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静:穿透暗夜的激光武器专家

2022-05-30正裕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8期
关键词:连续谱国防科技大学光源

正裕

侯静

27岁获得博士学位,31岁出国深造,35岁晋升为研究员,36岁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静,凭借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打破美国技术封锁,追平中美数十年的技术差距。

研究“完美光源”

侯静1971年出生于辽宁,从小胸中就有个“军营梦”,想成为一名女兵为国争光。但当时在父母看来,这只是侯静随口一说罢了,她却一直为此努力着。因胸怀大志,侯静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同时还特别注意锻炼身体。1993年,侯静以优异成绩如愿考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物理学,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大学期间,侯静更加努力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秉着这样不懈钻研的精神,她成为同学眼中的学霸,导师也对她赞不绝口。对侯静来说,大学本科的四年时光无疑是短暂而充实的,由于表现突出,她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以国防科技大学第一批联合培养生的身份,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光学技术专家姜文汉院士。

博士毕业后,侯静回到国防科技大学任教,殊不知一场学术交流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2002年,在一次研讨会上,她认识了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院士。在交流中,赵伊君提道:“超连续谱光源能够覆盖光电传感器设备的整个工作阶段,且无法进行防护,可以说是未来作为光电对抗的完美光源。”当时,侯静并不了解赵伊君所描述的“完美光源”,但听到“超连续谱光源”无法进行防护时,首次接触它的侯静,敏锐地感知到此种光源的作用十分巨大,立刻评估出它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侯静立刻向赵伊君请教,结果确实如此。此后,侯静义无反顾地开始研究激光技术。

“比核弹还恐怖的女人”

当时,侯静对激光技术并不了解,相当于从头开始学起。学会了一个又一个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掌握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技术原理,在基本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侯静通过努力很快成为激光领域的专业人士。

为了获得更大的突破与成就,2007年,侯静申请到前往英国巴斯大学深造的机会。远在异国他乡的侯静,坚守着心中的理想,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在“超连续谱光源” 的全新研究领域开始艰难的探索。当时她的孩子只有两岁,出国做访问学者一待就是一年,“心里当然舍不得家,但不亲身感受世界前沿科技动态,研究怎么进步?”侯静不敢浪费在巴斯大学的每一分钟,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汲取光学领域的知识,为未来的研究做准备。

侯静的勤奋和创新性研究,给实验室的专家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成回国后,侯静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提出了光谱可控技术,并提议合作开展“光谱可控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研究。很快,该建议获得了中英两国相关部门的批准。这个项目是国防科技大学第一个政府间合作的专项,从此侯静一心扑在研究上。成为激光技术研究室主任后,她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在科研中。

对于中国的军事发展,美国一直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封锁。然而,让众多业内人士惊叹的是,短短几年时间,侯静率领的研究小组以高平均功率和全光纤化为攻关目标,夜以继日,先后攻克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瓶颈。2016年,侯静团队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两种新型金属光子晶体光纤,让我国掌握了“超连续谱光源”技术,缩短了中美在激光领域三十年的技術差距。同时,激光散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侯静带领团队成功攻克,使激光武器在战速上每秒超过30万公里,大大提升了远距离发射激光武器的威力,这一成果打破了美国四年的纪录。研究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在这项技术基础上,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工作者又进行了武器赋能。2012年,我国激光武器问世,在地面上就能打击太空中的卫星,一时之间举世哗然。因此,美国专家称侯静是“比核弹还恐怖的女人”。

让激光服务生活

激光武器不同于其他武器,最实用的就是它的射击精度非常高,几乎可以做到指哪里就打哪里。我国曾对外展出过名叫“沉默猎手”的激光防空系统,这套防空系统正是用了侯静的研究成果。该系统的激光武器最大射程为4000米,并且可以穿透800米外5层2毫米厚的钢板。“可以说是指哪里打哪里,摧毁力极强,目前它已经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中。”侯静说。

在中国研发的武器中,有一个用于击毁敌人的人造卫星、太空站及宇宙飞船的名为“死光A”的激光发射装置极具代表性。其能量密度极高,意味着射程可以达3万公里,威力巨大。实验结果证明,“死光A”从发现锁定目标,到摧毁击穿敌核潜艇只需2.5秒,在持续照射5.2秒后潜艇出现层裂、融化甚至气化,整个摧毁过程不到1分钟。可以说,我国激光武器已经走向世界前列。

现代战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战争,而激光武器可以大幅度降低战争成本。现阶段,发射一次激光的预算只有发射一次导弹的几百分之一,未来甚至可能达到几千分之一,大大节约了成本。“在核武器限制的时代,激光武器无疑成为最佳的选择。”侯静铿锵地说。

除此之外,侯静带来的激光技术,在民用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光削铁如泥和精度高的特性让它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激光可用在切割、焊接、打孔方面,在汽车、船舶、航空的制造方面也可以带来技术上的飞跃。侯静推动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不仅取得了军事效益,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课题研究如何艰难,侯静总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并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学生们觉得她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什么事都愿意跟她说,就连找对象、谈恋爱也少不了请她指导、把关。侯静的学生中已有五人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人获全军优秀硕士论文提名,十多人被推荐进入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

侯静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面对荣誉,她云淡风轻,认为取得的成绩会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去奋斗。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文心

猜你喜欢

连续谱国防科技大学光源
“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雷达技术专刊”编者按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介绍
C4旋转对称光子晶体平板中的对称保护连续谱束缚态
国防科技大学办学70周年雷达技术专刊征文通知
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研究进展*
《光源与照明》征订启事
绿色光源
色散平坦渐减光纤中非线性啁啾脉冲的传输及超连续谱的产生
宾格我旅游动机及其体验
最美师生情