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迭代探索

2022-05-30张林勇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8期
关键词:迭代劳动教育中小学

张林勇

【摘   要】区域劳动教育体系的迭代更新是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根本举措。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革新、场域打造、课程共建、导师队伍建设、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迭代变革,改变了区域劳动教育弱化的现象,提升了区域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迭代

当前,在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部门协同施策不到位,劳动实践场域建设不充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不丰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不完整,劳动教育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等情况。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迭代升级。在劳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在组织革新、场域打造、课程共建、导师队伍建设、评估机制变革等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区域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部门协同:重构劳动教育组织机构

良好的區域劳动教育组织机构可以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达到区域劳动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瓯海区在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伊始就组建了由党委带头的领导小组、由教育局主导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各组织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为区域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奠定基础。

(一)破壁垒,建立共同体

由党委带头的领导小组,保证了劳动教育推进的正确方向。瓯海区成立由党委带头、政府领衔、各部门参与的瓯海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小组。它有效整合了区教育局、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团区委、区妇联等力量,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形成了齐抓共管、责任到人、督政到部门的协同育人共同体。

(二)觅抓手,凝聚向心力

由教育局主导的部门协同机制,保证了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区域围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要素,协调各部门力量,形成了“一统二联三协”的协同机制。“一统”即区委、区政府统领出台《瓯海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等相关文件,建立政策向心力;“二联”即教育部门牵头出台《瓯海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联系各部门、联动各镇街,建立劳动教育推进机制,架构区域劳动教育课程框架,形成部门联动力;“三协”即“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制订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涵盖“全过程、全学段、各方面”,形成教育协同力。

二、三环场域:重构劳动教育实践空间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学生对劳动的了解,不应仅停留在学习《悯农》这样的古诗上,还应积极到农田、市场等基地开展实践。瓯海区以使学生“劳有场所”为目的,开展建设家庭劳动实践、学校劳动实践、社会劳动实践场域空间的探索,动员“区级、镇街级、集团校级”三级力量,建设“家庭—学校—社区”劳动实践空间,形成三环相扣、共同推进的劳动场所建设机制。

(一)“家庭实验室”,建设家庭劳动实践空间

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区域学校以《区域家庭劳动成长手册》为导向,指导家长根据家庭环境,挖掘家庭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家庭劳动实验室”“最美劳动庭院”等空间的建设,让学生在家“时时能劳动,处处能劳动”。

(二)“角—室—园”,打造校园劳动实践空间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室内外场所,为学生建设劳动空间。教育部门划拨专项经费,让每所学校都有条件打造校园劳动实践空间。学校基于儿童视角,结合本校特色,打造“班级劳动活动角”“校园金角、银边劳动园地”等劳动场域,最大化地利用校园空间。

(三)“社—馆—企”,拓展社会劳动实践空间

教育主导、社会协同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瓯海区的创新之举。瓯海区充分挖掘辖区内各镇街所在地资源、社会团体实践基地、活动场馆和企事业场所,通过区域购买、镇街共助、学校共建等方式,建设“区级—镇街级—社区级”三级联动的劳动实践网络,开辟了涵盖生活、生产、服务的劳动实践基地,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空间。

三、家、校、社协同:重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意见》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何使国家和地方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使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化是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瓯海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家庭基础作用、学校主导作用和社会支持作用,构建了包括“国家意志的基础课程、地方价值的拓展课程、家庭个性的特色课程”三个层级、涵盖“瓯风生活劳动、瓯耕劳动实践、瓯踪劳动寻根、瓯商劳动服务、瓯创劳动智造”五个类别的区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下简称“五瓯”),形成了家庭自设的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学校主导的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社会供给的菜单式劳动教育课程三条开发路径。

(一)项目式:家庭自设的劳动教育活动

每个家庭利用学校提供的家庭劳动清单模板及劳动成长手册,结合的自身特点、资源优势和清单手册要求,设计臻选学生会参与、能参与、善参与的家庭劳动项目,形成了家庭个性化劳动教育活动序列,真正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家庭基础作用。

(二)校本化:学校主导的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要充分运用《学生劳动成长手册》,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从体系上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每所学校要设计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方案。从纵向上来看,学校首先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次要参与区域“五瓯”劳动教育拓展课程的建设,最后要积极引导家庭实施劳动项目。从横向上看,学校要引导家庭、社会从学生的劳动素养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区域三类课程内容,助力校本化劳动课程实施样态的全面形成。

(三)菜单式:社会供给的劳动教育课程

社会层面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供给链具有领域宽广、资源多样、项目丰富等优势。区域可以充分联系当地的社区、镇街、社会企事业单位等劳动教育资源供给组织,筛选满足区域价值诉求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引导社会各类组织和团体开发符合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要求的课程内容,为全区学生提供“菜单式”劳动拓展课程体系清单,让社会力量为学生成长服务。

四、三类导师:重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进行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的前提条件。区域根据学校劳动教育的需要,专门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支劳动教育专、兼职导师队伍。区域师训部门制订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三类导师的专题培训。

(一)家庭“父母”劳动导师队伍

家庭成员组成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第一导师队伍。区域建立了“父、母”“祖父、母”劳动导师队伍,以微讲坛、云课堂、家校课堂等方式,为家庭导师提供可选择的培育菜单,引领家庭导师身体力行,率先示范,由此打造有爱心、懂劳动的家庭导师师资体系。

(二)学校“专兼”劳动导师队伍

区域结合学校资源,构建“1+X”模式的学校导师队伍,其中“1”指的是核心专职劳动教师,“X”指的是学校兼职的劳动教师。区域充分挖掘专、兼职劳动教师的潜在优势,多角度、个性化培育双师型劳动教师,如对专、兼职劳动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使其提高劳动教育基本功及劳动教育素养,由此增强核心师资力量。

(三)社会“名匠”劳动导师队伍

区域形成了由教育局主导、各部门配合、社会团体协助建设的“名匠”劳动导师队伍。各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名匠”劳动导师。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等能人贤士进校园、进课堂,辅助学生学习。

五、四项评价:重构劳动教育评估机制

整体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家庭劳动教育配合情况、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況、部门协同情况等进行评估督导。瓯海区建设了指向学生劳动素养的“乐实践”评价网,制订了指向家庭合作力的评价表、指向学校实施力的评价手册和指向部门协同力的评价清单等评估督导标准。

(一)“乐实践”评价网: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成长过程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瓯海区专门开发了“乐实践”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网,从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思维、劳动能力、劳动品质等维度出发,对每个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实践情况进行打卡记录。该记录贯穿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一张表格:评估家庭劳动教育合作情况

区域设置了家庭劳动教育共育登记表,从指导、陪伴、创造条件三个维度引导家长配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同时,区域定期开展“最美劳动家庭”“最美家庭劳动导师”亮相活动,让“一表”成为家庭劳动教育的风向标。

(三)一本手册:评估学校劳动教育执行效果

区域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纳入学年办学绩效考核,用“一本学校劳动教育手册”进行评估。学校对劳动教育规划制订、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基地建设、保障措施、评价等项目进行电子化记录,定期开展学校自查、校际交流、区级督查等活动,对标优秀学校,促使自身突破短板,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与质量。

(四)一张清单:评估部门劳动教育协同情况

部门、镇街、社会的共同参与能为劳动教育注入强大的支持性力量,合理督导和正确评估是引导他们一如既往地助力区域劳动教育实施的必要机制。区委劳动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单位每年自拟工作清单,将部门协同、常态实施纳入政府对部门、镇街的考核。每年,教育局都要求各社会劳动基地单位自拟工作清单,结合区级规范性、示范性劳动基地评选活动,对其进行评估。区域通过“一单”年度考核为家、校、社协同提供有力保障。

劳动教育的区域重构行动,使政府统领、部门联动、学校主导、家庭落实、社会支持的劳动教育新样态得以形成。该劳动教育新样态凸显了区域“家、校、社”三方协同机制的特色,实现了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迭代升级,有效提高了区域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余彦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时代诉求与实践路径:基于教育政策历史演变的视角[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2).

[2]吕晓娟,李晓漪.新时代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20-07-17(7).

[3]左晓晨.小学劳动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M小学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4]王萍.把有志青年吸引到农村教育岗位上[N].光明日报,2020-09-08(13).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教育研究院   325000)

猜你喜欢

迭代劳动教育中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基于最小二乘的视野区域运动方向分析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JavaScript计算性能对比研究
中间件“迭代”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涨价与医保政策需同步“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