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改写任务,开展阅读教学

2022-05-30李飞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香雪铅笔盒火车

李飞

小说《哦,香雪》是作家铁凝的代表作。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不太能理解文中人物的言行、心理,无法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为了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提示和文章内容,设计一些可以贯穿全篇、各有侧重点的改写任务,引领学生就小说的題目、叙事和结尾进行思考,帮助他们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具体如下:

任务一:重拟标题

众所周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眼前一亮。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你是否喜欢本课文的标题?如果让你重新拟定标题,你会怎么改?请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原标题,我班的大多数学生基本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哦,香雪”简洁明了地突现了主要人物。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匠心,笔者建议他们删去人物名字前面的那个“哦”字或者将“哦”字替换成其他表感叹的词,分析体会替换后的差别。学生认为,如果单纯以人物的姓名来为文章命名也未尝不可,但是这样就少了些个性。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无论将“哦”替换成哪个字,似乎都难以达到“哦”这个看似简单又颇为巧妙的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反复揣摩标题中的“哦”字。“哦”是在人群中第一眼就认出某个人时流露出来的惊讶之态。标题中的“哦”字恰恰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入人心。此外,这个“哦”字也是作者对淳朴、善良的女主人公的由衷赞叹。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跳出原标题的限制,通过搜寻文本中的信息,寻找拟题的突破口。比如,给台儿沟和香雪带来震撼的是火车,因此有学生提议直接将题目改为“火车”。但是,有的学生表示,这个题目太过空泛,情感基调也不明朗。经过讨论,该学生将题目改为“火车去远方”。有的学生依旧不满意,认为这个标题淡化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要对象,过分突出了“火车”这一交通工具的作用。对此,笔者因势利导,介绍了小说中物象的设置与作用,通过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过去学过的鲁迅小说中的“人血馒头”、莫泊桑小说中的“项链”和茹志鹃小说中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等,引导学生在梳理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他们发现,物象能凸显作者的情感态度,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能使人物的内心发生变化……有了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他们再去读课文,就会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个比“火车”更加重要的物象——铅笔盒。学生将香雪的小木盒和能自动合上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笨拙、陈旧”的小木盒又何尝不是台儿沟里香雪的真实写照呢?随着火车的出现,渴望学习更多知识、接触先进文明的香雪勇敢地一“跃”。推动她的恰恰就是火车上女学生的铅笔盒。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将文章的标题拟为“铅笔盒”,可以突出其象征意义和线索作用。笔者对此表示肯定。

任务二:改变“叙事”

叙事包括了叙事人称、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任务:根据以上梳理的内容,你会从哪个角度去改变本文的叙事?修改后的效果如何?

有的学生从叙事视角入手。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哦,香雪》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认为采用第三人称来讲故事使小说呈现出质朴隽永的文风,也对这种含蓄克制的写法表示赞同。一名学生挑选了香雪跃上火车后用鸡蛋换铅笔的情节,并用“第一人称”对其进行改写:“我想,这鸡蛋肯定是要留下的,咱台儿沟的人从不白拿别人的东西。我小心地打开铅笔盒,连大气也不敢出,欣赏完又将其轻轻地合上。可别弄坏了,它还不属于我呢!要是她非不肯要我的鸡蛋,那,那我只能硬塞给她,实在不行就不要了吧……”这名学生在不改变原文大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写。笔者对此表示了肯定: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震颤”,尤其是对铅笔盒的“摆弄”非常贴合人物形象的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同学在改写中还加入了一些口语,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一些学生选择大刀阔斧,改变叙事的方式,力图将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文章的开头,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不过,他们在讨论将哪个情节放到小说的开头时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应该从香雪跃上火车这一情节写起,这样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之后再适当添加主人公的回忆和联想,以此来体现香雪对“铅笔盒”的念念不忘。这样插叙可以使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和饱满。有的学生则认为应当从香雪下火车回到台儿沟开始写,用倒叙的手法讲述这个故事,以此来突显以火车为标志的现代文明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反映其思想意识的变化……调整叙述的顺序,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留下悬念,使故事更具吸引力。不过,笔者也提醒他们: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叙事,一定要以内容为中心,不可改变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不能偏离文章的主旨。

任务三:续写结尾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描写了“山谷中姑娘们欢乐的呐喊”。笔者在和学生一起朗读时发现自己的语调不由自主地升高,语气也随之变得欢快、跳跃起来,充分地感受到了文中人物的开心。末句的“哦,香雪!香雪”像是在呼唤,又像是在感叹,有一种言犹未尽的艺术效果。对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请你结合原文展开想象,尝试续写文章的结尾。

有的学生在“哦,香雪!香雪”的后面加上了这样一个句子:“你终于回来了,真好!”笔者认为这个句子简单又有富有深意。“真好”一词既紧承了前文的“欢呼”,又直接表达了人物的喜悦之情。“终于”二字符合原文中“台儿沟的姐妹们纷纷出动寻找被火车带走的香雪”的情节特点。

有的学生在“哦,香雪!香雪”的后面加上了这样一个句子:“下一次,我们一起坐火车……”这句话紧紧围绕“火车”这一特殊的事物,能让读者意识到像“香雪”这样受现代文明影响和感召的人还有许多。

还有的学生另辟蹊径,从主人公的角度入手,为香雪补写了一句话来回应她的小伙伴们:“火车很好,远方很美,可是台儿沟最亲啊!”此句属于人物的内心独白,它很好地反映了香雪经历了“火车事件”和经受新老文明碰撞后最真切的感受,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合适的改写任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香雪铅笔盒火车
香雪形象探析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便携彩铅笔盒
紧贴人物读小说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
放弃后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