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作用要在沟通中凸显
2022-05-30毛益俊
毛益俊
摘 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基本是借助与学生的交往、相处而实现的。本文提出要用好语言信息,学会“柔柔地”沟通交流;要用好动作资源,学会“轻轻地”沟通交流;要借助可感力量,学会“深深地”沟通交流;要树立长久心态,学会“常常地”沟通交流。
关键词:沟通交流 语言信息 感人力量
在班级中,学生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频率最高。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铸造、行为习惯的养成、内在个性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班主任又被称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对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群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从这个角度来看,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就成了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周围人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班主任保持教育的初心,无论是在班级的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都应该调整好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适时地蹲下身子,将师生之间的交流渗入学生的意识之中,从而扭转学生自身的言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用好语言信息,学会“柔柔地”沟通交流
语言是生命个体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蕴藏着丰富的价值资源,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即使是相同的信息资源,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与传递,所取得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者犯下的错误,很多班主任会以责怪的语气,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甚至扯大嗓门,提高声调,结果怒火中烧,既伤了自己的身体,又损了学生的尊严。事实上,这种交流方式的确能对学生展现出来的问题产生引导作用,但最终会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感,会给后续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妨冷静下来,以理智的思维判断、处理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比如,在笔者的班级中有一个天生胆小的学生,他非常敏感,经常哭鼻子。面对这样的孩子,笔者“柔柔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进行深入交流,帮助该学生找到问题所在。事实上,这种柔和的语气能有效地将自身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有助于学生放松,从而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助推学生对班主任所传递信息的理解与接受。
二、用好动作资源,学会“轻轻地”沟通交流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形式是多样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将班主任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和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乌申斯基说,儿童是依靠动作、声音和色彩来思考的。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特征的动作,则是改善和扭转学生思维的重要路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能够触及学生心灵的语言,来推动学生整体素养的高效发展。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在与班主任的多维度交往过程中,对班主任做事的风格特点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多维度的沟通方法,“轻轻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比如,冬天到了,气温降低,不少学生常常会有迟到现象的发生。当学生迟到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教室,内心已有了相应的恐慌,如果班主任再严加训斥,甚至当着其他学生的面,针对遲到的现象大讲道理,这种做法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此时,班主任不妨以逆向思维的方式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在这个时间段,其他学生正在认真早读,或者已经开始上课,教师不如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轻轻地摸一摸学生的后脑勺或者拍一拍他的肩膀,借此表示对他的关心和慰问,同时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你迟到了,既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安心地参加早读,也对其他同学的早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只是一个非常轻微的动作,但背后蕴藏的却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这样的动作看似寻常,但对一个因为迟到而心惊胆战的学生而言,却具有无比温暖的力量。
三、借助可感力量,学会“深深地”沟通交流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生命成长所起的作用是深远的。如果班主任仅仅将自身定位于为学生服务,甚至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打杂者,自然无法有效地扭转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针对与学生相关的突发事件,班主任要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冲击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心悦诚服地感受到来自内心的震撼。
比如,笔者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级中曾经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 ,其父母离婚(母亲改嫁而远走他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的奶奶身患重病,爷爷一人支撑起整个家庭,负责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孩子却表现得不太懂事,学习上缺乏上进心,经常发生不写作业的现象。很多任课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跟孩子大讲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他后续的学习、工作、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一切肯定都无济于事,因为这些说教根本无法触动这个阶段孩子的内心。要想转变他的学习态度,调整他的言行,就必须给予他深刻的教育。笔者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之后,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走进他爷爷工作的现场。当孩子看到爷爷在炎热中劳作时,笔者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机械化的说教,而是让他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且说一说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爷爷和奶奶。孩子一下大哭起来,站在原地好久,没有动弹一下。后来,他终于敞开心扉,与笔者进行了长时间的心灵沟通,认识到了自己在言行上的不足和问题,并决心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改正。针对这一教例,笔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通过具体可感的实践场景,给孩子心灵以强烈的冲击。这一看似四两拨千斤的教育,形成了深刻的教育力量,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四、树立长久心态,学会“常常地”交流沟通
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辨别是非的意识不强,因此,他们对社会中的是非黑白,还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判断能力,即便能够认识到对与错,也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点拨与提醒,切不可认为只要自己说过了、交代过了、教育过了,就应该取得预想的教育效果。事实上,远非如此,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打持久战的准备。在面对学生屡教屡犯、屡犯屡教时,班主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教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有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包括一些长时间教育但未能改正的顽疾。班主任要联合前面板块中所谈及的理念和方法,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将“轻轻地”教育,“柔柔地”教育,“深深地”教育与“常常地”教育结合起来,并做好与这些孩子“较量”下去的心理准备。
真正的教育过程,是班主任用经验、智慧、策略和方法与孩子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较量和切磋的过程。只有不断深化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形成心灵上的共鸣,才能引领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总之,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烦琐,但是充满智慧,只有永久性地怀着纯真的教育初心,呵护孩子的生命成长,才能调整好自己的观念,承担起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责任,真正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邢晖.班主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