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滋养
2022-05-30张茧
心安之处是吾乡。“乡土”是一个悠长而温暖的词汇,它不仅指的是实体的故土,也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归属。湖湘大地,植根于乡土的民间文化灿若星河,这是构成湖湘文化底蕴的最有生命活力的元素和根基。
去年9月至12月,湖南日报社14个市州分社的数十名记者,深入民间,走向田野,挖掘三湘四水家园深处那些珍稀古老的乡土文化,倾听扎根乡野的民间文化坚守者的故事,为读者奉上了一篇篇精彩的“守望乡土文化”系列报道。这些报道,流淌着温暖乡情,通过《湖南日报》和新湖南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后,勾起了读者的浓浓乡愁,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根”、发展之“魂”,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本人在策划组织这组报道时,有机会了解了我省乡土文化的部分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与抓手,做了一些粗浅思考。
一、我省乡土文化的发展现状
1.湖湘大地乡土文化璀璨多姿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它包含着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俗民风、村规民约、古村遗存,甚至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它是乡村的根,是乡村繁荣兴旺的力量源泉。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充满魅力的乡村文化,外界却知之不多。此次,我们通过文字和视频,让璀璨多姿的乡土文化走出“深闺”,鲜活展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洞庭湖上豪迈悠长、传唱千年的洞庭渔歌,“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的平江皮影戏,一张桌子即是一个舞台、一个造型就是一台故事,游行乡间展现真善美的涟源珠梅“抬故事”,舞步铿锵、鼓声穿云的桑植白族仗鼓舞,在田间地头游走、舞出幸福丰收的湘潭“火龙舞”,吹奏千年,走进中南海、走出国门,让民间艺术登上大雅之堂的湘潭青山唢呐。
还有令人惊艳的湘西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被誉为民间伞艺“活化石”的益阳明油纸伞,千锤百炼、享誉海内外的耒阳坛下铜锣,精美耐用、曾为古代朝廷贡品的怀化中方斗笠,以烙铁为笔、将绘画技艺与烙烫艺术融为一体的邵阳宝庆烙画,将梅山民俗表现得活灵活现的安化梅山剪纸,浏阳大山深处传承百年的手工木活字印刷,质地细腻温润、纹理千姿百态、连曾国藩都爱不释手的双峰溪砚,以及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永州古村落,怀化少数民族吊脚楼村寨,娄底气势恢宏的数百栋清代湘军将领旧宅,等等。
这些璀璨多姿的乡土文化,虽饱經沧桑,却依然魅力无穷、历久弥新。这是湖湘先民们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涵养了湖湘文化独特的乡土乡情和人文底蕴,传递着满满的诗意与乡愁。
2.有一批执着的民间文化守望者
乡土文化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文明遗产,是乡村的根和魂。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结构的急剧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融入城市,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发生碰撞,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民间文化种类已身处濒危甚至在快速消亡,抢救与保护刻不容缓。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守护这些瑰丽多彩的乡土文明,我省有不少执着的民间文化守望者,甘于寂寞,甘守清贫,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传承、保护着身边的乡土文化,努力让世代传承的古老奇特的民间文化走出“深闺”。
比如浏阳大山深处的小河乡潭湾村,始创于清道光年间的“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的几位传人,寂寞坚守数十载,完整保存了100年前的8万多枚梨木字模及印刷器具,还在沿用宋元时期的手作工艺,经过近10道工序流程来印制家谱、书籍。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临武傩戏第16代传承人王太保,克服种种困难,收集整理资料,原汁原味保存再现了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临武傩仪及傩戏。为保护益阳古城遗迹,年过八旬的周建成老人,不遗余力,花了21年时间,用手绘长卷还原了益阳古城风貌,被誉为益阳版《清明上河图》,将“老益阳”的记忆定格在历史中。
一批执着苦行、传承乡土文化的平凡民间文化英雄尤其令人感动。如永州职院68岁的退休教授张官妹,20多年来自费考察了永州市200多个古村落,帮助江永上甘棠古村等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版发表大量研究永州古村的专著和论文,引发社会各界保护、开发永州古村落的热情。在涟源杨市镇,自发义务守护清代湘军名将故居群11年的村民谢光辉,备受人们称道。2010年,谢光辉弃商回乡守护古宅,出钱修缮、义务讲解,还四处呼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逐渐焕发生机。祁东渔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邹昆山,带着他的祁东昆山渔鼓队,40年来行走在衡阳、永州、邵阳等地十几个县的农村,尽管效益不好,却一直坚持演出、无偿授徒,只为传承祁东渔鼓。
这些默默的坚守者,为挖掘、整理、记录、抢救、保护与传播我省的乡土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全社会尊敬。
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三条路径
尽管乡村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距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为乡村文化传承不畅、生命力不足、人才匮乏,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氛围还不浓,这些情况都制约着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本人提出三条对策建议:
1.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更好地传承弘扬乡土文化
当前,从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普遍不足,特别是很多非遗传承项目面临传承人才断档的危险,大力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刻不容缓。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配置,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文化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特别要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鼓励他们扎根基层,提供必要的待遇。如邵阳的杨彩虹,为了拯救濒临消亡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邵阳蓝印花布,放弃其在浙江经营多年的生意,并动员湖南师大美术专业毕业的女儿罗沙沙一起回到家乡,母女俩经过10多年的奋力打拼,不仅让这片充满魅力的“中国蓝”得到生产性保护,还一步步走向市场、走出国门,成为邵阳市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22岁的桃源姑娘肖瑶,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齐绘绣庄,决心以新生代的力量,将传统桃源刺绣技艺传承弘扬。
同时,建立帮扶机制,发挥高校专家和文化界人士在传统文化传承、手工技艺培训、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湘西民族职院教师、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人叶水云,课余带着年轻学生把传统工艺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湖南省文化馆副館长、著名书法家曹隽平,以个人力量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设立“沙洲村文学书法传习所”,组织书法文化人士前往授课,引导村民在物质脱贫后继续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2.面向大众开展普及教育,增强乡土文化的吸引力
前些年,受社会环境和经济收益影响,社会大众对很多乡土文化项目不熟悉,缺乏兴趣点和学习的内生动力,导致很多乡村非遗项目人才匮乏,甚至难以为继。近年社会转型加速,“现代化乡愁”在社会生活中弥漫,为乡土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只有抓住机遇,面向社会,走进校园,加大对乡土文化普及教育,才能增强乡土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如桑植白族仗鼓舞传承人钟必武,打破千百年“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每逢农闲之时,便在家门口开设学堂传艺,并与当地的马合口学校合作,让仗鼓舞走进课间,500多名学生都学会了欢快的仗鼓舞。省艺校毕业的唐长炼,放弃职业商演,来到祁剧的发源地祁阳市竹山村,创办全省第一家私人祁剧少儿传承中心,5年培训了1000多名学生。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为乡土文化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文旅部等六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省内主流报纸、电视、网络媒体单位,持续开设乡村文化振兴的专题专版专栏,实行全媒传播、精准传播、权威传播,为乡土文化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推动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鼓励媒体记者深入挖掘山水深处、家园背后那些被视为珍宝的璀璨乡土文明,以及它们的坚守者、传承者、推介者的感人故事。广泛运用海报、短视频等融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原汁原味向世界呈现湖湘大地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风貌,扩大乡村文化影响,推动乡村文产发展。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两个重要抓手
延续千百年的乡土文化,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要继承传统乡土文化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也要吸收现代社会的先进理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既有文化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乡土文化。
1.与时俱进,发挥乡土文化蕴含的教化功能
古语云: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乡土文化中敬天法祖、尊老爱幼、遵德守礼、勤俭持家、以和为贵、友睦相邻、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一直是备受推崇的主流价值观,不仅在古代社会发挥着约束乡民、维护良好乡风民俗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乡村同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因此,我们要着力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理念、思想价值、民族精神等,并不断吸收时代精髓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其在聚民心、教民行、化民风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内生精神动力。
平江皮影戏以钟志远为代表的新一代传承人,在传承保护中与时俱进,创作脱贫攻坚、平江红色故事等题材皮影戏,他新编的历史皮影戏《离骚记》先后两次在央视播出。疫情防控期间,钟志远给皮影人物画上口罩、护士帽,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大量作品,为市民普及防疫知识,宣传基层防疫工作。
洞庭渔歌传承人陈岳林,也在不遗余力地让古老韵律传递时代精神,实现“古歌新唱”,他根据时代审美的变迁,在原生态渔歌的基础上,改编和创作了100多个新剧目,宣扬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而涟源“珠梅抬故事”民俗活动主题也由祈求平安,向歌颂新时代新气象转变,创作了大批新剧目,一次抬演活动,从过去3台故事发展到60台故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自烹的“文化大餐”。
这些去芜存菁的传统民俗文化,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乡土生活中的人们,在培育淳朴民风、建设乡风文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对接市场,赋予乡土文化以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通过与市场的结合,赋予了乡土文化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一些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技艺,已经成为一些地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现了乡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湖南民间伞艺活化石”的益阳明油纸伞曾名声赫赫,但作为遮阳挡雨的工具,明油纸伞在尼龙雨伞冲击下逐步边缘化。经过创新与探索,现在益阳明油纸伞华丽变身为精致的文创工艺品,再次风靡市场。而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的怀化中方斗笠,纯手工编制,防晒防雨,还美观时尚。如今,它不仅是千百年来实用的传统农具,更是赏心悦目的挂件饰品,已经慢慢转型为带着浓浓乡愁记忆的民族文化产品。
有的手工艺传人在市场大潮中推陈出新。在怀化溆浦当了30多年木匠的彭小明,看到传统的吊脚楼离村民越来越远。他认为,不是营造吊脚楼的技艺过时了,而是传统吊脚楼不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功能需求了。于是,他大胆创新,把传统的榫卯建造工艺的木结构吊脚楼,按照现代商品房的布局进行升级改造,外面依然是飞檐翘角,屋中却别有洞天,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干湿分离。他还自己研制榫头机,采用在工厂预制材料、运到现场安装的办法,提高建房效率。老祖宗传下来的吊脚楼建造技艺,在他手上没有荒废,现代吊脚楼倍受青睐。而桃源木雕技艺传人朱德元,多年来坚守着这门明朝故宫木雕匠人传下的技艺,前几年仿古红木家具市场回暖后,他将这项传统绝技融合现代审美需求,使之重新焕发生机。
特别是随着当前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过去大山里闭塞的村庄,传统原始的乡土文化,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湘西凤凰县的竹山村是一个有500年历史的“石头苗寨”,曾经是深度贫困村,省文旅厅2018年驻村帮扶以来,引入市场主体,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竹山村将农村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俗礼仪等资源,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新,老农犁田、村妇簸箕颠谷、熏腊肉,甚至淘米做饭、棒槌洗衣、打草鞋、编篓子,这些普普通通的农家生活,都变成了旅游景观,成为现代社会里的经营赚钱的“场景”, 游客抢着买票体验,传统农耕人整体变身为乡村振兴的“文化人”。这样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传承和复兴了传统文化,同时打开了偏远乡村与外部世界交流沟通的大门。村民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精神面貌为之一变。
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固守传统文化,或让人们沉浸在对已逝乡土社会的回忆中,而是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性地重建乡土价值、重塑乡土精神。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确立,它催生的是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的大融合、大沟通、大创新,既有文化传统又有时代精神,是更高意义上的根的回归。
总之,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没有乡土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通过这组报道,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曾面临濒危的乡土文化项目,正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并日益融入生产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作者简介:张茧,《湖南日报》高级记者、《湖南日报》市州新闻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