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出个性化高考作文

2022-05-30蒯元元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7期
关键词:可读性行文审题

蒯元元

优秀的高考考场作文应具备个性色彩,在审题立意、观点表达以及语言应用上都应十分突出。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可以多研究一些实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审题立意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

一、解析材料,理清核心概念

1.材料内容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读懂文题材料内容,从材料中提炼出准确信息,才能确定行文思路,形成正确的观点。不同类型的材料有不一样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如果是叙述性材料,要把握叙述的思路,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如果是议论性材料,则要理清材料的逻辑,这样才能确立正确的中心论点。

以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的作文题为例。材料如下: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读完材料要思考,这段材料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有哪些关键词,如何从材料出发进行审题立意。可以发现,材料中“义”是关键词,但这个“义”应当如何理解,需要思考。读完材料还要理清其主题思想,正确把握材料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明确立意,理清行文思路。

2.材料解析

在写议论文时,解析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之所以写作时跑题或者偏题,主要原因就是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针对上述材料,读完后要思考,梳理材料的脉络,然后逐渐形成行文思路。经过分析,可从上面的材料中提炼出以下几点:①加强修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②端正思想可以助推理想的实现;③人非圣贤,修身矫思需要持续,方可驶向理想的彼岸;④理想很美好,还需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⑤以“义”为目标,才能让理想触手可及。对材料进行梳理后,就能为后续作文主题的确定提供依据,避免出现偏题、跑题的问题,保障作文质量。

二、摒弃程序化写作,表达真实感受

1.表达独特的个人见解

想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就必须在作文中表达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并能进行深入浅出地论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文章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可读性也会更强。解析完材料后,能初步形成行文思路,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意。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文章的立意,融入独属于自己的观点,表达有新意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给文章敷上个性化色彩。

上面的作文题目,可以结合如下思路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①射箭先定箭靶,逐梦须有目标;②射箭以义为的,逐梦不离正义;③射箭以践为本,逐梦砥砺前行。这样的论点有别于一般的“目标”“态度”“自信”等,巧妙运用比喻,更加形象生动。要在作文中表达独特的观点,提出有探究空间的话题。这样不仅能让写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论点也会更有吸引力,让读者有阅读的兴趣。

2.表达真挚的情感

个性化作文还需要摒弃程序化的写作,在行文中表达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写哪种类型的文体,想让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动读者,都需要表达真挚的情感。不少同学认为写議论文不需要表达情感,于是通篇都是生硬的论述,导致内容乏味,没有吸引力。在写作过程中,应结合主题表达真挚的情感,可以适当加入个人经历、观察或思考,这样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文章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在进行个性化表达时,可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熟语”“热点事件”等表达情感。比如,针对上面的文题,可以联系当前比较热的“躺平族”“奋斗党”等概念思考,分享自己的观察与体悟。这样文章才会有可读性,更有感染力以及个性化色彩,才算高质量的作文。

三、避免平面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1.立足材料从多维度发问

在写议论文时,想让作文的可读性更强,并能就问题展开深入论述,先要立足材料从多维度发问,对要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解析完材料,确立了写作主题后,要思考如何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论述。要避免平面化思考,多角度和多层面地解析问题。

比如,以“追求理想”为主题写作,便要从主题出发寻找切入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进行思考。循着这样的思路,能够反思当下青年躺平的原因,从而深度思考“追求理想”的先决条件。按照这样的思路论述,写出的作文强有可读性,逻辑也会更清晰连贯,有更强的个性化色彩,能够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2.联系时代展开多角度论述

明确了文章的基本论点后,要对核心观点展开论述。在这个过程中,想彰显文章的个性色彩,需要联系时代特点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解读。议论文如果能彰显时代特征,融入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质量就能得到提升。目前高考作文命题通常紧密联系时代,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多关注社会新闻、时事热点等,积累新颖的写作素材。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用充分详实的论据提升作文的质量。

比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回望中国历史,写出了下面的文字:

理想之路的铺就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探索、奋斗、实践。我们无法忘记《觉醒年代》中陈独秀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仿佛听到22岁的毛泽东在潇潇雨幕中仰天长啸,发出“谁主沉浮”的呐喊;我们更无法忘记庚子年间,无数“后浪”冲在战疫最前线的身影。正是一代代华夏儿女用青春谱出了一曲曲大“义”的乐章,才有了令人瞩目的中国成就。

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可圈可点,行文流畅,观点清晰,联系了当下,列举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实例,论据详实,值得学习。

想写出个性化作文,需要平时加强积累,掌握多种写作方法,提升思维能力,让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元。平时还要多阅读,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收集论据,为丰富文章内容、提升作文可读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可读性行文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可读性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三招”学会审题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