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探析

2022-05-30韩秀丽

学理论·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意义

韩秀丽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哲学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五个层面的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在新时代下对我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渊源;主要内容;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7-0009-03

“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和人类繁荣提出的全新思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超凡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发展洪流的进程中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学习。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源自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升华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越来越融为世界历史。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世界历史进程愈来愈趋于交融共生。同时,因为各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兼并与独立,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化。人类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共同体是必定要经历的发展趋势,也是必须要面临的世界局势。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地域性的个人逐渐变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但仅仅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那部分人会因为竞争的加大陷入绝境。虽然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市場的掠夺本性,但其对于世界市场不是全盘否定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消灭错误的症结所在得出的。“我们所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也是在此基础上,“真正共同体”得以形成。新的时代有新的际遇,习近平同志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议,所蕴含的正是习近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思考与吸收。

(二)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同志曾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过一个概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3]尚和合展现的是包容并存的宇宙观,体现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海纳百川的气魄和有容乃大的胸襟。有人说,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渗透着包容。“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4]此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开放的国度,天下通商、万邦来朝的盛况一度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我们经历过闭关锁国带来的磨难,所以我们更加坚定了开放的信心,这也正是后来我国改革开放国策要坚定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和平与包容就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建设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包容不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包容,而且包括人与自然或者说某种意义上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建立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在眉睫,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智慧与思路。此外,中华民族求的大同即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其含义不是某一个人的丰衣足食,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共同发展,如孔子的“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正是习近平同志构建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来源。

(三)源自对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发扬

毛泽东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首先强调的是独立自主,然后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积极为中国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体现了毛泽东同志观察世界的辩证思维。反对霸权主义亦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和谐共处国际关系的追求。邓小平同志以维护我国发展利益和着眼世界发展大势为切入点向国际社会多次呼吁,要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同时,邓小平同志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关注和平的同时还将目光放在了安全的角度上,提供了众多新思路。我们既要努力保证国内安全,包括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安全,也要努力维护国际层面的安全。胡锦涛同志在研判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丰富了我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他认为新的世纪、新的阶段,世界越来越交融与共的大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也出现了更多的发展难题。世界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一荣俱荣的形势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国际关系的构成。“和谐”一词寓意深远,蕴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视角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国际局势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处理国际关系的问题。他指出,“要跟上时代步伐,就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5]“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6]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逻辑

(一)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各国谋发展之必要前提,也是现代世界主旋律,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共同价值层面的要求。世界人民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与战火,经历过冷战的窒息与恐惧,所以更加懂得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有多么珍贵。然而,一定范围内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某些地区的人们正在经历战争的悲惨与恐惧。为什么在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如此多的不稳定因素?首先必须明确,化解这些难题不是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责任,而是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协商化解难题。各国人民必须进一步深化互学互鉴,同时吸取人类文明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切有益的智慧、经验与教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有效化解未来可能面临的一切挑战与困难,开创世界永续和平的新局面。我国领导人在总结国际局势、分析国际难题、探索解决难题之路上大胆摸索、勇于创新,提出了“搭建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对话协商方式弥合矛盾的伙伴关系”[7]命题。

(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给世界各个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利用全球配置资源的巨大优势发展生产。单个国家的生产日益发展,国际经济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化带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各国愈来愈多地出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动荡严重和经济危机加深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同时面对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拉大、分配比例失衡等情况,构建一个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世界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合作”原本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合作”这一名词。发达国家把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称之为“合作”,是以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失衡和环境污染严重为代价的。虽然我们不能过度理想化地要求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同样的发展先进性,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加大创新力度,增加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生命力的世界,是国家间拥有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交流方式的世界,是合作共赢的世界。

(三)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等文化因素相映生辉,在世界舞台上争奇斗艳,成就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独属于自己的文明和记忆,这些记忆交汇在一起,点亮了漫漫世界历史长河。世界因文明而精彩,而文明因不同而绚烂。各种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一样的,是平等和包容的,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无高低优劣之分。”[8]人类历史就是多种文明交相呼应的绚丽答卷,每一种文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各种文明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魅力,但也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文明需要沟通交流,汲取各家之长,弥补自身不足。然而,面对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极端摩擦事件,和同一文化范围内的冲突时有发生的窘境,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坚持文化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刻不容缓。各国人民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积极接受不同文化的差异与不足,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汲取不同文化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横贯古今的话题,早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盲目过度的工业活动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污染不是某一个地区的污染,各个国家和地区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是命运与共的统一体。面对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森林的乱砍滥伐,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等生态难题,如何破解难题,调整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9]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既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包括建设绿色体系,促进循环低碳发展。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不是靠某一个国家的努力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担当,积极开展国际层面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守护人类家园。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提供指南的科学理论。关于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具有同一内核的价值目标,即都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表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在理论上为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提供了理论贡献,同时也在具体实施层面上,为实现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具体实施方案的指引。

2.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在认真分析世界发展大趋势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类未来的思索而提出的理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给各个国家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风险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危害世界秩序的因素仍然存在,威胁着世界人民的安宁与团结。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各国共同的利益出发,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符合了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的坚持又符合了世界人民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期待。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外交政策有过发展和创新,但不管如何改变都是基于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考量。胡锦涛同志曾经基于建立和平世界的构想提出了“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出极富智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我们拨开资本主义主导的普世价值迷雾提供了指明灯。

(二)实践意义

1.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世界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望人类之巅的视野做出的答复。首先,在治理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立足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体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持续性发展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等发展难题,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基本等于束手无策。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健康发展,“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其次,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同时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摒弃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只维护少数国家利益的发展格局,主张世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以对话化解矛盾,以和平交流共处,以互利共赢为追求目标。“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5]

2.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吸引力和话语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立足新的实际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把握新的契机、贡献中国智慧、赢得世界认同的创新理论。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理论层面上的要义,它为其他国家和政党开展国家治理提供了实践借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的吸引力。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伟大举措,开创了开放共赢的全新发展模式,真正体现了合作共赢、包容互惠的大国担当,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目光和赞赏。此外,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提出的众多互惠发展思想和战略,在得到其他国家赞许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这也是中国大国形象提升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倾听中国声音,开始支持中国方案,源于中国方案的立足点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更多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这也正是我们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蕴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6]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24.

[7]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

[8]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6).

[9]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责任编辑:李 慧)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意义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