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2022-05-30汪永贞
汪永贞
[摘 要]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学生可在问题情境中、在自主建构中、在合作交流中、在有效迁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深度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情境;自主建构;有效迁移;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0-0071-03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学习活动,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教师要立足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体会学习带来的改变,感受思考的乐趣,获得深度学习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培植深度学习的土壤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觉醒、领悟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时,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设疑,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进入“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则不达”的状态,产生深度学习的内需力。
【案例1】“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片段
师:请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5 158 200 87 65 162 4122
生1:2的倍数有158、200、162、4122。
生2:5的倍数有35、200、65。
师: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生3:是不是也可以看它的尾数呢?比如尾数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4:我试过了,这样不行,3的倍数需要计算,也就是看一个数除以3,结果有没有余数。
师:我可以迅速判断。在这些数中,3的倍数有87、162、4122。
生5:您可以迅速判断,是因为这些数是您准备的,您当然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了。
师:敢想敢说,不错!既然如此,那由一名同学说几个数,你们用计算器算,我用口算,判断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比比谁的速度快,可以吗?
生6:第一个数——2567。
师(立刻说出结果):不是。
生(齐)(稍后说出结果):不是。
生6:第二个数——1539。
师:是。
生(齐):是。
……
師:比了这么多次,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7:我们每次都比老师慢,我认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肯定有一个巧妙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通过这节课你们一定能迅速又准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先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判断哪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在探讨中产生认知冲突,有效避免了2、5倍数的特征向3的倍数特征的错误迁移。教师再创设“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竞赛情境,在知识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新知探究做好铺垫。
二、经历建构过程,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指出:“中国亟须改变的是学生被学习、被教育的状况,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就发生了。”言下之意,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学习就是 “我要学”,而被动学习则是“要我学”,深度学习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形成深度学习能力,从而深入理解知识。
【案例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
师:将10颗豆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颗?
生1:10÷2=5(颗),每个盘子里放5颗豆子。
师:将9颗豆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呢?
生2:老师,这题目不对。
师:哪里不对了?
生2:我在每个盘子里放4颗豆子,最后还多出1颗豆子。
师:为什么会多出1颗豆子呢?
生3:因为其中的8颗可以平均分,可剩下的1颗不能再分了。
师:剩下的这颗豆子如何在算式中表示呢?
学生展示:
师:你们太有创造力了。这里的“1”在数学上叫余数,可以写成算式“9÷2 = 4……1”。这道算式中的9、2、4、1各表示什么?
生4:一共有9颗豆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颗,还余1颗。
师:用4根小棒可以摆成1个正方形,分别用12、13、14、15、16根小棒可以摆成多少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写除法算式。
(学生操作)
师: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生5:余数可能是1、2、3,不会是4。
师:为什么余数不会是4呢?
生6:如果余数是4,说明还剩4根小棒,4根小棒可以摆成1个正方形,这时候就没有余数了。
师:说得有道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学生就要经历学习与创造的过程,只有数学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亲身体验了“为什么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并很好地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生在发现剩下的1颗豆子不能再分的过程中感知什么是余数,然后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活动,思考“余数可能是几”“余数最大是几”“余数为什么不能是4”等问题,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真正理解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含义。
三、引领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深度学习的平台
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个人能力,还有团队合作、共同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启迪智慧、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案例3】“认识周长”教学片段
师:请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生1:测量图1的周长很简单,只要把它四条边的长度测量出来后再加起来就行了。第二个图形的边是弯曲的,不能直接用直尺测量。
生2:可以一截一截地量,然后相加,能得到大约的结果。
生3:把图2弯弯的线转化成直直的线,就能测出它的周长了。
生4:对,我们可以用细线沿图形的边绕一周后拉直,再量出这一段细线的长度,就知道图形的周长了(如图3)。
以上教学片段中,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认知冲突中自然发生的,学生不仅在和谐、轻松的合作氛围中参与新知的探究与构建,而且在思想的交流与行动的互助中,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既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还习得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四、关注有效迁移,为学生创造深度学习的条件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内涵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它道出了“教”的真谛。教什么?当然是数学方法和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数学方法、感悟了数学思想之后便能自觉迁移,主动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现了“不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新旧知识,实现知识间的有效迁移,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深度学习的条件。
【案例4】“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师:你们还记得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生1: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生2:用兩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除以2。
师:是的,把一个没学过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可以解决这个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由此可见,转化是一种重要方法。
师(出示图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梯形的面积。仔细看图,你有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先独立思考,再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3:是否可以把这个梯形的面积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再算出面积呢?
(教师又让几名学生说了想法,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是思路基本一致)
师:你们都能联系前面的学习经验来思考问题,大胆猜想,了不起!下面就把时间交给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画一画、拼一拼,开始探究吧。
(学生进行探究)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和探究结果与大家分享吧!
生4:我把梯形分成1个长方形和2个三角形,先算出1个长方形的面积和2个三角形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加就得到这个梯形的面积。
生5:还可以把梯形分成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先算出1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1个三角形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加就得到这个梯形的面积。
生6: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得到这个梯形的面积了。
师:大家能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研究新的内容,用分一分、拼一拼的方法将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面积,真棒!
在探究梯形面积的活动中,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大胆提出猜想,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和验证推理,完成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证明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自主完成新知建构,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和深度学习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享受深度学习的快乐
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应用性。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背景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深度学习的快乐。
【案例5】“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拓展延伸片段
师:你们通过探究与交流,掌握了利息计算的方法。王大爷要请你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将20000元存入银行,有两种存法,(1)一次性定期存3年;(2)先定期存1年,到期时,本息一起再存2年。你们猜想一下,3年后,哪一种存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生1:第一种存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生2:第二种存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生3:两种存法得到的利息可能一样多。
师:怎样验证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4:可以课后先去调查定期存款1 年、2年和3年期的利率分别是多少,再计算,就可以比较哪种存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了。
师:好的,王大爷存款的问题就交给你们课后调查解决吧。
数学知识只有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它的价值,才能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信心,才能真正体现深度学习的意义。当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带着课堂中的问题去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法时,才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和延续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让课堂减负不减质、提质增效,就要立足课堂,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有放飞的平台,让他们的创造有植根的土壤,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