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路径研究

2022-05-30谢瑶

高考·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

谢瑶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将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促使学生高效理解教材内容,提升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应满足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升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及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的不同层面的要求,所以,生物课堂教学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领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合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基于生活化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參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路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说明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谓生活化教学,即以生命状态呈现抽象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科问题及解释科学现象,实现现实与科学世界的融合。对此,高中生物教师需具备强烈的生活态度与意识,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营造和谐、生动、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调动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其自主探究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创造力与综合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陶行知思想概述

陶行知先生指出[1],生活是教育的核心,二者息息相关,实施何种教育取决人们的生活。教育驱动力之一即生活,通过教育使人们高质量生活。所以,教育需和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及改造社会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不同于杜威教育理论。杜威认为,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有意将社会生活压缩至学校,学生在此掌握知识。虽然上述做法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但并未从本质层面将生活与教育充分融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会改变生活现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教育的出发点为实际生活,而实际生活自身就具备教育意义,生活决定教育且生活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成效[2]。

“社会即学校”突破社会与学校的间隙,使社会与学校相融合。一方面,社会涵盖学校,因为对于劳动人民而言,社会是补充知识的主阵地。另一方面,学校也将社会涵盖其中,社会进步关系到学校进步,学校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所以社会与学校属于不可分割的整体。与此同时,陶行知先生指出,如果同学们想要感悟壮阔威武的泰山,就要亲自登上泰山感受一番,教材知识不能替代生活,学校应与生活相结合并朝着开放道路大步迈进[3]。

传统教育常见的弊端是教学与学习分离,即教师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双方在此过程中鲜少互动,也是教学中常用教授法的原因。陶行知先生认为此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于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法”,人是完成事情的主体,教师围绕事展开,做是教与学的核心。通过完成事情有所收获就是学习,他人因此产生影响就是教。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教师只围绕教材和教参讲解知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层面的教学,学生只学习教材知识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层面的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并对教材内容是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进行判断,才能做到真学。

二、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该课程价值追求即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结合学生学情与课程特征创新和改革教学,尤其在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时代背景下,生活和工作中充斥大量技术产品,获取与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一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也说明现实生活聚集大量生物学科知识,而生物学科也要根植于现实生活,所以,基于生活化生物教育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

(二)生物课程基本要求

生物是一门涵盖环境科学、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及相关科学技术在内的学科,当前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人类生活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中生物是一门反映生物学本质和展示生物学内容的科学课程。该学科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需积极参与生物学课程并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挖掘证据、提出假设、检验校对及发现规律等一系列学习过程,最终获得生物学知识与技能。高中生物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提出相关生活化生物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周围生活,站在理性层面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育人目标。

(三)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即生物教师未生动形象地讲解抽象生物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佳,这凸显出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需要借助一个建构从已有经验过渡到全新知识,生物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好似通往新知的桥梁,需要高中生物教师结合学生学情与生活逻辑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提升生物教学成效。

三、基于生活化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思维品质与技能。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还需遵循三维目标,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合理设置生活化知识目标。生物是高中阶段分科课程,指导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是课程首要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生活化目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高中生物教师在设计知识目标时需在凸显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体现生活化,还要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强调生活与学科逻辑间的紧密联系,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了解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合理应用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奠定基础[4]。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相关知识时,教师设置“说出现实生活中富含高蛋白生物组织以及该组织在生物体中所具有的功能”知识目标。上述生活化教学目标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更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积累的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其二,合理设置生活化能力目标。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生物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生物知识时应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参与社会事务与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对此,教师在设置生活化能力目标时需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能力融入课堂,对学生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设置生活化能力目标要结合现代经济社会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蛋白质相关知识为例,教师设置以下能力目标:“解释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并阐述科学合理膳食对人体生长发育的意义。”能力目标设置不单单要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这一知识点,还在于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合理膳食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养成健康饮食等良好习惯。其三,合理的生活化价值观目标。落实核心素养的首要条件是以知识、能力为重点,最终目的是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需遵循学生生活逻辑与实际生活设置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创新生活教学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多元化学科,涉及不同类型的生活现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只是由于经常发生,反而导致学生忽略了这些现象,学生鲜少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更缺乏对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索。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科学解释生物现象,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高中生物教师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正因如此不能以普通人的眼光和满不在乎的态度对待身边发生的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和问题。教師要善于对这些情况进行挖掘,结合学生学情创设真实情境,如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日常小现象、新近发生的真实社会事件等。高中生物教师应灵活创设生活情境,指导学生高效探究生物知识。

在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展探究实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执行实验方案,分析讨论实验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探究生物知识兴趣,并高效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以及养成思考生活现象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培养。例如,通过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如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探索生活的真实场景。教师给学生提供梨、花生和鸡蛋。接下来,让他们分组调查主要含有的化合物。拿着梨的一组可以做三个实验,分别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研究。拿了花生和鸡蛋的小组,也分别做了实验。通过对比颜色了解梨的重要成分是糖分,花生的重要成分为脂肪,鸡蛋的蛋清主要含有蛋白质。生物教师在这个过程创设真实情境,即在我们的生活中,梨、花生、鸡蛋都是常吃食物,那么这些食物主要是含有糖类、脂肪,还是蛋白质呢?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假设,例如部分学生提出梨的化合物为糖类假设,最后让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加以实施,获得结论。

在高中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难以获取部分昂贵的药品和试剂等材料,学生所处的实验环境无法支撑pcr、细胞培养等实验完成。这时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例如结合生活来营造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启发式教学,可结合生活提出问题。在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再结合生活,提出可能是假想或实际情况的问题。所以,该教学方式可突破时空限制,将不可能的情况引入教室,丰富课堂教学。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与核心素养。以脂肪种类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结合现实生活设置问题。如对花生油和猪油进行实验,其中两瓶分别为液态和固体,此时生物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大家在生活中所用的食用油一般是植物油和动物油,大家能区分老师手里的两瓶油,哪瓶为花生油,哪瓶为猪油吗?为什么一瓶是液体油,另一瓶是固体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析现实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三)优化课堂环节设计

高中生物知识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采取灵活方式开展教学,结合生活中生物知识的不同表现,引入课堂教学中,将生物教学和生活融合,消除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陌生感,拉近学生和生物知识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生物知识化繁为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5]。如“组成细胞的无机物”的教学中,教师提前准备一个西瓜和一个鸡蛋,设计相应的互动活动:当切开西瓜和鸡蛋打孔后,哪个会先流出来?通过这样的问题吸引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进行验证。通过学生观察,学生会发现西瓜水很快流出,鸡蛋清则比较缓慢。之后,教师引入问题:两者都是细胞中的水,为什么流出的现象和速度有这么大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大部分教师普遍运用节省时间和精力的简单化教学方式,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直接为学生示范和讲授,忽略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学生鲜少有时间独立完成生物实践活动。单一的教学方式、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化教育课程消磨了学生参与生物课程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程产生抗拒和厌烦情绪。所以,有必要探究符合现代高中课程特征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切实提升生物教学效果。尤其生物知识难度大,若教师依旧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必然会持续消磨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自信心,甚至阻碍后续生物学习,影响学生生物综合素养。

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情境开展教学,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平常生活里,父母总会叮嘱我们吃鸡蛋、喝牛奶,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补充营养和能量。之后教师继续追问:在牛奶和鸡蛋中有着丰富的蛋白质,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列举相应的物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本节课程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人们通过咀嚼或者吞咽的方式食用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并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分解成氨基酸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那么,氨基酸是什么物质?有着什么样的结构特点?教师通过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构建教学情境,引出蛋白质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和质量。

结束语

总之,基于生活化高中生物教学符合该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要求,通过列举生活实例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明确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进而有效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增强学生自我认知及掌握相关生物学知识等能力,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实现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燕芳.结合生活,打造高效生物课堂[J].安徽教育科研,2021(36):37-38.

[2]邓菊.内化于“学”外化于“践”: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6):100-101.

[3]张圣坤.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方式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132-133.

[4]何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99-201.

[5]杜兴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0):88-9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