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协力同成长 恰适关系共提升

2022-05-30刘云峰王旭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

刘云峰 王旭辉

编者按:

2021 年 10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布,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首部就家庭教育专门出台的法律,《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庭负责、国家支持,还需要学校配合、社会协同,其出台必将带来学校和家庭关系的深刻变革。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背景,从学校的角度探究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对于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校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一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学校要认真研读,在现有的条件下,设置目标、学习法规,多渠道做好家校协同工作,携手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校协同;家庭沟通

“家校协同”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相互作用于学生成长,是“家庭、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育人路径[1]。《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父母进入了“依法带娃”的时代,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树立了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但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样态。各个家庭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各不相同,对子女的成长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将这些不同转变为趋同,将家长们在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客观上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的课题。

家校沟通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家长从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应负责引导家长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为学生终身发展赋能、奠基,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家校关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积极进行家校沟通,主要包括以下途径。

一、设目标、看未来,巧沟通、用心爱

近年来,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学生比重越来越高,很多学生从周边乡镇大量输入,因原有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校的教学节奏。学校曾做过相关调查,发现目前80后家长普遍重视教育,但同时对学生的学业期望比较高,存在着不尊重教育规律,超前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等种种问题,也有不少家长自身没有学习成长的习惯,也间接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这都给学校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提升家校合作质效,增加了难度,带来了压力。

在认真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将办好家长学校,优化家长育人观念和能力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任务。首先,学校通过新生入学军训的机会,提升家长对教育孩子的信心,同步开展线下家长培训,从学生初中成长生涯规划、学科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家校沟通策略技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四个方面,多维度帮助家长做好学生小初衔接过渡。其次,学校还经常性地通过公众号、美篇、家校通讯、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发布例如“《防校园欺凌完整指导手册》学生和家长必读”“如何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十条动画短片教会孩子防范危险”“学生假期生活指南”等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理念、育人方法,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

学校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智慧引领家长,使家长清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二、学法规、炼师能,勤交流、共成长

教师是构建良好家校关系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家校沟通过程中,教师需转变观念、转化角色,法规在教师教育理念、专业能力、沟通技巧中融入的程度,关乎沟通的效果。

《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学校率先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不仅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组织全体教师第一时间进行专题学习,还请来学校的法律顾问为全体教师予以诠释,系统地引导教师“如何想、如何做”。

在法律顾问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德育部门第一时间向学校全体家长下发了《哈尔滨市第163中学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哈尔滨市第163中学家庭教育训诫书(督促函)》,以引导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教育。

学校引领教师熟识政策法规,互相学习借鉴家校沟通的好做法,作为教师形成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路径,以期达到家校用“心”沟通的效果。

三、多渠道、多维度,“请”进校,添活力

作为教育政策,家校合作是学校的必选动作,学校必须考虑通过一种怎样的制度和机制来建立怎样的一种家校协同关系[2]。学校历来重视家校合作,为促进家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曾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以“做智慧父母,引领孩子未来”为题,举办了全校范围内的家长讲座,就培養孩子的目的、如何做智慧父母等角度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同时学校夯实教师家访、召开家长会两大沟通渠道,借助微信手段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会始终是家校沟通中的重要渠道。每次召开家长会前,学校都会针对不同学段特点,组织班科任教师共同研讨、精心设计主题和内容,例如:疫情期间召开的家长会主题为“家校携手 共克时艰 勠力同心 不负韶华”;初三学年期末考试后家长会主题为“摒弃侥幸之念 必取百炼成钢 厚积分秒之功 始得一鸣惊人”;初四学年毕业季开学家长会主题为“百日奋发梦为马 六月无悔斥方遒”……学校倡导家长会形式多样化,有的班级启用学生来主持,把家长会开成阶段汇报总结会。在家长会上,班科任教师努力向家长们传达学生的进步,把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家长们共同研讨并找到解决办法。

学校以开放的姿态打开校门,实现校园开放周常态化。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需要家长的陪伴,但陪伴不是包办,不是溺爱,需要家长参与、再学习,与孩子共成长。家长每学期通过和班主任预约,在开放周内随时来到学校,走进课堂听课,参加课间操,同教师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同时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校园艺术节、运动会、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在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过程中,构建融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校关系。

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家长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尊重,更有了教育孩子的方向,从而大大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今后在家校合作中,我们将继续细化家校合作的内容,开展家校合作研修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课程、活动设计,提升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使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3]。

参考文献:

[1]赵建军,邓振英,藏英杰,等.家校协同共育新人[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

[2]婉然.构建家校协同的教育共同体[J].教育科学研究,2020(10).

[3]董红军.“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协同共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
享受学习生活 构建和谐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协同对策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