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初步研究
2022-05-30李金荣王海洋
李金荣 王海洋
摘要:目的 对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初步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成人Ph染色体阴阳性进行分组。其中,选取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all)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分析研究;选取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MICM分析。对比两组的研究结果,探究成人Ph+ALL的MICM特征。结果 在96例患者中,成人Ph阳性患者为24例,占比25.00%;阴性患者为72例,占比75.00%。流式免疫分型显示所有Ph阳性患者均为B-ALL;24例Ph+ALL中20例伴早期髓系细胞(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18例患者表达CD13或/和CD33;8例患者染色体除Ph染色体外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结论 通过研究显示在成人Ph+ALL具有MICM分型特点。
关键词: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由于淋巴细胞的T系或B系细胞于骨髓中的异常增生而发生的,属于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1]。在机体原始细胞的异常增生下,可聚集于骨髓中,对机体中的正常造血功能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同时在病情的进展之下,还会对骨髓外的组织造成侵犯,如胸腺、肝脏、淋巴结及脑膜等。有研究指出,ALL的发病高峰期为0~8岁的儿童期,发病约占比70%;在成人白血病中,ALL的发病率约在20%左右。在ALL中,Ph染色体阳性患者较为常见,近年来关于这种类型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各学者所得出的临床特征结论也基本一致。临床发现,在Ph+ALL中,患者大多存在肝脾肿大、白细胞水平较高、长期生存率低及治疗缓解率低等特点,这类患者的预后大多不佳[2]。但目前关于这种疾病类型MICM特点研究尚较少。本研究就AL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形态学、免疫学等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36.25±15.71)岁。根据患者的成人Ph染色体阴阳性进行分组,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Ph+ALL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分析研究;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Ph-ALL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
纳入标准:①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精神正常,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①拒绝配合研究,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进行MICM检测。对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特征、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在细胞形态学特征中,按照FAB标准作为ALL诊断分型。流式细胞仪以CD45,fsc设门检测白细胞抗原。髓系 MPO CD117 CD11b CD33 CD13 CD16 CD15 CD14 CD64 CD71 CD123 CD56 ;T系cCD3 CD7 CD3 CD4 CD8 CD9 CD5 CD2 ; B系 CD19 CD10 CD20 CD45CD22 cCD79a cCD22 IgM ; 干(祖)系 CD38 HLA-DR。細胞遗传学检查:采用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标本,采用RHG技术进行核型分析。
分子生物学:留取治疗前肝素抗凝骨髓液2~3ml,分离单个核细胞 ,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
2结果
2.1 Ph+ALL的发病情况以及年龄分布分析
通过分析收治的96例ALL患者中,统计其Ph+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9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是属于Ph+类型,占比在25.00%;Ph-有72例,占比在75.00%。
2.2 Ph+ALL形态学特点研究
通过骨髓涂片瑞氏染色进行读片显示,Ph+ALL原始淋巴细胞,胞体中等大小,圆形、类圆形,细胞浆量少,无颗粒,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形态特点与其他ALL无区别。但研究发现,24例Ph+ALL中20例伴早期髓系细胞(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而72例Ph-ALL中仅有2例伴早期髓系细胞,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免疫学分类及特征研究
通过分析Ph+的免疫学分类,显示患者的免疫表现有以下几点:所有Ph+ALL均为B-ALL;在为患者开展的FCM检测中,18例患者表达CD13或/和CD33,但不够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的诊断标准;研究显示,Ph+ALL相比较于Ph-ALL明显高表达髓系抗原CD13或/和CD33,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表达情况见表2。
2.4 Ph+ALL细胞学遗传特征分析
3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是起源于淋巴前体细胞,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被划分于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中的一种类型。并且研究指出,这种疾病大多数都是来源于B淋巴细胞。根据临床上对该疾病的研究,显示这种疾病类似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遗传学的异常是影响这种疾病预后的关键所在,而伴有Ph染色体异常的B-ALL就是成人ALL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成人ALL中,Ph染色体阳性率约占据了20%~30%。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了Ph+ALL是一种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的疾病,而并非过去认为的仅仅来源于淋系祖细胞。
ALL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中的造血干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性病变所导致。根据临床上对ALL的发病原因分析显示,环境因素、遗传及家族因素、获得性基因改变等主要原因[3]。大多数ALL患者起病较急,短时间内会快速进展,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贫血、发热等。也有一些患者起病较为缓慢,症状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等。其中,出血症状有皮肤瘀点、牙龈出血、瘀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也可能表现为咯血、尿血、便血、颅内出血等[4]。患者的体征表现主要为一些脏器异常,如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关节、骨等疼痛,以及一些其他的浸润体征表现。通常认为,Ph+ALL约占据成人ALL的12%~32%。有研究指出,Ph+ALL的疾病类型远远比其他伴特定遗传学异常的ALL比例更高,并且发病率随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而上升。
有研究提出,在Ph+ALL初诊时,其白细胞数有较大的变化,但并非所有的患病者都属于高白细胞白血病。在Hervé Dombret等[5]报道中,对157例Ph+ALL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也得出了具有较大的白细胞计数变化,白细胞计数范围为(0.5~626)×109/L,中位白细胞计数为17×109/L。因而在进行诊断过程中,应注意并非所有Ph+ALL均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若在ALL的诊断中出现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的情况,也需要适当考虑患者是否为Ph染色体阳性。此外,还有相关文献指出,大部分Ph+ALL患者免疫学分型为前体B细胞,主要表达CD19、CD10、CD34,伴有髓系抗原表达比例增多。在Hervé Dombret等学者的报道中显示,在157例Ph+ALL患者中,所有的免疫学表型均提示为B系ALL,其中表达CD34抗原的患者占比高达89%,表达CD33抗原为15%,表达CD13抗原为20%。其中,所研究的患者中有91例不仅存在Ph染色体,同时还伴随其他异常核型(双Ph、+7、超二倍体)。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安德森癌症中心从1980~1997年所有初诊的67例Ph+成人ALL患者,发现大多数是B细胞型ALL,伴有髓系抗原共同表达者明显增多。目前对于Ph染色体在ALL中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关于Ph+ALL是否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部分报道指出,成人ALL可能存在免疫表型方面的异常,但尚存在报道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此外,既往相关研究大多单独采用CC分析技术检测Ph染色体,而本研究中Ph染色体的检测采用CC结合FISH及RQ2PCR技术,明显提高了Ph+-ALL的检出率[6]。
本次研究对收治的96例患者开展分析结果显示,成人Ph染色体结果检测呈阳性者为24例,占比25.00%;阴性为72例,占比75.00%;所有Ph阳性患者均为B-ALL。在为患者开展的FCM检测中,18例患者表达CD13或/和CD33,占比为75%;而在72例Ph-ALL中,仅有6例表达CD13或/和CD33。研究显示,Ph+ALL相比较于Ph-ALL明显高表达髓系抗原CD13或/和CD33,具有统计学意义[7]。细胞遗传学方面显示,单纯Ph染色体有16例,占比为66.7%;有8例患者染色体除Ph染色体外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占比33.3%。
Ph+B-ALL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可能处于更早的淋巴细胞分化阶段,体内可有大量的白血病干细胞,同时该群细组织黏附能力更强,所获取的生長、增殖优势较大。CD38是具有酶催化活性的表面标记,能够对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进行双向调节,参与人类淋巴细胞核内皮细胞的活化和黏附等重要过程;CD38在体内主要存在于造血组织中,表达于淋系干/祖细胞和浆细胞。CD13为人体内造血组织常见的髓系抗原,多表达于髓系细胞表面。有研究显示,在CD34+的造血干/祖细胞向B淋系定向分化的过程中,CD38表达上升,而CD13表达下调。
综上,Ph+ALL在形态学方面容易伴随早期髓系细胞,流式免疫分型易伴随CD13、CD33表达,染色体核型除Ph染色体外可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具有一定MICM分型特点。
参考文献
[1]曹星玉,马薇,张薇,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时代完全缓解状态下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7):564-569.
[2]吴祁生,王芳,杨君芳,等.转录组测序鉴定TCF3-ZNF384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室及临床特点[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1,38(4):351-354.
[3]冯俊,张路,曹欣欣,等.类似儿童方案治疗Ph染色体阴性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5):399-404.
[4]薛玉娟,陆爱东,吴珺,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疗效与预后[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201-205.
[5]Hervé Dombret, Gabert J, Boiron JM, et al.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adults 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results of the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LALA-94 trial[J].Blood,2002,100(7):2357.
[6]杨嫄, 王利. 27例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 2015, 44(29):4048-4050,4053.
[7] 陈玲珑, 梁昌达, 何飞,等. 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功能连接密度图及认知改变的研究[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0, 36(7):11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