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走读式”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2-05-30朱胜阳

江西教育B 2022年8期
关键词:孟浩然山海经习俗

朱胜阳

2021年暑假,“双减”政策出台,明确指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近年来一直在尝试“走读式”作业的实践与探索。

这里所谓的“走读”,就是让学生调用各方面所学,“游览”世界,认识自然、社会,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真知,培养核心素养。其中,“走”就是走出去——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回到社会、自然中去;“读”就是阅读,读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是认识、理解与感受。“走读式”作业,就是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单元语文要素及学生学情等,以“走读”的方式设计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走进自然、社会,通过“走读”,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或想探究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笔者探索出以下几种“走读式”作业设计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在“生”生疑惑时——走读孟浩然

教学《宿建德江》(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一诗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愁”字,结合课前查阅的关于孟浩然的生平经历,感受诗人孟浩然科举失利、仕途受到打击的“旧愁”与前途迷茫的“新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问:之前在《经典诵读》一书中读到的《渡浙江问舟中人》是不是也是孟浩然在浙江时写的诗?他在浙江还写了别的诗吗?

学生这么随意一问,反倒提醒了笔者:因为带上届学生做“走读唐诗之路”时,就了解到孟浩然在浙江时留下了不少诗。现在针对学生的问题,是否可以设计一项“孟浩然浙江诗路”的走读作业呢?

于是笔者布置了第一个课后任务:搜集孟浩然在浙江写下的诗。不搜集不知道,一搜集整理,学生查到了孟浩然在浙江时写下的29首诗(见表1)。

当学生整理出这张表格时,心中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孟浩然为什么来浙江?是什么使他有感而发写下这么多诗歌?他来浙江的路线具体是怎样的?为什么在绍兴写下这么多诗?

问题有了,学生探究的动力也就有了。于是笔者重新策划“走读”方案,分组分工。学生整理诗集、赏析诗篇,还原诗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找来了《孟浩然诗集校注》《浙东唐诗之路》等书做参考;有的学生开始阅读《梦归田园——孟浩然传》,不但对孟浩然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从书中还原了孟浩然的“浙江诗路”。调查到这一步,国庆假期刚好来临,笔者便让学生在假期中开展“亲子走读”实践,去孟浩然“浙江诗路”的重要节点走走看看,感受孟浩然来浙江时的心境,以及他写《宿建德江》时所面临的人生困境。

有的学生去了钱塘江,登上了江边的六和塔,“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从中体会孟浩然初到浙江,马上就要到越中(绍兴)时的兴奋与激动;有的学生去了新昌大佛寺,“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身处这样幽美的环境中,仿佛自己的心也被洗涤干净了。

这次“走读孟浩然”由问题引发,由问题推进,层层深入,从一首诗到一个人,再从一组诗到一条路,学生不仅对孟浩然这位诗人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在“生”临隔阂时——走读鲁迅

“走近鲁迅”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知是教学时资料借助得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笔者在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之后,感觉学生还没有“走近鲁迅”。但时间已近期末,虽不满足,也只能暂时把问题搁置一边。

期末结束,迎来寒假。在布置“双减”政策之后的寒假作业时,笔者又想到了鲁迅: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故里”“鲁迅外婆家”等景点就在绍兴,为什么不设计一项“走读鲁迅”的寒假创意作业,来推动学生进一步认识鲁迅,真正走近鲁迅呢?于是在放假之前,笔者把这项走读作业布置了下去:笔者从“走读任务”和“走读菜单”两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假期亲子走读实践(见图1)。

寒假里,笔者从朋友圈看到,班里的许多学生都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进行走读实践。假期结束后,笔者也从学生上交的走读感受中,读到了学生的收获。有的学生说,在“鲁迅故居”看到了课文《故乡》中的“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真正体会到了“我”对闰土那种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有的学生游过“百草园”之后,说想不到鲁迅的童年也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有的学生在“三味书屋”不但知道了鲁迅读书时“早”的故事,还了解到“三味书屋”名字的由来以及“三味”具体指什么。通过一次走读,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还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一名家长说,这次走读,许多事情都是孩子自己做的,大人只是跟在后面,想不到自己的孩子这么能干。是呀,“课外作业的教育价值恰恰在于,助力每一个儿童尽可能发挥其优势与特长”。

经过这次走读,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背景知识,许多学生说,读起课文或鲁迅其他的文章来,更有感觉了——这次“走读”的目的达到了。

三、在“生”缺体验时——走读习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題是“民风民俗”,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笔者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和习作,引导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探寻身边的民风民俗。但今天的学生对传统习俗缺乏深入了解,有距离感,写作时或无从下手,或浮于表面。

笔者在进行单元备课时,就设想:能否设计一次“走读习俗”作业,让学生沉浸到习俗之中,充分体验之后,再来习作。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在走读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而且也打破了习作时无话可说的困境。于是笔者结合绍兴清明时节“吃青”的习俗(即清明前后吃清明果和艾饺之俗),设计了一次“走读‘吃青习俗”的作业。

笔者发现学校教学楼旁的草地上、道路旁都长满了一种做清明果的原材料——黄花麦果。“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就地取材,再方便不过。

于是我们查书籍、识习俗、采野菜、做糕饼、读童谣、写习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感受美好的春光;了解并参与了做黄花麦果糕的整个过程;查书籍,问长辈,知道了清明“吃青”的习俗原来是因为这些野菜有散寒祛湿和消炎等功效,具保健功能,因此还有“清明吃艾饺,勿怕阵雨浇”的说法。最重要的是学生写“家乡的风俗”时,都写得生动耐读。

黄花麦果糕吃起来很甜、很韧,里面有一种“老绍兴”的味道。难怪童谣会说:“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学生例文)

笔者想,经过这次习俗走读,学生是真正走到“习俗”里面去了。

四、在“生”欲拓展时——走读《山海经》

笔者在教学《精卫填海》(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之后,推荐学生阅读《跟着名家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山海经》单元。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山海经》是“神话之渊府”(袁珂语),《大禹治水》《羿射九日》等神话题材的课文都出自《山海经》;二是因为此书中节选的《山海经》文言文,内容简短,趣味性强,符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三是希望通过对十七则文言选文的阅读,学生能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进一步感受神话中的神奇描绘和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笔者利用晨诵、午读时间,通过范读、诵读、抄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山海经》。許多同学都熟读成诵,不但对神话更感兴趣了,甚至有了表达的冲动。既然如此,笔者便顺水推舟,设计了一次“实小《山海经》”的走读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尝试用《山海经》中描写植物的方法来描写学校的植物,并把用文言写就的植物介绍制作成牌子,挂在对应的植物上。

这一走读作业让学生欣喜不已。学生商量分组分工、讨论安全事项、实地走读考察、仿写“实小《山海经》”、作品展示评比……整个过程,每一名学生都有任务,都积极参与,都“动”起来、“学”起来了。提交的作品,每一篇质量都非常高——

《沿阶草》(赵一杭):西南一隅,有草焉,名曰沿阶草。其喜阶边,因此得名。根细,叶长,有四寸。华长半尺,短仅二寸,无毒。

《南天竹》(章晨昕):实小有园曰乐智,园中有木焉,曰南天竹。其叶如枫,果实赤色,可入药。

这次为期两个星期的“走读”实践作业,学生走出教室,认识了许多植物,并进行植物分类、文言书写、挂牌展示等,学生在感受神话想象的神奇的同时,还爱上了文言文,真可谓一举多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认为,让学生接触自然与社会是有功能的,“就是为了利用这段时间促进学生的社会认知、自然认知、自我认知,也就是说让他走出学校,来认识社会,认识各行各业,认识自然,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也正是笔者探索实践小学语文“走读式”作业的原因所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孟浩然山海经习俗
春晓
舟中晓望
山海经夫诸
春晓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