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课堂的意外之问
2022-05-30华应龙
华应龙
前不久,我应邀到北京市昌平区第三实验小学,执教三年级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借着红色经典故事《半条被子》,让学生在点子纸上画数字、学分数、长思维。《半条被子》的故事不只是情境导入,还贯穿着整节课。整节课既让学生认识了分数,经历了只有看到整体才能确定分数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辨性思维、反思性思维,也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爱党的教育。
上课伊始,我播放关于《半条被子》的故事的视频。
1934年的秋天,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
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蛊惑,湖南汝城县当地老百姓对从未见过的红军心怀畏惧,许多村民都躲到了山上。家住沙洲村的徐解秀,因为刚刚生产,还在坐月子,只能带着孩子留在家里。但她很快发现,这支部队与以往的军队完全不一样,他们既不抢东西,也不伤害村民,徐解秀警惕紧张的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没过几天,她为在家门外躲雨的三位红军女战士打开了家门。虽然家里的条件有限,徐解秀还是让三位女红军住了下来。让她意外的是,白天红军女战士竟帮着她挑水、劈柴、带孩子,晚上,当看到床上只有一块破棉絮和一件破蓑衣时,女红军还拿出唯一的行军被,给她和孩子御寒。6天的相处,徐解秀从一点一滴间真切地感受到“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穷人的队伍”。
然而,让徐解秀更没有想到的是,红军女战士们在临走前,特意拿出了那条被子,一定要留给她们母子。“天底下哪有这样好的军队,她们要跋山涉水,风里来雨里去,我哪能要她们的被子,可是她们不依。”当时见徐解秀不愿接受被子,一位女战士索性找来一把剪刀,将行军被对半剪开,对徐解秀说道:“大姐,这一半你就收下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来看你的。”就这样,半条被子和一个“胜利后再见”的承诺,让徐解秀在接下来的50多年里,再也没能放下心里的牵挂。她时常对孩子们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时光荏苒,《半条被子》的故事传承至今。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首站就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而早在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向广大党员干部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看完视频之后,我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感想。第一个学生说:“善良!”全班同学点点头。第二个学生说:“诚实!”我一愣,何以见得?于是,我问:“诚实?我没想到。你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愣愣地站着。五秒钟后,我说:“确实,有的感受只能意会,却很难说清楚。”我示意他坐下,其他学生继续。第三个学生说:“伟大!”我问:“为什么说伟大?”学生答道:“她们自己只有一条被子,还要剪下半条送给老百姓。”这正是我的预设。我顺势用PPT出示“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然后让学生在点子纸上,试着画出数学世界里的“半条被子”,要求是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就是半条被子”。
哪知道,前排男生王梦辰举手问:“华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可以问吗?”我说:“可以啊。”王梦辰说:“后来三个女兵回来了吗?回来看徐解秀了吗?”
真问题啊!
备课时,我在一则资料中看到,1984年11月14日《经济日报》最早报道了这个故事,是记者从徐解秀老人那里得知的。徐解秀老人一直盼望着三个女兵能够早日回来。后来记者也帮助多方查找,但一直没有三位女兵的一点消息。
是三位女兵不诚实,没有兑现承诺吗?《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初,而11月27日就打响了长征最为惨烈的一仗——血战湘江,激战五个昼夜,湘江成了一条血江……长征开始时红军总兵力八万六千余人,湘江之战后锐减到了三万余人。
600多页的《长征记》,我是认真读过的,读得我感慨万千。我在书上批注道:“假期,教育部组织全国教师都读这本书,那该多好啊!”
雖然课前我和学生说了这是一节50分钟的长课,但我不想把课上得太长,所以课上我没有直接回答王梦辰的问题。
晚上,我回到家中,思考王梦辰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
我突然醒悟了,我追问第二个学生为什么说“诚实”,那应该就是前因。如果王梦辰的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么红军就是诚实的。
我是认真看过《长征记》的,对《半条被子》故事的前前后后是有了解的,课堂上我为什么不回答?是因为那不是数学内容?究竟是数学课重要,还是育人重要?
为了更多的老师能接受“我不只是数学”的数学教育,我时常选择折中。这一次,我折中了吗?是不是我回答王梦辰之后,更能点燃起学生“好好学习”的情感?
我所知道的,并不用全说。回答学生的话,怎么组织才简洁有力?
怎么弥补呢?拍个小视频,请禹芳校长在下周一播放给学生看,我再夸奖那个梦辰?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怎么问。王梦辰应该是知道这个问题不是数学课堂上的好问题,所以他先打声招呼:“我有一个问题,可以问吗?”真难得啊!孩子的高情商也是应该欣赏的,我们不能培养书呆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材编写要求”中,就提出了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备课时,对于“为什么说善良”一类非数学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我都不想问了,那我在课上为什么还问“为什么说诚实”?我肯定不是想让学生尴尬,完全是出于好奇。是的,是我的好奇心驱使。那课堂上是满足教师自己的好奇心,还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我们怎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如果我预设一下学生的回答,大概率是非数学的,是旁逸斜出,就不会再问了。既然问了,就该回答。该答、能答而未答,实在是遗憾!
如果课始未答,课尾“朝花夕拾”也是挺美的。因为课的最后,我是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来总结的。如果课尾,我照应王梦辰的问题,然后说“祝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说真话,求真知,做真人”,那该多美啊!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前两年,在北京市送教下乡活动中,也是在昌平区第三实验小学,我执教“阅兵之美”,五年级的学生表现得非常棒。
下课了,昌平区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禹芳组织学生们交流学习感悟。学生们积极踊跃,有的说:“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有的说:“我明白了数学能带来秩序。”有的说:“我十分感谢华老师给我们上了这节课,让我体会到了精确带来的美感。”而另一个学生张智炫则哭着说:“我觉得还是应该发射‘东风-41,应该发射!”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反思我的教学处理——《当学生哭着唱反调……》(参见2021年第4期《小学数学教师》)。文章的最后,我说:“推而广之,以后再遭遇这样‘唱反调的节外生枝,怎么应对更有效呢?第一,别着急。第二,说好奇。第三,暂不问。”
那么,今天,我要说:数学课上,遇上一些非数学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我的经验和教训是——
第一,提问当慎。课比天大,如果课堂上的问题,会影响课堂的走向,不可掉以轻心,轻易发问。课堂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成人、成才的故事、数据、问题,我们应该用心地、慎重地、智慧地拿来。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教师自己好奇心的非数学问题,可以课后和学生交流。否则,容易发生“蝴蝶效应”,影响课堂效果。
第二,答问应巧。对于学生提出的非数学问题,是不是当堂回应,确实考量教师的人文底蕴、教学机智和教育素养。如果判断价值之后,不想当堂回答,那么应该表扬学生问出了一个“真问题”“善问题”“好问题”“有趣的问题”“问倒了老师的问题”,只是由于时间关系,也可能是考虑到教师的回答要负责任,可以课后再交流。这对于学生都是良好的教育。这并不是“课后是个筐,问题往里面装”,有时确实可以课后个别交流,有时确实需要课后交流。课后用短视频回答,也是与时俱进的妙招。反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灵才能嘴巧。
第三,反思要深。葉澜教授说,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我不反思,如果我只是反思学生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如果我只是反思课堂上该答还是不该答,如果我只是反思答什么,如果我不反思怎么弥补,就不会有与时俱进地用短视频这一招。反思是为了改进,反思是为了前进,反思越深,前进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