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2-05-30李颖臻
李颖臻
一、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四年级学生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要求。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大多数学生已经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要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人物对话,学生要想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目标
1. 认识“级、链”等6个生字,会写“攀”字。
2. 知道课文内容,知道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事情。
3. 了解天都峰的高和险。
五、教学重难点
1. 知道课文内容,知道按一定的顺序。
2. 了解天都峰的高和险。
六、教学过程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老师先带你们游览一个地方(播放视频)。黄山拥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不仅有奇异的巨石,还有险峻的山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一座最险峻的山峰。一起读:天都峰。
2. 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3.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爬天都峰。(齐读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吗?
师:非常好。大家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感受、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自由朗读这一课,对于刚才提到的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1. 初读感知,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读课文。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 强调多音字“相”,及带出跟“辫”相似的字。
4. 学写“攀”字,强调“攀”的写法。
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字确实笔画多,较难写好,出示“攀”的古字,猜猜是哪个字。没错是“攀”。(边范写边说)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我们要把它写紧凑,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木中间有两个叉,大手一用劲,就攀上去了!大家看这个字,我们谦让一点,让它过来,穿插的时候注意避让,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讲究这个,平时也要讲究谦让,如果我谦让你,你也谦让我,那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那人美了,字也就美了。
5. 请你们在研学案上也写写吧。(强调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继续夯实识字、写字基础。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练习书写生字,把生字写美观。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师:课文读完了,字写好了,老师整理了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看看你们能回答多少(出示文章六要素的表格),先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 生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师:刚才这位同学通过补充课文的题目,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大家要注意他刚才概括得很有特点,是按照我们平时记事文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生: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师:通过六要素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
【设计意图】此环节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一个是对写作顺序的梳理。教学中,注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抓住事件要素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对写作顺序的梳理。
(四)精选“爬山前”部分,品读感悟
1. 品读第二自然段
课文叙述顺序是爬山之前、爬山之时、爬山之后,我们现在就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看爬山前部分,现在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1)出示研学问题,读要求;
(2)学生自学批注,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3)品酌词句,感受天都峰的特点;
(4)出示句子,引导学习;
(5)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①“抬头望”证明天都峰很高,高到我们要抬起头去观看它。
②“在云彩上面”可以看出天都峰很高,高耸入云。
你可以读出高的感受吗?(抽生读,挑战读)感觉到山的高了吗?除了高还有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①从“笔陡”体会石级的险要、直。理解“笔陡”。
②从“挂”字体会天都峰旁铁链的垂直、悬空,并由此感受天都峰的特点。
如果换成“垂”或者“掉”,垂下来、掉下来,可以吗?再读读课文。
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里面也有一个“挂”字,这个“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在这里,这个“挂”字体现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一个“挂”字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面,它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天都峰太陡了,让作者感到颤抖,请你说说对发颤的理解,你可以读出害怕的语气吗?注意感叹号,全班再读。自由朗读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问?
2. 小结
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两个方面体现了天都峰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合作,同学们一起来读这段话,把天都峰的高和陡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找表现天都峰高的语句,指导“怎么读出天都峰的高”,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出高”的方法,并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读出不同的层次,表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学习老爷爷和小女孩登山前的对话
1. 设置情境: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犹豫和害怕。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出示对话。
2. 指导朗读,体会含义: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字?
(指生1):我来问问女生: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问?(读出你的怀疑)
(指生2):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你心里在想什么?(带着感受再读)
(指生3):我来问问男生:老爷爷,您为什么这么问?(读出你的惊讶)
(指生4):这么一个小丫头竟然也来爬天都峰,你心里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小结:一个也字,问出了彼此的惊讶,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佩,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板書:不怕困难)
3.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敬佩、羡慕的语气。
【设计意图】抓住对话,让学生揣摩对话背后的人物心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深层次的人物想法,并读好对话,感受这一老一小的勇气可嘉。
七、设置悬念,留下疑问
这么高和陡的天都峰,作者究竟爬上去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面看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尝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
八、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