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扬之水、画家子聪 读扬读董

2022-05-30唐吟方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名物荣获

唐吟方

扬之水,原名赵丽雅,1954年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就职于《读书》编辑部。1996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任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专业领域为文学与名物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古诗文名物新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本)、《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中国古代金银首饰》《物色:金瓶梅读“物”记》《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棔柿楼集》等。《诗经名物新证》获中国诗经学会第二届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本)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并与《唐宋家具寻微》一起获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

子聪,原名董宁文,1966年八月生于南京。现为《开卷》《译林书评》执行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出版有《人缘与书缘》《开卷闲话》《宁文写意》《闲话开卷》《书脉人缘》《写在开卷边上》等。主编“开卷”系列丛书十余套及其他图书数十种。其中《凤凰台上——〈开卷〉百期珍藏版》《我的开卷》荣获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寓记》荣获“2015年海峡两岸十大最美图书”称号;《林散之年谱》荣获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凤凰十大好书”;《〈开卷〉二〇〇期》荣获第九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金奖(文学类);《青色马文存》荣获“2020年上海书籍设计双年展书籍设计优秀奖”等。曾在南京、合肥、海宁、苏州、成都、石家庄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书画作品被多家机构、私人藏家收藏。

宁文兄发来一批扬之水女史题他的画作,作为第一个读者,我除了艳羡,大概还有点兴奋,期待中的二位名手终于肯联手,一展珠联璧合之兴。宁文是书香世界有名的推手,而扬之水则是学术界的常青藤。一位名编辑、一位名学者,合作一套册页,自然亮点多多,美意绵绵。逐一拜读,画笔纯朴,见情见性;扬之水的小字清隽,雅意拳拳。

我同二位都是老朋友。和宁文由《开卷》结缘,认识超过二十年。和扬之水认识更早,已越三十年。当初,他们都还是编辑,后来熟悉了才知道,编辑只是他们诸多身分中的一个,譬如二位写字画画都在行,各有特点。

揚之水的一手簪花小楷经张中行先生推介,早就誉满文林。宁文作画,事先并不知道,只晓得他爱重名人的手迹,得编刊物之便,广交天下名流,收藏不菲。在一个偶然机会获悉他也画画,一交谈时间还挺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在皖南服役时就涉足书画,算起来是资深画家了。以后看到他的山水,那山间林梢的一弯明月、青草池塘静泊的小舟、田埂边一间东倒西歪的老屋……原是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风景,一拿起笔,那些风景便如秋天的落叶扑簌簌地坠在纸上。纵横笔触间,依稀还能看到他同宗欣宾的笔意。扬之水何尝不是如此,那管既写文章又写字的笔伴随她逶迤走过了几十年,时间甚至超过她治学、做编辑的年龄。

他们在笔墨上花了这么多时间,我问过宁文,当初是想当画家么?宁文说身在江南画屏中,情不自禁就画上了。后来是舍不得编书编杂志间歇零敲碎打的时间,聊借图画遣兴,岂止是你恋笔墨,画兴一开,笔墨也缠人,于是江南一片,互生互发,一发不可收拾。不知哪个好事者劝宁文,你积攒了若许画稿,办个展览吧!从此南天北地到处留下宁文携画走天下的屐痕。读书界的名编辑多了一个画家的头衔。宁文的这种跨越,让我想到民国时期的那些编辑家,茅盾、叶圣陶、钱君匋……一直到范用,你说他们哪个不是多艺多才。

我没有问过扬之水,也知道她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法。我好几次到东总布胡同拜访她,索阅近作,她有时拿出一个月饼盒,有时则是一个精制的纸盒,还有时候是一个纸筒,揭开一看,净是她平日日课留下的字迹,真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我由衷地赞叹:您的视力可真好!写得那么小,我要凑近了才能看清字的结构。她要我提意见,我从读者的立场回应,大意是说小字固然精美,但给杂志报纸题字,印出来怕看不出效果,您要把字写大一点,读者一定高兴!

要说扬之水与书法的前缘,居然是为了抄稿写约稿信派上用场。一手眉清目秀的好字曾赢得颇多老儒的赞叹,于是好稿联翩而来。扬之水的一手好字未必是当年《读书》影响骤升的主要原因,但在讲究学识的年代,老儒们因此特别愿意和《读书》打交道应该是真的。后来扬之水的好字成了《读书》品位的另一种表述。要知道当时很多人练字冲着当书法家去,唯独扬之水带着一手好字,辞别《读书》进了社科院文学所。

许多年前,我曾跟南方的一位朋友聊天,说可以撮合南北二大好字扬之水陆灏办联展,一定好看。后来有没有成我不知道,但是扬之水与董宁文合作的册页,我却有幸成了见证者。这有点像雪、梅花、山林相遇在寒冬里,才能成就一幅绝世的岁寒图。

学林的善书者与读书界的善画者不少,像扬之水与董宁文靠自我修炼成就自己的当世并不多见,于是,他们的合作,我怎么想都觉得是雪里的梅花,有不一样的美。

辛丑腊月廿六日于北京昌平北七家双桂书屋

猜你喜欢

名物荣获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堂邑令刘君衣物名》杂识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聊斋志异》中的饮茶礼俗及茶文化文献
继承传统训诂研究法拓展名物研究新路径
——评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