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视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2022-05-30热比姑丽·外力胡西旦·吾甫
热比姑丽·外力 胡西旦·吾甫
摘要:创新作为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合作学习视域,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客观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从多方面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逐步形成。
关键词:合作学习;大学生;创新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加大经济发展力度,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逐渐转变为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至今,有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宏观外源架构层引发了大量讨论,多数学者分别从哲学、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分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但是在培养创新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成果尚且较少。现阶段,有学者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用于不同教学阶段,普遍发现合作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人际关系质量。笔者基于合作学习视域,分析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为我国培养身担振兴中华民族重任、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参考。
一、合作学习概念
最初在19世纪,美国开展了一项心理学实验,提出了合作学习概念,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的过程中,面临不断增加的社会矛盾,导致教育界学者不断反思传统社会达尔文主义教育理念与竞争性评价制度,合作学习模式随之出现。罗伯特·史莱文等多位学者对合作学习概念纷纷提出了多元化教学策略,强调这一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架构,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强调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帮互助,与个体化、竞争化有一定区别。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创新能力概述
创新能力代表人们在具备的创新思维中,成功创造形成具有社会价值与物质产品的能力,代表解放思想,但并不墨守成规,可以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知识因素、智力因素、个人品质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获取知识、处理信息、观察事物、思维想象、分析判断、动手实验、语言表达等,这些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内涵价值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全球化与科技创新的需要。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对提升我国竞争实力至关重要,且能满足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需要。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水平普遍不高。
通过创新教育,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大幅度增强学生的知识活力,调整个人知识能力结构。坐落于祖国西部的喀什大学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提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各种活动平台,这促进了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学术创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喀什大学也存在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够强的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学校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行封闭式管理和相对封闭式管理,师生出去调研、学习、实习、开会等与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校企科研未深入融合
高校作为智力密集型场所,是我国创新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组成,也是培养我国所需专业人才的基地。可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长期以来均在不同的发展轨道各自运行,彼此尚未深入融合,而高校人才培养又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才培养和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积极与企业和机构合作。最近,喀什大学建设了医学院,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大规模合作,为医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喀什大学大规模地建设与发展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研究院、南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和学科基地,还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助推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传统育人模式亟待创新
目前,部分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堂传递知识,只重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可是,学生不仅希望获得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知识,还渴望在学习中获得实用性知识。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价值观不同,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自然无法提升创新能力。
四、合作学习视域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转变教师角色,创新育人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基础,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强调认知能力,还强调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从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兼顾创新“双元化”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角色,即提供课堂资源的主体,需要拥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储备,并在课堂中及时回应学生遇到的多种问题。
在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下,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探索维度。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面临更多随机出现的问题,且要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还要努力扩充跨学科知识架构,在课堂中“即兴创作”,助力学生成功建构知识体系。
另外,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积极作用,让师生、生生互动贯彻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倾向于一致性,但是在通识课等大规模课堂上,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学科背景具有差异性,所以在合作学习初期,教师需要开展“破冰行动”,消除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陌生感,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愿意走出“舒適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因此,学生应充分理解合作学习过程,从自身出发,明白课堂中合作学习目标的双元化,明白任务本身并非局限于寻求学术答案,更关键的是培养社会情感。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学生会面临问题的不确定性,所以学生要具备质疑探究的精神,能够不畏惧问题,从而有效增强合作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的合作学习、独立表现是合作课堂的常态,不仅建立了个体责任感,还促进了生生互动,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自主确定专业特长发展方向
在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传统路径下,大学生自身专业特长培养效果并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因此,在人才培养后期阶段,教师需要与专业特点和实践部门的人才主流需求相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并构建模块化课程群,对学生实施不同方向的培养。如教师可以把模块化课程性质划分为“必修”“选修”,确定课程内容,重视专业问题的深化研析。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实地调研等方法,引导学生剖析式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与自身专业、未来就业、专业深造等因素相结合,确定自身的专业特长未来发展方向,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创新平台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高校要倡导构建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探究型课堂。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教知识、教能力、教素质,构建多学科交叉、文理科渗透的多元化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融合多元文化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要适当增加实验课程、毕业设计等多环节教学,实施创新学分制,激励学生创新发展。这样,学生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主分析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的长期任务之一,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真正突出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他们具有积极倾听、有效表达、合作交流、探究未知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孙巧雷,侯灵霞,等.协同学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20).
[2]范文锋.基于“互联网+”校企合作视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J].亚太教育,2020(7).
[3]韦玉敏,陈东,曾冬阳,等.基于非课程学习CMPC辅导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7).
[4]杨丽波,蔡蒙蒙,赵娅,等.学习分析视域下大学生合作学习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
[5]李欣欣.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索——基于泛在学习视域下[J].科技视界,2021(6).
[6]张艳萍.科技创新型社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影响研究——基于生活史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20(19).
[7]黎博,黄毅,徐运保,等.“卓越计划”视域下的管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评《基于卓越计划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管理世界,2021(2).
[8]杨燚娜.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J].教育研究,2021(2).
[9]卢东祥,曹莹莹,于建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江苏高教,2021(7).
[10]张蕾.基于创新素养提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8).
[11]曹庆傲.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培育意义及路径[J].教育评论,2020(12).
[12]杨富琴,周家乐,王嵘.实验教学中心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0).
[13]申静洁,赵呈领,李芒.创客教育:学科视域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0(6).
[14]姜丽华,籍琳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困境及解困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1(33).
(作者单位:热比姑丽·外力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胡西旦·吾甫 喀什大学物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