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市巷语:苏州传统街区公共设施设计
2022-05-30马建梅李飞龙
马建梅 李飞龙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趋向以广泛公众参与为基础,街区尺度微更新、城市公共设施更新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与公共设施更新的创新构想,主要从传承、多元、持续三个方面对苏州传统街区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探索城市微更新的新途径。
关键词:城市微更新;公共设施设计;城市触媒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苏市巷语——苏州传统街区文化公共系列设计”(202110333031Y)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城市化逐渐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盘活,城市建设也趋向小尺度、精细化的微更新[1]。面对传统文脉缺失、老旧城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相关部门一方面关注城市文脉的传承,另一方面开始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广泛公众参与为基础的街区尺度微更新,以及具有文化载体性的公共设施的更新,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
一、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背景
“微更新”理论是对吴良镛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以保护原有城市肌理为前提,以街区空间改造与设施优化为重点,在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既关注空间要素、文脉传承,又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小范围、低干预的手段逐步更新,以求实现社区的共建、共享与共治。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位居民直接使用的城市“家具”。以公共设施的服务性、文化性、艺术性提升来优化城市生活方式和空间品质,通过提升公众使用公共设施的便捷性、舒适度,提高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将无数的点连接成网络服务于城市,以“微光”聚集照亮城市,激发城市的活力。
二、苏州老城区公共设施设计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一千五百年的佛道教文化熏陶,一千年的唐代城市格局和八百年前宋代街坊风貌以及明清五百多年的盛世文明,给苏州老城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苏州老城区的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其中园林、苏式建筑、桃花坞年画、昆曲等独具特色,是苏州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一)困境
随着这几年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苏州老城街巷肌理和形象日益完整,城市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但老城区建筑密度高,公共开放空间小而零碎,难以进行大规模、整体性的设计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分区、分批进行,断层断代情况较为明显。在分散建设的过程中,设施的更新、整体性和特色性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差距。比如:著名的景点、历史街区等环境中设施建设完善,更新快,品质高,与城市契合度好;而普通的生活街巷中公共设施不完整、老旧落后、缺乏特色等问题明显。整体形成了苏州老城区公共设施发展不平衡、整体形象不完整、在地性特色不突出、设施形象与城市形象匹配性弱、服务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和居民需求变化、居民的参与性和获得感弱等问题。
(二)解决策略
城市触媒,即城市发展的催化剂,是一种激发与引导的刺激性发展模式。以小规模、精细化的城市元素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持续、渐进发展。触媒理论最早由美国的韦恩·奥图提出,在城市更新中对触媒点进行改造,带动周边发展,具有规模小、低干预、可持续的特点[2]。
让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文化触媒。公共设施深入城市“毛细血管”之中,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最微小载体之一。将城市的优秀文化赋予城市公共设施,融入公共设施的设计呈现,让城市文化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隐藏深巷的优秀文化随处随地被认知、被感受,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让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生活触媒。公共设施与人们的城市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最多,联系最为紧密。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城市生活需要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在低碳环保、智能科技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积极引领并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基于文化、生活触媒的苏州传统街区
公共设施设计途径
基于上述触媒理论与公共设施更新的创新构想,结合苏州老城区公共设施设计的现状与问题,主要从传承、多元、持续三个方面进行苏州传统街区公共设施设计,探索城市微更新的新途径。
(一)传承:文化挖掘与原真性保护
每个城市、任何场地都有自己璀璨的历史与记忆信息,挖掘在地文化是保护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些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人们生活中诞生并流传下来的,在地文化的融入式传达更是对老城区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
设计中通过资料查阅和整理研究,进行居民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人们生活中的优秀文化故事,将居民生活中原真的文化需求、文化习惯和文化故事应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如“莲叶间”智能休息亭的设计(图1),就是结合人们对于苏州园林中莲叶浮动、鱼戏莲间的空间想象和文化联想进行设计的。智能的、可移动的莲叶顶和仿生的鱼形座凳,将人们带入莲下乘凉、池旁观鱼的亲切、本真的生活故事中。
根据前期调研,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生活需求,设计一些文化性使用活动,让使用者在公共设施的使用中了解、感知文化,并将文化精神融入人们的生活。如“桃花物语”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图2),将苏州民间艺术桃花坞木版年画融入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设计,不仅对年画内容进行呈现,更结合木版年画阴阳篆刻、一版一色、分版套印的特点,将图形做成凹凸、分色多个版面,同时结合二维码扫描、互动App技术,设置模拟绘制、刻印小游戏,让公共设施使用者可以自己尝试制作木版年画。
(二)多元:充分协调与多元友好
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会有分批、分区进行的时空错位问题,也会因参与设计的人群的思考角度不同,而出现诉求错位的情况,但整体建设形成的城市面貌、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平衡多方的利益诉求,建立多方合作、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使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充分进行沟通。相关部门主导,制定较为清晰的建设目标、原则等,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和居民需求情况,整体协调每个区域的更新内容和更新计划。相关部门牵头,建设者和管理者切實深入调研民意,了解居民需求,尽可能尊重并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及社会机构组织,一方面可以开展交流研讨会,帮助使用者充分理解城市建设及管理思想;另一方面开展创意分享会,将生活妙招和经验进行分享,让使用者积极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多方共同努力,以友好的方式充分引导、协调多方关系,形成良性的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制度[3]。
(三)持续:现代生活与科技发展
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不仅是设施的改变,更涉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结构、后期管理等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双碳”目标引导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和智能科技引导新技术应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背景下催生的防疫需求引导新健康思考等。公共设施更新要预先思考未来需求,不仅要引入新科技、融入新文化、紧跟发展,更要适度为发展留余地、留空间,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设施更新方式和管理体系。
苏州文化设施设计中,使用本地传统的砖石、木材等材料和创新合成的现代科技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材料的性能,降低能耗。引入智能与互动平台,打造智能服务平台,在提高整体公共设施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在设施中融入二维码互动、App科普、智能控温、全息投影等技术,提升设施的科技感和整体服务性,也为未来技术的及时更新提供基础,如图3所示。
四、结语
在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下,以苏州老城区中公共设施更新困境为基础,引入城市触媒理论,以文化触媒、生活触媒为策略,探索提出挖掘传统文化故事融入原真生活、建立友好平台激发共同参与、引入新技术满足新需求三种设计途径,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设施环境,促进苏州传统街区呈现新形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左进,孟蕾,李晨,等.以年轻社群为导向的传统社区微更新行动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8(2):37-41.
[2]奥图,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王劭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6.
[3]解铭威,郭旭,王向荣.路缘再生:北京传统街区微更新初探[J].北京规划建设,2021(7):104-107.
作者简介:
马建梅,硕士,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教学。
李飞龙,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