
从古到今断案的大致过程都是先审被告,审了被告再审原告,最后将原告与被告的证词相互比较,反复多次并以此判断谁的供述更接近真相. 解题也可以仿照这种思路,先“审所求”,充分挖掘所求结论背后隐藏的东西;再“审已知”,挖掘已知条件背后隐藏的东西;最后建立两者的关系. 这个思维过程要完全展现给学生,而具体的解题过程要留给学生完成.
真题再现:(2021年全国高考数学甲卷理科第12题)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x+1)为奇函数,f(x+2)为偶函数,当x∈[1,2]时,f(x)=ax2+b. 若f(0)+f(3)=6,求f的值.
首先“审所求”:要求f
的值,只有知道函数f(x)的解析式或者性质. 接着“审已知”:由f(x+1)为奇函数可得函数f(x)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加上f(x)的定義域为R可得f(-1)=0;由f(x+2)为偶函数可得函数f(x)的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 两个条件合起来可得f(x)的图像关于直线x=0、直线x=2和点(1,0)对称,周期是4. 当x∈[1,2]时,f(x)的解析式中含有两个未知数,需要两个方程才能解出来,正好f(-1)=f(1)=0和f(0)+f(3)=-f(2)+f(1)=6. 于是将“已知”和“所求”联系了起来,将f
3. 动画展示过程,探究更自然
对于一些所求结论不够明确的题,“审所求”得不到明显的结果,只能从“审已知”开始,但学生容易出现疑问:“应该往哪个方向思考?”此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满足条件的图像画出来,明确要探究的结论是什么,下次遇见类似的题目时自然就有相应的解答思路.
真题再现:(2021年全国高考数学甲卷理科第20题改编)点A,A,A是抛物线C:y2=x上的三点,直线AA,AA均与☉M:(x-2)2+y2=1相切. 判断直线AA与☉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此题让学生产生的困惑是:“直线AA与☉M会有哪些位置关系?是一直保持着一种关系,还是点A在不同的位置时会有不同的关系?”此时可以借助于几何画板解决此困惑. 作抛物线C:y2=x和☉M:(x-2)2+y2=1的图像,在抛物线上任取一点A,以AM为直径作圆,所作的圆与☉M相交于点B,C,此时直线AB,AC总是与☉M相切. 直线AB,AC分别与抛物线C相交于点A,A,连接直线AA,发现直线AA与☉M相切,拖动点A,直线AA总是与☉M相切,说明直线AA与☉M相切. 如图4所示.
学生真正会解一道题的标准是解题自然,所以解题自然是解题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准备,采用合适的方式引入解题思路,让学生达到解题自然的目标,这是解题现象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四周. 现象教学的内涵与价值[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