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经络推拿正脊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脊柱不适引起的抑郁情绪的研究

2022-05-30胡钦文姚宽李倩

健康之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抑郁症

胡钦文 姚宽 李倩

摘要:目的  探讨经络推拿正脊疗法配合心理干预对脊柱不适引起的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脊柱不适并发抑郁情绪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心理干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经络推拿正脊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变化、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HADM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经络推拿正脊疗法配合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脊柱不适引发的抑郁情绪。

关键词:抑郁症;脊椎不适;经络推拿;心理干预

脊柱不适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出现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症。临床上部分患者缺乏保护意识,对此类病症重视度较低,易影响生活质量,并伴随烦躁、不安,甚至抑郁情绪。临床研究表明 ,对脊柱不适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中医认为,情志对一个人的健康以及病情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二者均说明对于脊柱不适的治疗,可从情志与外治相结合。经络推拿正脊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方法,即操作者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穴位、经络或部位,并结合针刺、温灸、刮痧、刺血、拔罐、小针刀、点穴按摩以及理疗等手段治疗脊柱错位。笔者运用经络推拿正脊疗法结合心理干预缓解脊柱不适引起的抑郁抑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颁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 中的诊断标准,以及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相关诊断标准 。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痹证”诊断标准,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1991年昆明会议制定的“脏躁症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颈椎病诊断标准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版》; (2)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3)年龄14~85岁;(4)1个月内未接受相关治疗;(5)同意本治疗方案且愿意配合者。

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病史;(2)有认知障碍;(3)治疗期间不配合者;(4)有严重心脑血管及其他躯体疾患;(5)妊娠期妇女。

2一般资料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团队招募的因脊柱不适并发抑郁情绪志愿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筛选有效病例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络推拿正脊疗法结合心理干预组)28例,对照组(心理干预组)26例。对照组男9例,女17例;年龄平均(43.4±4.624)岁。治疗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平均(42.6±7.4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心理干预,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名,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疏导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络推拿正脊疗法,具体操作如下。

3.1 放松手法

(1)患者于俯卧体位,全身放松,操作者于旁采用一指禅推法,沿着患者颈项部督脉、膀胱经进行推拿,按摩风池、风府、颈百劳等穴位,同时围绕大椎穴进行督脉、膀胱经的法,持续约10min。(2)沿着第七颈椎向下进行胸椎的放松,使用叠指推法弹拨竖脊肌胸椎段与菱形肌,同时使用法放松背阔肌、下后锯肌等,持续约10min。(3)使用叠指推法弹拨竖脊肌腰椎段,使用法放松背阔肌,使用肘推法进一步放松,并且手肘点按环跳穴。

3.2 正脊手法

3.2.1 颈椎

(1)颈椎颈椎斜扳法:受术者取坐位,颈部放松并略前屈。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一手扶持其头部,一手托住下颏部。术者两手相反方向用力,先使受术者颈部向运动受限侧旋转至弹性限制位,稍做停顿后,再做一瞬间、小幅度、有控制的旋转扳动,常可听到颈椎关节弹响声。临床上可根据颈椎病变的不同节段,在不同的颈椎前屈角度下实施扳法,做一个大致的定位。

(2)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以一手肘弯勾住受术者下颏,手掌环抱住对侧枕部,另一手拇指抵住偏凸的颈椎棘突;在抱头的上肢引导下,逐渐被动屈曲受术者颈部至偏凸棘突的上位间隙张开,维持这一颈部前屈角度;然后向棘突偏凸侧被动旋转颈部至弹性限制位,略做停顿,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扩大旋转幅度3°~5°,同时,另一手拇指用力顶推偏凸的棘突。

3.2.2 胸椎

(1)胸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坐于凳上,助手面向受术者站立,双腿夹住受术者健侧大腿以固定骨盆。术者坐(或站)于其侧后方,一手拇指抵住偏凸的胸椎棘突,另一手从患侧腋下穿过,扣住受术者项部,嘱受术者躯干主动前屈至偏凸胸椎棘突的上位间隙张开后,术者两手协调将其脊柱旋转至弹性限制位,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扩大旋转幅度3°~5°;同时,拇指用力推顶偏凸的胸椎棘突。此法适用于胸8以下节段的椎骨错缝。

(2)胸椎对抗复位法:受术者取坐位,身体略前倾,低头,两手指交叉扣于项部。术者站于受术者身后,单足站立,用上提的膝部抵住病变节段的胸椎棘突下缘;双手分别从受术者腋下伸出,并扣住其前臂下段;双手下压,同时两前臂上抬,将受术者脊柱向后上方牵引至弹性限制位;在受术者呼气期末双手向后上方做突发短促的扳动。

3.2.3 腰椎

(1)腰椎斜扳法:受术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患侧下肢在上,屈膝屈髋,患侧上肢置于身后。术者与受术者相对站立,一手手掌(或前臂上段)按于患侧肩前部并向后推;另一手手掌(或前臂上段)按住患侧臀部外上方并向前扳,双手协调将腰椎旋转至弹性限制位后,做一有控制、快速的旋转扳动,扩大旋转幅度3°~5°,常可听到腰椎关节弹响声。(2)腰椎坐位定位旋转扳法:受术者以骑马式跨坐于治疗床上以固定骨盆(如坐在凳子上,须由助手夹住其一侧大腿以固定骨盆)。术者站于其后方,一手拇指抵住偏凸的腰椎棘突;另一手从患侧腋下穿过,扣握其项部,引导受术者腰椎前屈至病变腰椎节段的上位棘突间隙张开,进一步旋转腰椎至弹性限制位;最后双手协调用力,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扩大旋转幅度3°~5°;同时,拇指推顶偏凸的棘突。(3)腰椎定位斜扳法:受术者取健侧卧位(以下以右侧卧位为例)。术者面对受术者而站,右手拇指置于病变节段的两个棘突之间,左手将受术者上半身向前屈曲,至右手拇指感觉到上下棘突松动、间隙扩大,即停止前屈;将左手拇指置于原来右手拇指触摸的棘突间隙中;右手将受术者的右下肢伸直后向前屈曲(屈髋),至左手拇指感觉上下棘突间隙进一步张开为止;将受术者的左下肢尽量屈膝屈髋;将右手拇指放回原来的棘突间隙中,并以前臂上段压住受术者臀部以固定其骨盆;然后令受术者先左手抱住右肩,再右手抱住左肩;术者略下蹲,左手屈肘,用左掌托住受术者右肘,将受术者上身向左旋转,至弹性限制位时,做一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此时,术者可感觉右手拇指所在的棘突间隙有弹动感,并可听到“喀”一声响,手法结束。(4)腰椎后伸扳法:受术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受术者腰椎棘突偏凸侧,一手以掌根豌豆骨部按抵偏凸的棘突,另一手托住对侧大腿远端,向上扳到弹性限制位,扩大腰椎后伸幅度3°~5°,同时以掌根豌豆骨部推压棘突。也可用一手按住腰骶部,另一手前臂从大腿远端下方托起两腿,边做摇法边后伸至限制位,再向上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5)腰椎后伸杠杆定位扳法:受术者俯卧张口,两臂垂放于床的两侧。术者站其一侧,将受术者屈膝屈髋,交叉双踝,两膝分开。术者一手肘尖定位并着力于受术者腰部患椎正中,一手前臂勾住交叉的脚踝下方,两手握住病人两踝,通过力臂杠杆用力向上向后缓缓提起,当后伸上提到限制位时,用“寸劲”做一快速扳动,术者常可听到腰椎定位点有弹响声或感到有松动感。

3.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估病例抑郁情况。总分<8分:正常;总分在8~20分:可能患有抑郁症;总分在20~35分,肯定有抑郁症,总分>35分,严重抑郁症。(2)颈椎病治疗效果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总分27分,其中有自觉症状、临床症状、宜忌日常生活动作三部分。

3.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组内治疗前后均数采用配对t检验,兩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4 讨论

中国古代医家发现,颈椎疼痛不适可能会导致失眠等情志疾病,并将此归为“痹病”。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脊柱关节、肌肉异常可导致中枢神经受到压迫,周围神经受到挤压,小则局部不适,大则可出现脊椎源性内科疾病,比如一些心脏病或者高血压的病人可能因周围神经受到压迫所致。

如果脊柱病变引发的神经受压、内分泌失调,所带来的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抑郁症是情志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可能存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脊柱不适引起的抑郁情绪不容易单纯通过心理治疗缓解,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寻找到本源,辨清致病原因,对症下药。

颈椎病无非就是骨关节、肌肉问题,导致气血的运行失常。《素问·举痛论篇》:“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故而按摩是缓解此类疼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脉之功效。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接受推拿正脊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区别。究其原因,经络推拿正脊疗法能放松肌肉和筋膜,解除神经的受压迫状态,从而缓解由于脊柱病变而导致的抑郁情绪,再结合心理干预,能提高疗效。此疗法经一系列流程优化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抑郁症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