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嗝不止可怎么办

2022-05-30陈小兵

家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枢肌注顽固性

陈小兵

今日查房,看到几位肿瘤患者都存在顽固性呃逆的情况,就是不停打嗝,非常痛苦,看着让人心痛。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概率为2%,严重的顽固性呃逆会对患者进食及正常呼吸运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那么,出现顽固性呃逆该如何处理呢?

呃逆是指反复的、不自主的膈肌、肋间肌等痉挛,伴声门突然关闭,引起气流受阻而产生的一种特有声音,可发生在呼吸周期的任何瞬间,但以吸气峰值后产生更为典型。按呃逆发作的持续时间,一般可以将其分为4种:暂时性,数分钟至48小时以内;持久性或延迟性,48小时以上;慢性,7天以上;难治性或顽固性,1个月以上。

暂时性呃逆可因进食过快、饱餐、受到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引起,通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停止,一般无需担心。但顽固性呃逆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身上,需进一步仔细评估。

临床发现,以下均是顽固性呃逆的可能病因:肿瘤、畸形血管及妊娠等压迫相应结构;膈肌、肋间肌邻近区域的炎症,如食管炎、心包炎等刺激;膈肌、肋间肌邻近器官的其他病变,如心肌梗死、哮喘等;肿瘤患者使用顺铂类药物进行化疗,特别是地塞米松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呃逆反射具有协同刺激作用。据统计,20%的帕金森病患者、1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以及4%~9%的晚期肿瘤患者会有反复呃逆的主诉。

某些病例中,顽固性呃逆的病因明确,去除该病因后呃逆往往容易被控制。当病因不明确时,建议对可能存在的病因做系统详细评估(包括疾病、用药史,确切的起病时间点及可能诱因、加重及缓解的因素,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的同时行经验性治疗。

物理治疗

对于病因不明或原发病因不能短期内迅速纠正的患者,一般以物理性治疗为主。具体包括:鼻咽刺激法,如牵舌法、吸入“嗅盐”或类似物、用鼻管刺激咽部、含漱冰水等;迷走神经刺激法,如按压双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按压眶上神经、直肠按摩等;与呼吸相关的治疗手段,如纸袋呼吸法、Valsalva动作(吸气后屏气)、屏气等。上述方法一般主要用来处理急性呃逆,对于持续性或顽固性呃逆疗效有限。

药物治疗

对于病因不明确或者针对病因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诊断性抗酸治疗,抗酸治疗无效时再考虑使用特异性药物及其他治疗。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通常有以下几种:

1.调节电解质药物

对于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伴有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等症的患者,补充电解质可终止或明显缓解呃逆。

2.肌松药

(1)巴氯芬:为神经性传导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GABA受体,其抗呃逆作用的机制未明。临床有专家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其对神经传导的抑制作用,使痉挛的平滑肌、膈肌得到缓解而使呃逆停止;另一方面它可能通过对中枢的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的目的。用法:每次10毫克,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5毫克,每日3次。

(2)盐酸乙呱立松片:是一种新型肌肉松弛剂,其一方面作用于脊髓,抑制脊髓反射;另一方面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减轻脊索的灵敏度,从而阻断其反射弧,减少痉挛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进一步刺激;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流。用法:60毫克,口服或胃管注入,每天3次,饭后服用。

3.抗精神病药

(1)氟哌啶醇:5毫克,静脉滴注或肌注,1~2次/天,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

(2)氯丙嗪:25~50毫克,每天3次口服,但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慎用。

(3)新斯的明:1毫克新斯的明和25毫克氯丙嗪加入生理盐水50毫升,每次空腹口服30~40毫升,每4~6小时1次,对脑出血、脑瘤术后出现呃逆者有较好效果。

4.抗抑郁药

(1)多虑平:25~50毫克,每日3次,口服。

(2)阿米替林:30毫克,每日3次,口服。

(3)丙米嗪:25毫克/天,口服。

5.中枢兴奋药

(1)利他林:10~20毫克肌注,反复发作可重复注射。其终止呃逆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抑或使膈神经过度兴奋而达到抑制状态。

(2)尼可刹米:0.375克肌注,止呃机理不明,可能是该药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膈肌活动度增大,从而缓解膈肌痉挛,终止呃逆。

6.钙离子拮抗剂

(1)硝苯地平:10~20毫克,舌下含服或吞服,每日3次,一天总量不宜超过60毫克。

(2)盐酸氟桂嗪:10毫克,每天2~3次口服,待呃逆停止后改为每天1次口服,以巩固治疗。

7.麻醉剂

(1)利多卡因:50~100毫克持续静滴,每天2~3次,可用1~7天,但应注意心律监护。其止呃机理可能为调节植物神经或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抑制膈神经。

(2)磷酸可待因:30毫克,口服,止呃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神经,减弱膈神经的过度反应,同时直接抑制或松弛膈神经。

8.抗胆碱药

(1)苯海索:是中枢性抗胆碱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震颤麻痹。用于治疗本病每次4毫克,每日3次口服,用药2~3天。

(2)东莨菪碱:0.3毫克,肌注。

9.抗癫痫药

(1)丙戊酸钠:每次0.2克,每天3~4次,逐步加量,直至控制发作。丙戊酸钠治疗呃逆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很大,获得满意疗效的剂量为0.6~2.0克/天。

(2)苯妥英钠:每次0.1克,每天3次,对中枢性呃逆效果较佳。

10.抗肿瘤药

华蟾素每次肌注2~4毫升,每日2次;或静脉滴注,每次10~20毫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稀释后缓慢滴注。

11.止吐药

(1)恩丹西酮:是一种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常用于化疗所致呕吐的防治,通过抑制兴奋的膈神经达到解除膈肌痉挛的目的。

(2)胃复安:多用来做穴位注射。

12. 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0.25~0.5克/次,每天3次。其止呃机理可能与抑制神經系统的碳酸酐酶有关。

13.镇咳药

可待因30毫克,每日3次,至呃逆消失。其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减轻膈神经的过度反应,同时对痉挛的膈肌可能有直接的抑制和松弛作用。

14.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报道静脉用醋酸去氧皮质酮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氢化可的松,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和多发性硬化症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效果明显。

15.其他药物

其他如地巴唑、麻黄素、消炎痛、盐酸曲吗多、金刚烷胺、硫酸镁、维生素B1、维生素B6(穴位注射)等均有文献报道用来治疗顽固性呃逆,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手术及介入治疗

对于由肿瘤压迫刺激神经等解剖结构引起的呃逆,手术显然是解除压迫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颈段硬膜外间隙或膈神经近端注射局麻药,以阻滞神经传递,也能成功治疗顽固性呃逆。

此外,用不可逆的膈神经损毁术来治疗顽固性呃逆也有报道。超声引导下的膈神经阻滞术相较于膈神经损毁术安全性更高。

笔者建议:顽固性呃逆病因高达百余种,如果您呃逆现象持续48小时以上,应该尽快就医,尽早明确病因,进行对因或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中枢肌注顽固性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小儿推拿治疗中枢协调障碍163例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慢性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的影响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