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2022-05-30尹炜

时代金融 2022年8期
关键词:普惠农村居民金融服务

尹炜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使命担当,也是实现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个重大机遇。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方言智能银行对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以及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服务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发展呈现了日新月异的景象,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被完全打破。“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发展所产生的必然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改变原来的重视城市发展而轻视乡村发展、重视工业发展而忽视农业发展的不适宜发展思路,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共中央、国务院五年来发布的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在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和城市发展同步协调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方向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并提出了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上述行动,充分展现了国家对发展乡村振兴的决心。实施乡村振兴,大力持续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始终把服务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使命初心,但随着智能科技的进步,各大商业银行都相继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中老年人由于知识结构的老化和生理学习能力的下降,对智能数字设备运用困难,由此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很普遍,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在农村显得很是不畅通。虽然我国农村现在还缺乏完善而且成熟的市场,但是依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银行业金融的支持对农村的发展非常重要,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但是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而且信贷供需不匹配,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在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相比,金融覆盖率严重不足,农村比城市更难获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服务,而金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因此亟需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覆盖率,为农村人口增加融资渠道。同时由于文化差异,农村对金融知识的认识度不够,对金融产品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农村无法产生对金融服务的积极需求和主动需求,使得商业银行对支持农村的主动性缺乏。

二、农村市场对方言智能银行的需求分析

随着各大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名词层出不穷,随着金融数字科技的应用,各大商业银行应不断通过科技为自身赋能,提升数字化设备的智能应用水平。很多设备也开启了由原来的“用手操作”到“语音操作”的转化。但是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地区普遍使用方言,农村地区的服务对象使用方言比例更高,推广普惠金融更加迫切需要能有解决方言识别问题的设备,尤其是在华中、华南、西南地区,方言盛行,其中广东粤语和四川方言,已然成为区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符号,普及率极高。以重庆为例,近3000万重庆人日常交流均以方言为主,大量县域、农村地区客户以及中老年客户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方言,这部分客群的智能金融服务需求不容忽视。提供特色化的方言语音服务,提升机构竞争力,已经是商业银行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

三、农村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分析

(一)农村居民对商业银行的存款需求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呈倍数增长,农村居民手里有了大量可支配现金。由于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都会选择将手边闲置的现金存入金融服务机构。农村居民选择金融服务机构存款时主要会考虑以下因素:金融服务机构离家的距离、交通是否便利,吸纳存款机构的利息以及吸纳存款机构的品牌效应等。其中农村合作信用社成立之初就是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对于吸纳农村居民的存款有先天优势,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发展时间长,网点覆盖面积广,在品牌上有先入为主的便利。所以我国农村地区吸纳农村居民存款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且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居民的存款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二)农村居民對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农村市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商业银行贷款都有普遍需求度,在本次调研中:第一,超过80%的居民有过金融贷款经历,但因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不便捷,农村居民的金融贷款服务需求主要通过私人借贷进行供给,甚至通过地下非法金融钱庄获取,这些贷款方式利息普遍较高,增加了农村居民的金融贷款成本;第二,需求额度都不高,贷款额度集中在5000元以内,这一比例约占了81.3%,贷款额度在5000元整到1万元整之间的比例约在16.4%以内,主要用途是农业生产,比如购买农机、化肥、种子,也有贷款用于医疗需求,这一需求大约占比在10%,其中极少数贷款用于改善当前生活质量,一般这些居民在生活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帮助;第三,季节性需求明显,春夏两季一般都是农作物播种的时机,农村居民购买化肥、土地除草、种子播种都会在这两个季节,故而一般都会在春季有大量金融贷款需求,第二季度的贷款需求和第一季度占比类似,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贷款服务,在秋季和冬季地里的农作物收获,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地里的农作物出售获取收入,金融贷款服务需求则较少,不过在秋季和冬季农村居民也有兴修水利、整理农田、添置农具和维修农机的需求,这些金融贷款需求普遍都能获得相关部门的资金贷款专项支持,本次调查未将这些需求统计在内。

(三)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不高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并不高,其中主要原因,从农村居民方面来说:第一,没有向商业银行借贷的行为意识,他们通常认为银行借贷手续繁杂,从而产生了对商业银行借贷的天生排斥;第二,很多农村居民有过向商业银行咨询贷款的经历,但都没有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他们贷款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抵押物、无担保人、商业银行没有农村居民个人征信记录等。商业银行方面:第一,商业银行农村机构的设置不够便利,通过对云南省金融供给现状分析可知,商业银行机构基本覆盖县级行政区域,乡镇覆盖率低;第二,商业银行贷款条件严格、手续繁琐,贷款发放不及时,以上都导致了农村对商业银行金融需求低。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服务发展对策

(一)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方言智能银行的建设

通过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合作,提高金融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对广大农村关于提供能识别和支持地方方言的智能设备服务农村客户的需求,可以有效拓展数字金融对乡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为金融插上数字的翅膀,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可能。在推动方言智能银行建设时,肯定有各种困难风险存在。同时也要平衡科技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要采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手段对风险进行有效把控;要努力突破现有技术“卡脖子”的地方,提升客户对方言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要和各方联合开展方言智能银行的语音服务标准化研究和方言识别经验交流。

(二)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服务理念的创新

第一,响应政策、主动创新。发展应顺应政策导向,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加竞争力。第二,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支持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将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需求作为决策基础,把农户小额贷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作为营销重点,加大对农村涉农贷款的投放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增扩银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第三,服务差异化,服务特色化。根据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提供特色服务,着力围绕大型银行意愿不强、覆盖不到,微型金融能力不够的“农业、农村、农民”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坚持专业服务方向,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效率,利用地域优势,形成特色化的比较竞争优势,比如可以利用农村广播宣传平台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银行的优势;可以和学校合作,将金融服务扎根在学生的心中。第四,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网点也应加大对于银行产品及银行服务的宣传力度,在银行网点为农村居民设立专门的金融知识科普窗口,并为农村居民对各项金融政策答疑解惑。

(三)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深度

对农村客户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多维度打通客户的营销渠道,系统化、专业化、亲民化拉近商业银行和客户的距离,针对有共同属性的客户,客户经理充分挖掘他们的金融需求的共同点。第一,要结合当地城乡地理情况,对网点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确定网格化管理人员,通过日常走访了解采集辖区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家庭基本情况、从业信息、信用状况、不良嗜好等,建立客户拓展名单。第二,商业银行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合作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普惠金融推广等活动,通过互派干部,切实将金融服务深入到村民身边,为村民进行建档立卡、评级授信,掌握辖内村民相关资料。第三,与产业上游组织合作,系统获取下游客户群。如通过饲料销售企业,掌握辖内养猪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等。

(四)采用创新方式,增加农村居民从商业银行贷款的抵押物来源

对于农村居民在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缺乏抵押物,导致贷款失败的普遍现象。第一,商业银行可联合当地政府部门采用以政府做担保或者引导采用企业的营业收入做担保等方式向商业银行提供抵质押物。第二,可以将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资料作为抵押物抵押。比如:农机、牲畜等。第三,完善土地使用权确权,完善农村居民的动产、不动产等财产,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做资产评估,商业银行可以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流转服务,从而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其成为合理的贷款抵押物,增加贷款抵押物来源。提高农村居民向商业银行贷款成功的概率。

(五)建立农村特有的个人征信体系

农村征信体系本身就是由农村居民本身、商业银行系统和农村居民委员会等因素共同协调的产物,针对农村居民的特殊情况,可以将农村居民还款时效、年均收入、动产、不动产等作为农村个人征信的参考。商业银行可以与村委会合作,通过公示公告等方式,张贴及时还款人信息以及因还款及时而带来的个人征信上升和贷款额度的增加。对于恶意欠债不还者,可以公示公告對其个人征信的降低和贷款额度的下降,同时可以申请司法机关对恶意欠债不还的进行司法执行,比如不动产、动产拍卖。让守信者得到实惠、失信者得到严厉处罚。

五、结语

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基本视觉,从乡村金融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当前乡村金融服务发展困境,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乡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路径。在国内国际双重循环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数字化、乡村发展数字化、市场供需数字化是一个主要趋势。商业银行更需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机遇、抢占高点、加大推广、释放红利,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性”负效应。首先,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会加剧社会分工精细化,对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得乡村劳动力在数字化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其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的发展利于资本生长,其迅速发展会加速资本累积,致使资本快速向高利润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进而加剧贫富差距,基于市场经济下的资本选择,会更不利于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环境不稳定的乡村;最后,当普惠金融在经济浪潮中独占鳌头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发展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中要规避这些不利影响,这也是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后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富滇银行楚雄分行

猜你喜欢

普惠农村居民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