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伤寒论》六经理论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体会及探讨

2022-05-30李满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7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论治经方

【摘 要】 《伤寒论》中与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相同的内容虽篇幅不多,但是开创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六经辨证论治的方法,为《伤寒论》六经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奠定了基础。现结合《伤寒论》经典条文,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从六经辨证可分为太阳痹病、少阳痹病、阳明痹病、太阴痹病、少阴痹病、厥阴痹病进行论治,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正确运用六经辨证、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方证相对。应用《伤寒论》六经理论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痹病;《伤寒论》;六经辨证;经方;论治;中医药

《伤寒论》为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本书首创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可谓辨治百病的总纲,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重订通俗伤寒论》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为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多以周身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对其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临床应用六经辨证治疗RA,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伤寒论》对RA病因病机的认识

RA根据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学“痹病”范畴[1]。《伤寒论》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认为RA发生多由营卫不足,卫阳不固,加之气候变化,邪氣内侵,气血瘀滞而致。

1.1 感受外邪 痹病多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所致,故《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提出痹病为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侵犯人体所致。在六经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感邪则首当其冲,循经入里,经络痹阻,而致体痛。如《伤寒论》第174条曰:“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第175条曰:“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1.2 正气亏虚 汗出太多,阳气不足,营卫失荣,而致身体疼痛,肢体痉挛拘急;或营卫气血亏虚,邪气侵入,痹阻经络气血,而致肢体关节疼痛。如《伤寒论》第30条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第62条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第97条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其痛必下。”

1.3 气郁血瘀 经络瘀滞,郁而不通,痹病乃成;或气郁不通,疼痛不定。如《伤寒论》第48条曰:“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

综上所述,《伤寒论》所论RA病因概括起来与娄多峰教授所说的“虚邪瘀”[2]三个方面相吻合,即正气亏虚、感受外邪、气郁血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外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不通是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总之,由风寒湿之邪气乘虚而入,留滞于经络关节,营卫运转失常,气血运行不利,经脉瘀阻,而致周身关节疼痛诸症。RA发病不仅与外邪有关,也与体内素有内湿有密切关系,中阳素虚,外湿引动内湿。“风湿相搏”,痹而不通,实则是“虚邪瘀”为痹的病机概括。

2 《伤寒论》对RA的辨证论治

《伤寒论》是疾病总论,其诊病方法是六经辨证。而RA根据六经辨证可分为太阳痹病、少阳痹病、阳明痹病、太阴痹病、少阴痹病、厥阴痹病。其中三阳痹病多为实证,多出现在RA早中期;三阴痹病多为虚证,多出现在RA中晚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是张仲景诊治本病的要旨。

2.1 太阳痹病 多在RA疾病初期。此以六经藩篱之太阳之经为其病变场所,RA初起多以感风寒之邪而发,临床上表现为太阳病表证。症状为全身关节游走疼痛,呈对称性,且以小关节为著,手指晨僵不适,多伴发热头痛,恶风恶寒,形寒肢肿,或项背拘紧,或一身尽疼,脉以浮紧濡缓多见[3]。太阳病又分为伤寒表实证和中风表虚证,应用经方为麻黄汤类方和桂枝汤类方等。

2.1.1 麻黄汤证 即太阳伤寒表实证,多表现为风寒湿痹。《伤寒论》第3条和第31条对本证描述较为详细。《伤寒论》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31条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汤主之。”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伤寒本证,病在太阳,证见头痛发热,恶风,为风寒外束,肌表受邪,卫阳被遏,正邪交争;无汗,为腠理闭郁,营阴郁滞;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乃寒邪侵犯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气喘系外邪犯肺,肺气失宣。柯韵伯注曰:“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证悉除矣。”麻黄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代表方,而本证病机特点为荣卫不和,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致使气血凝滞,痹阻不通,筋脉拘挛,周身疼甚至骨节痛。运用麻黄汤类方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疗RA常收效显著。另外,如葛根汤、小青龙汤、麻杏薏甘汤等方均是以麻黄汤为主方化裁而来。

2.1.2 桂枝汤证 即太阳中风表虚证,临床表现为身体疼痛,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浮缓。《伤寒论》第2条、第12条和第13条对本证描述较为详细。《素问·痹论篇》曰:“荣者……卫者……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指出荣卫不调是痹病的核心病机,荣卫调和则痹病可愈,这与RA的内在病机相契合。《伤寒论》第387条也曰:“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桂枝汤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代表方,也是《伤寒论》中调和营卫法的基础方,柯琴赞誉其为仲景群方之冠,是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总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新加汤等方均由此加减而成。如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其病机特点为表邪未尽,兼卫阳不足,腠理疏松,津液耗伤,经脉不柔,因而汗出恶风,四肢拘急,屈伸不利。本条描述的“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与RA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多因汗出过多所致。故用桂枝加附子汤解肌祛风,扶阳固表,阳复汗止,则诸症自愈。因此,祛邪扶正、调和营卫是治疗RA太阳中风证的关键。桂枝汤及其类方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痹病的治疗,且颇有疗效[4]。桂枝汤类方治疗RA的机理有四:一为解肌发表,祛已侵之外邪,防痹邪之形成;二为调和营卫,通、防血脉之滞;三为调和阴阳,防燮阴阳不和;四为调和脾胃,顾护后天之本[5]。

2.2 少阳痹病 多出现在RA早中期。多为邪处少阳表里之间,胆气郁热而致。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身体关节疼痛,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舌淡苔白,脉弦等。

2.2.1 小柴胡汤证 病邪处于半表半里阶段,正邪交争于腠理骨肉,故表现为肢体骨节肌肉肿痛,寒热往来。即《伤寒论》第97条所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爭,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因气血虚弱,感受外邪,初起邪气交争于骨肉,此即太阳病在表的一段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以是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开,邪乘虚进入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邪热郁结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热激里饮则腹痛,胸胁在腹上,因谓为邪高痛下。上邪下饮,故使呕也。此时宜用小柴胡汤治疗[6]。《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四五日常为病传少阳的时期,身热、恶风为太阳病还未罢,脖子两侧为颈,后侧为项。颈强属少阳,项强属太阳,胁下满为少阳柴胡证,手足温而渴属阳明。此三阳并病,宜小柴胡汤治疗[6]。

2.2.2 柴胡桂枝汤证 此证为风寒湿驻留太阳,由表及里,伤及少阳而致的太阳少阳两经合病。临床表现为小柴胡汤证与桂枝汤证同时并见者。如《伤寒论》第146条所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六七日,以传少阳为常,现今发热微恶寒,肢体关节疼痛较甚,则太阳病证未已。但微呕、心下支结,则柴胡汤证已显,而外证未去,故治宜解肌散风、和解少阳、祛寒除湿,方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2.3 阳明痹病 多出现在RA早中期。由邪热壅盛,痹阻不通所致。临床多表现为肢体关节肿痛,发热,汗出,口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2.3.1 白虎汤证 多表现为风湿热痹。由邪气入里,郁久化热,或直接感受风湿热邪,而致肢体关节热痛。如《伤寒论》第192条曰:“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第350条曰:“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提示风寒湿邪留滞筋脉骨节,化热外蒸,表现为风湿热痹,故治宜清热除湿,以白虎汤治疗。

2.3.2 大青龙汤证 本证为寒湿侵袭足太阳膀胱经脉,寒湿之邪郁闭肢节而化热,而致太阳阳明合病。此主要脉症与《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环环相扣。故治宜解表开闭、散寒除湿、清热活血,方用大青龙汤治疗。大青龙汤见于《伤寒论》第38条、第39条“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兼阳郁内热,用大青龙汤以外散风寒,内解郁热,常用来治疗RA寒热错杂证。

2.4 太阴痹病 多出现在RA中晚期。多由脾阳脾气亏虚,运化失司,寒湿留滞,升降紊乱所致。可由太阴直接感邪所致,如《伤寒论》第274条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或由阳气被郁,脾虚湿阻,统运失司而致太阴痹病。临床多表现为周身关节肿痛,肢体沉重,汗出,便溏,舌淡有齿痕苔腻,脉濡或滑。

2.4.1 五苓散证 在RA发病过程中,风寒等外邪多兼湿邪相合为病,湿邪入里郁久化热,可形成寒湿、湿热两端;湿热或寒湿流注四肢小关节,经络痹阻不通,阻碍气机运化,从而产生关节积液、肿胀疼痛,导致RA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晨僵和关节疼痛遇阴雨天加重,与湿邪重浊黏滞等性质相符。因此,治疗本证以淡渗利湿、通利小便为法,用五苓散治之。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湿逐水,白术健脾运化水湿,佐以桂枝温阳通络,助膀胱气化,行气散湿,湿去则阳气自通,关节肿胀自消。另外,《伤寒论》第386条曰:“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用五苓散祛湿利水,通络止痛。

2.4.2 真武汤证 为少阴太阴合病之证,表现为关节肿胀明显,或肿痛,小便不利,或腹痛下利,脉沉。《伤寒论》第316条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本方证为虚极陷于阴,呈少阴太阴合病。水湿内停而致小便不利;湿邪流注肢体关节,而致四肢关节肿胀、沉重疼痛。真武汤方中茯苓、白术利水渗湿,附子、生姜温中通络,温阳化水;中寒有水,转入太阴则下利,方用芍药治腹痛下利。水湿之邪已祛,经络气血通畅,则诸症除。

2.5 少阴痹病 出现在RA中晚期,多为寒证、虚证。多由阳虚血亏,风寒湿邪驻留肢体关节,而致少阴痹病。临床表现为周身肢体疼痛,手足寒冷,恶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

2.5.1 附子汤证 多表现为阳虚里寒证:肢体关节冷痛,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昼轻夜重,遇寒痛剧,得热痛减或痛处肿胀,舌质胖淡,苔白腻,脉沉紧或弦缓。《伤寒论》第305条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证乃是肾阳虚里寒的表现。基本病机为阳虚里寒,加寒湿外袭,寒湿相杂,凝滞经络、肌肉、关节。治宜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方用附子汤。附子汤乃大温大补之方,具有温补肾阳之功;祛邪又扶正,阴阳两调,乃少阴阳虚、固本御邪之良方。

2.5.2 桂枝附子汤证 RA属虚寒者,表现为虚寒关节痛。《伤寒论》第174条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其病机特点为本有湿邪,又被风邪所伤,故称风湿相搏,身体疼痛,脉浮虚而涩,说明已虚极变为阴证,故用桂枝附子汤治疗。方中去酸敛之白芍,以防留滞湿邪,碍邪外出,且增桂附剂量,加强温阳祛寒化湿之功。

2.5.3 甘草附子汤证 RA表虚寒证见关节疼痛、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伤寒论》第175条曰:“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本证与前方证相比,疼痛剧烈,而且急迫,表阴证少阴病,方用甘草附子汤。

2.6 厥阴痹病 表现为RA寒热错杂之象,为寒邪郁遏厥阴相火而致[7]。相火郁极而发,寒邪仍在,形成寒热错杂之证。具有阴阳错杂,阴阳消长、阴阳顺逆特点。临床表现为四肢多关节肿痛,或身热,手足冰冷,苔白,脉弦等。

2.6.1 四逆汤证 四肢关节凉痛,恶寒,或发热,脉反沉。《伤寒论》第29条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四逆汤主之。”病机特点为里虚寒甚,而致四肢厥逆。如第91条曰:“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救里宜四逆汤。”第92条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第372条曰:“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温里宜四逆汤。”以上3条为虚寒在里,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身疼痛,此时已无关表证,故谓当救其里,用四逆汤。第353条曰:“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此论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腹内拘急,津液虚损并兼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故用四逆汤温中回阳,振兴沉衰,逐饮通络。

2.6.2 四逆散证 关节局部肿痛、灼热,屈伸不利,但手足不温,口渴不饮或全身发热,舌质红,脉弦数。《伤寒论》第318条曰:“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柯韵伯曰:“四逆有寒热之分,胃阳不敷于四肢为寒厥,阳邪内扰阴分为热厥。”寒邪入里化热,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阳气内郁所致的RA是四逆散的主治范畴。其病机特点为阳郁不伸,热与湿裹,气机不疏;治宜透热除湿、和解表里,方用四逆散。四逆散乃调和肝脾表里之方,功能解郁透邪,故凡身热但手足不温,关节肿痛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故四逆散不仅能治腹痛,也能治关节疼痛。

另外,厥阴经寒凝经络之外寒兼寒湿凝聚少阴腰背之里寒,而致厥阴少阴合痹。治宜温阳益气、散寒祛湿、温中降逆,方用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等。

3 病案举例

住院患者,女,52岁,2022年5月25日门诊会诊。以间断四肢多关节肿痛12年,加重3个月为主诉。患者诊断为RA,近3 d发热,体温37.3~38.0 ℃,口服中药和醋酸泼尼松,服药后熱退,药效尽后又起,发热时关节疼痛加重,伴汗出、怕冷,咽干,稍有鼻塞,双上肢及胸部散在皮疹,舌淡苔白,脉浮缓。诊断:太阳少阳合痹。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祛寒除湿。处方:柴胡9 g,黄芩9 g,桂枝9 g,白芍9 g,清半夏9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9 g。3剂,水煎服。1 d后管床医师汇报:服药1剂,即热退身安,体温正常,皮疹消失,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有汗出,遂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巩固善后。

按:本案为RA患者,近因感邪发热,关节疼痛加重。观其脉证,符合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寒,舌淡苔白,脉浮缓;又因其咽干,有邪犯少阳之象,故中医诊断为太阳少阳合痹。以桂枝汤为主方,加柴胡、黄芩、清半夏,组成柴胡桂枝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和解少阳,故热退身安。但仍有汗出,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敛阴止汗,以巩固善后。

4 体 会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论述的与RA相关的内容虽篇幅不多,只是零散地提出了RA相关症状的证治,但是开创了RA六经辨证论治的方法,为《伤寒论》六经辨治RA奠定了基础,为RA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张仲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认为RA的病因既与外感风寒湿等邪有关,更强调了人体正气不足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伤寒论》将RA的有关内容列入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中,创立了很多治疗RA行之有效的方剂。本文结合《伤寒论》原文,从六经理论论述RA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分析RA与六经病证之间的关系。RA可从六经辨证分为太阳痹病、少阳痹病、阳明痹病、太阴痹病、少阴痹病、厥阴痹病进行论治。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为指导临床从六经辨证论治RA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正确运用六经辨证、经方治疗RA,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方证相对。应用《伤寒论》六经理论辨治RA,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7):43-49.

[2] 李满意,娄玉钤,杨林江.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45-50.

[3] 王俊松.类风湿关节炎的六经辨证分布探讨[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23-32.

[4] 张志娇,肖勇洪,朱爽,等.导师运用桂枝汤类方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7):99-101.

[5] 王文炎,马志毅.桂枝汤类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2):55-58.

[6] 冯世纶,张长恩.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92-199.

[7] 王庆其,刘景源,张再良,等.中医经典必读释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61.

收稿日期:2022-06-01;修回日期:2022-06-30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论治经方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方治疗急症3例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