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远市乡村康养景观植物配置探讨

2022-05-30陈婷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8期

陈婷

摘 要 以广东省清远市乡村康养景观中的植物组景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康养景观模式中,康养植物应用于不同年龄人群需求及健康效益的设计原则与特点。分析了清远市乡村康养景观的“以林业资源为依托的‘森林+乡村康养景观组合,以特色乡土文化、古驿道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为依托的‘文化+乡村康养景观组合,以休闲农业体验为依托的田园康养景观组合”3种主要组合形式。提出应依托当地自然生态资源,深度挖掘乡村内在优势,突出特色,重视乡村特有的“乡土”“乡情”“乡景”意境的康养植物景观结合乡土生活体验形式的营造。

关键词 乡村康养景观;园林植物配置;全龄康养;广东省清远市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5.064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噪声、工作压力和居住的高密度,人口的老龄化、亚健康和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通过自然环境调节人的身心平衡,回归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高品质的乡村景观不但符合人们“返朴归真”的诉求,更是助推具有明显康养目标的乡村康养产业发展,以满足不同年龄人群恢复与保持身心健康的需求。

1  乡村康养景观概念与康养植物景观范畴

康复景观的概念起源于国外,随着疾病医学的理念和研究发生转变,在20世纪后人们再次关注生态环境对患者疾病的作用。1992年Gesler首次提出康复景观(Theutic Landscape)为有益于恢复人们身心健康和维持健康快乐的地方、设施、建筑、场所及周围环境等,包含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1]。

目前虽然国内的研究学者们对康养景观相关概念的表述与解释不尽相同,但重点都旨在说明是恢复和改善使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景观环境。张延龙等提出“园林康养景观”应当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植物保健功效,力求人与植物间的和谐、平衡发展,以维护和保持大众的身心健康,服务于所有居民群体的园林环境景观[2]。康养景观并非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所特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养景观的观念和功能已经渗透到城市郊区、农场、乡村、森林、风景名胜等,其服务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老人、病人和残障人士,而是延伸至更广泛的年龄层人群。

鄉村康养景观设计中包含了独特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其中植物作为重要的物质元素,使得乡村康复环境远离城市压力和局限的空间尺度,更贴近自然和具备疗养性。植物的丰富姿态、色彩变化、不同尺度、多样触感和肌理都可以提供多维的体验。康养植物的范畴不应只聚焦于植物气味和其饮食的药用价值,还应考虑结合具体康养人群需求与乡村环境特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养植物品种选择和配置,满足康养生活中的观赏体验与疗养实践。

2  清远市乡村康养产业发展概况

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田园、养老、文化、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升级换代和产业链进化[3]。规划将建设成为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清远市,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省内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和美丽乡村工作的推进,清远不少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与乡村康养产业相融合,迈入新的发展模式与阶段。

截至2020年,根据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数据,清远市有旅游景区86处,其中AAAAA级景区1个、AAAA级景区18个、AAA级景区6个;成熟乡村旅游点80多个,乡村民宿300余家,其特色农业与生态自然环境优良的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类乡村旅游示范点(区)、特色小镇项目众多(见表1)。如2020年以花为主题的康养休闲项目“清远佛冈花溪康养小镇规划”获批;同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20条“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名单中,清远市以“清远康养体验之旅”线路入围,线路主要包含有英德积庆里红茶谷(英德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英德仙桥地下河(AAA级)、佛冈上岳古村落、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AAAA级)、佛冈汤塘镇陂角村等乡村资源在内的知名景点。

虽然清远市出台《健康清远2030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为统筹推进本市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康养产业也获得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引导和支持,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地方政策和具体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2)康养产业中的养老服务,仍停留在机构建设阶段,整体规划较保守。亚健康青年人群的康养及青少年康养服务相对缺少,重旅游轻康养,对森林生态资源、特色文化资源及田园景观的融合深度不足,造成康养景观形式单一、景观跟风设计情况比较普遍,乡村的植物景观规划城市化程度高,偏重视觉美化设计,缺乏满足康养景观视觉、色彩和嗅觉需求的考虑。3)康养产业缺乏详细的指导文件,大部分的康养项目建设与周边乡镇景观格格不入,也无法与周边产业如茶叶加工、特色南药种植、林下作物种植和食用菌种植等、新农村建设、乡村特色旅游有机融合,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而是脱离周边产业特色与优势,另辟蹊径进行跟风式的康养项目与康养植物设计,造成康养项目同质性过高,产业特色不鲜明,康养产业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较难形成规模化的良性乡村康养产业发展循环[4]。

3  清远市乡村康养景观主要组合形式

3.1  以林业资源为依托的“森林+乡村”康养景观组合

“森林+乡村”康养景观主要是以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和人工林场的景观、富含芬多精和植物杀菌素的森林空气、林下产业和作物,以及森林生态教育为依托,结合周边乡村建设规划,能提供养生休闲、疗养保健、生活体验服务的康养环境[5]。

清远市自身森林植被资源丰富,周边乡村景观开展的康养项目开发比较早,部分项目已形成特色较鲜明的“森林+乡村”康养景观,如2013年投资建设的以高山森林休闲度假康养为目标的连山皇后山生态旅游度假区;2019年被广东省林业局认定为森林小镇的连州市保安镇、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和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3.2  以特色乡土文化、古驿道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为依托的“文化+乡村”康养景观组合

“文化+乡村”康养景观主要是以本土特色文化符号与乡村景观相融合,满足康养人群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康养需求,以养心为本,领略自然山水和乡村的乡亲、乡音、乡情、乡景为纽带的“乡愁”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古驿道文化线上对南粤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不仅展示出乡土文化的深度与厚度,还在沉浸式体验独特乡村环境过程中,丰富不同年龄人群的精神世界和社会交往。

清远市除了传统茶文化、客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外,以乡村振兴为依托的文化康养资源也逐步被挖掘利用,如广东省6条南粤古驿道就有2条线路经过清远市,串联清远多个古镇和古村落,以历史体验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康养体验,特色鲜明的古道遗址、古建筑群、民宿与乡村古树、农田、果园景观相互融合。

3.3  以休闲农业体验为依托的田园康养景观组合

乡村田园康养景观以传统或现代的休闲农业景观为主体,利用乡村自身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肌理、传统农耕景观或创新的设施农业环境及有利身心康复的人文环境,提供田园生态养生、农事实践、乡村生活体验等多维度的乡村康养活动的乡村康养景观空间。人们通过欣赏与体验半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与田园景观建立劳作关系,在体验与实践中实现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恢复。

清远市田园康养资源类型较丰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可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如茶园康养、南药和食用菌的科普、蔬果采摘体验等农旅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合作社等。

4  乡村全龄康养景观的植物设计原则

4.1  利用植物创设多样化的乡村康养活动体验

在乡村全龄康养景观中,康养植物景观不仅具有静态的观赏性,还能结合不同年龄段对乡村康养活动的参与方式和活动喜好,创设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康养活动体验,如栽植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果树、蔬菜及具有乡土特色的传统芳香植物,举办栽植、采收、加工制作等体验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本土植物景观设计,优化和突出乡村环境特色,兼具创建植物景观康养项目,如结合中国农事节气与田园作物、自然教育、农耕文化等融为一体的体验项目,在增强人们体验康养活动的同时,还能够丰富植物景观、利用植物净化空气,实现体验人群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和劳作舒缓精神压力的目的。

4.2  利用多样的乡村植物景观满足康复景观感官要素需求

康复景观应该具备使人愉悦、安静、舒适,能够缓解紧张,避免噪声和空气污染等不悦环境;而乡村景观中的村落建筑群围合成的具有标识性大树的公共空间、稻田菜圃、果园林地等乡村特有的植物场所,恰好满足这些品质特征,为康复人群在同一时空场所提供了多样的体验和康复活动内容。区别于城市公园和医院疗养机构的康复植物景观,乡村康养植物景观设计在康复景观品质要求中,不同的感官对植物设计要求各不相同,如岭南乡村常见的榕树、香樟、木棉视觉和触觉给人熟悉、稳定的感受;乡村景观中的稻香、荷香、果香和艾草等芳香植物,通过触感、嗅觉引发对乡村的共鸣与联想。

4.3  利用植物设计对乡村康复景观进行补偿性设计

在大城市,由于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变化,直接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过度焦虑和精神紧张、高血压、注意力分散等[6]。而视线相对开敞、远离噪声和空气污染源,清新的空气、低密度的环境、具有体验性的农艺劳作和安定的乡村气氛,均能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心理补偿,塑造有效的康复景观环境。康养景观可借助乡村周边大面积的自然风景底色,结合乡村建筑立面的色彩,进行视觉色彩镇静、平稳的植物色彩基调设计,避免长时间和大面积使用过于鲜艳或灰暗的植物。

区别于城市内的康复和疗愈景观植物设计,在依托不同模式发展的清远市乡村康养产业,结合自身特色的植物资源,在其康养景观中植物配置与选择各有差异,给不同年龄人群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是具有差别的(见表2)。

5  结束语

乡村康养景观不是城市绿地景观的复制品或者简化版,康养景观的服务对象也不是只为老年人群所设,因此,植物景观组合应多角度考虑全龄康养的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清远市乡村融合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依托当地自然生态资源,深度挖掘乡村内在优势,突出特色,重视乡村特有的“乡土”“乡情”“乡景”意境的康养植物景观结合乡土生活体验形式的营造。需突破乡村景观雷同于城市绿化景觀,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康养植物景观养护粗放等现状问题,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康养需求和可持续乡村康养活动策划,将康养植物景观设计延伸至可体验、可互动、可实践,具有融合乡村康养“情景化”的特色中去,使乡村康养体验更立体鲜活,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esler W M. Therapeutic landscapes: medical issues in light of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2, 34(7): 735-746.

[2]   张延龙,牛立新,张博通,等.康养景观与园林植物[J].园林,2019(2):2-7.

[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国肿瘤,2019,28(10):724.

[4]   黄立阁.基于城市职能分工的清远市康养产业发展思路[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5):22-25.

[5]   许忠南.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及康养要素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148,151.

[6]   陈崇贤,夏宇编著.康复景观:疗愈花园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