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层次挖掘语文教材,探索课堂生活化

2022-05-30江燕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挖掘探索

江燕燕

摘  要: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这种价值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强调语文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要依靠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建。

关键词:挖掘;语文教材;探索;课堂生活化

一、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

2019年秋季学期,在全县的一次公开课活动中,笔者听了兄弟学校一位教师的授课,她讲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其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段话热情地赞扬了岛上的英雄儿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西沙群岛才会如此美丽与富饶。这位教师在讲这一段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上,学生当时通过反复朗读,组内互读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气氛热闹活跃,当时获得了听课教师很高的评价。

而在2022年因临夏州“东西协作”项目的推进,笔者来到山东省济南市行知小学跟岗学习,在学校的新教师展示课活动中又听了由青年教师锦绣芬讲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课文字词都是在班级“小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的,教师对重难点适时点拨讲解,给予引导和提示,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孩子们对西沙群岛的美丽发出了赞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喜欢和热爱。这时教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将来你们长大了也能有幸成为西沙群岛的英雄儿女,那你们打算怎样建设西沙群岛,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呢?”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向了对西沙群岛未来的建设上。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会儿陷入沉思,一会儿滔滔不绝,积极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学生1:我要在西沙群岛上种上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引来美丽的蝴蝶和蜜蜂,让西沙群岛成为绿树和鲜花的海洋。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让西沙群岛沐浴在花香和绿叶中,的确是很美丽,希望你努力学习,将来实现你的理想。

学生2:将来我要在那里建一个飞机场,这样,来西沙群岛旅游的人们就方便多了;我还要在那里建起许多高楼大厦,让人们一打开窗户,就可以看见碧蓝的海水、飞翔的海鸥。

学生3马上站起来反驳道:如果将来我去了那里,一定会把你建的高楼大厦都拆掉。因为楼房越多越挤,空气也不新鲜了,如果砍了岛上的树,那些海鸟就无家可归了,它们会很可怜。

到这里,教师又及时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海鸥或者是海边的一棵小树,你支持哪个建设者呢?”

同学们一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辩得相当激烈。面对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并不急于肯定谁,而是诚恳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大家都想把西沙群岛建设成自己心中最美的地方。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海岛会感谢你们,祖国和人民更会感谢你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你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但请同学们记住,只有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永远美丽。”一句及时的点评,既肯定了孩子们的思考,激发了自信,又给了他们一个正确的导向指引,完成了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悟——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堂课在轻松活泼、积极进取的浓厚氛围中结束了,同学们不但掌握了字词句段这些最基础的知识,还通过讨论交流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三年级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有:(1)语言理解能力;(2)语言运用能力;(3)思维能力;(4)初步审美能力。这堂课,基于标准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课堂高效,达成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听完这节课,笔者深刻反思之前听的那堂课,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材资源的挖掘方面那节课确实有点欠缺。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注重形式,需要教师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并对标准深刻内化,进行有效的提问,适时引导和评价。此外,课堂教学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新的价值与体验。一节完整意义的课堂教学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2)介入学生的情感;(3)学生生活经验的展现;(4)教师对价值意义的引导。

这堂课教师用“如果你们是岛上的英雄儿女,那你们打算怎样建设西沙群岛?”这个问题引入话题,其作用表现在:1. 实现了角色转换。传统的小学语文偏重于字、词的理解和记忆,缺乏对学生情感、价值、责任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对课文教学内容处于一个“旁观者”“局外人”的地位,根本无法领会课文的价值和思想内涵,而锦教师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将学生置身于西沙群岛建设者的行列,将他们变成“事中人”,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将课文教育内容转化成自我的所感、所想、所做的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从而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事中人”“体验者”,对文章深层内涵与价值取向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有的甚至在情感上得到升华。2. 满足课堂教学整合的需要。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来自生活的完整性,而生活的完整性又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整合性。锦教师讲《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所涉及的那个问题,既是对本文教学内容总的认识的需要,也满足了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需要,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驰骋想象,又满足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精神交流的需要;即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达到了有机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新的超越。3. 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如何将西沙群岛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是在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是通过活动,营造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和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她所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让学生“自由倾诉-经验交流-感受生活”的自我教育的过程。设计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了中介与诱导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自由倾诉进行了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自由倾诉的内容,也必定是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折射和对周围世界所形成的认识范畴,从中也反映出学生对生活、对世界认识,从而显示出学生精神境界的高低。所以当第二個学生与第三个学生的倾诉产生分歧时,她又及时抓住矛盾的重点,问道:“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海鸥或者是海边的一棵小树,你支持哪个建设者呢?”于是一场关于“人与自然”话题的争论便开始了,而在激烈的争辩中,学生也拓展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精神认识。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深层次挖掘语文教材,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教材,走进生活,让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追求新的认识和探索更高的价值取向,构建完美的人生。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追求新的认识和探索更高的价值取向,构建完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袁佳琦. 借助“互联网+”,纵情美丽西沙——《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04):6-8.

[2]梁臣剑. 探寻言语密码,读写有机融合——以《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21(10):51.

[3]刘本先.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 小学语文教学,2021(02):48-49.

[4]谭洪波.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1):20-21.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挖掘探索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